潭柘寺最老的海棠树(邂逅一棵古柘树)

不知道母亲从哪里听说老王集乡扳口村有个医治腿疼很好的医生,让我带他去看一看,我要带她去医院看,她说医院去了那么多次,是老毛病,不愿再去。拗不过她老人家,就同意带她去看看,本以为是她一个人,没想到她是“组团”--------还有几个邻居。看了名片上的具体地址,导航到了地方,原来是针灸、拔罐。趁他们拔罐,闲来无事,就到附近转转。漫无目的的往南走了500米左右,听到有鸭子的叫声,循声而去,远远看到一棵树高耸入云,玉树临风,走了几分钟便来到树前。

潭柘寺最老的海棠树(邂逅一棵古柘树)(1)

正是初春时节,树还没有发芽,约4层楼高,大概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围。树长的苍劲有力,树身长了很多疙瘩,根部的疙瘩尤其大而多,就像人的肌肉一样。大树被砖垒的园子圈着,园高约50厘米,跨过园子仔细研看,竟然不认识这是什么树。绕着树转了一圈,发现园子外有个石碑,上面写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的北面是一个庙宇。仰望这棵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这么大的一棵树有多少年了?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露、沧桑岁月?饱经风霜的皱纹,留下的是一串串的记忆,可是又有谁追索过它的艰辛历程?“小伙子”,被这一声从深思中叫了出来,转身看到是一个老大爷在喊我。

潭柘寺最老的海棠树(邂逅一棵古柘树)(2)

后来和老大爷交谈得知,这是一棵古柘树,传说洪武年间,一户王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到这里安家落户,死后葬于村南田地里。后来从这座王姓祖茔里长出两棵柘树,1958年被龙卷风刮倒一棵,现在只剩这一棵,大概有600多年的树龄了。老大爷还说,同盟会领导当地群众举行反清斗争,就是在这棵树下为起义地点。

看着粗壮的树干上那些岁月勾勒出的深深纹理,虬结的树枝像一只只壮硕的手臂伸向天空,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远处的蓝天、近处的村落,无一不衬托着古树的苍劲、厚重之美。风和日丽时,它安静地享受清风、阳光;雷电交加时,它顶着凄风苦雨,默默支撑;枪林弹雨中,它顽强地活了下来。转瞬数百年,它用细密的年轮,遒劲的枝干,昭示着时光的轮回,世间的沧海桑田,以顽强的生命传递着古老的信息。600年,是怎样的长度和深度,也许只有这棵老树能够丈量。老树沉默不语,它看淡了所有的繁华与落寞,尘嚣与安宁,所有的人情冷暖,世事沧桑。现在的古树不再单单是一棵树,而是当地人们心中的神。

于茅堂草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