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道德经第十七章(国学道德经第十章)

【古文】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监(乙本),能无疵乎?;爱民活(帛书乙本:栝)国,能毋以智乎? ;天门启合,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释义】

本章是讲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作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清洗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

国学经典道德经第十七章(国学道德经第十章)(1)

其实,人之所以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就会感到迷茫和失落、困惑和伤怀,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所以人们经常用“庸人自扰”来形容无端的痛苦和烦恼。

国学经典道德经第十七章(国学道德经第十章)(2)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出生的婴儿一样吗?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敬告:本人搜集整理《道德经》文章没有学术成分,只是浅谈记录感悟。无论朋友喜欢或者不喜欢,都不要对此有执念都在学习过程中。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感谢大家。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