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礼仪有多重(日本人为什么这么重礼仪)

日本人的礼仪有多重(日本人为什么这么重礼仪)(1)

这几年跨年,都去了日本。

一方面是因为同属于东亚汉文化圈,有熟悉感,而且近。

另一方面,日本人的礼仪文化,不管是在细节讲究上,还是在人与人相处中,都让人毫无压力。

所以,在这里你既能感受到文化的熟悉,又能获得人际关系中的放松。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对于礼仪的注重,有多注重呢?

记得有一次在东京塔等朋友,见到两个日本人聊完事情分别,首先微笑道别,打好招呼,然后相互一鞠躬,转身离去。

这个很正常,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但是过了一会,其中一个人走着走着转身看了一眼,发生对方还在原地看着他离去,于是郑重的转身,又一大鞠躬,对方自然也还了一大鞠躬,依然是弯腰90度那种。

两鞠躬离别已经震撼到我了,谁知道又走了几步后,对方还不放心,回头再看了一眼,发现还在,于是又是转身,郑重的三鞠躬。

一次离别,三次鞠躬,第一次让我深刻感受到“礼仪”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份量。

然后慢慢的开始有意识的,去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果然发现这种为对方着想的心思无处不在。

比如去逛超市我们会问,鸡蛋还有么?日本人不是,他们会问,“鸡蛋没有了吧?!”

为什么要用否定句呢?因为否定句暗含着——鸡蛋没了是常态,是默认值。这样如果真的没有鸡蛋了,服务员也不至于太尴尬。

这种细节,可比你买完东西后对方对你鞠躬来的更加贴心。

连说话都这么在意“礼”,那就更不用说日常的交往中了。

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注重礼仪呢?

本尼迪克特在著名的《菊与刀》里,给出了一个文化决定论。

早在西汉时期,日本人就和咱们中国有接触,也是这个时期的接触,让日本开始有了文字,开始了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演变。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就会定期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思想、政治制度、还有实用的技术。

但是在文化思想里,他们接受了儒家的忠孝两个字后,却没有接受“仁”的概念,可咱们中国文化里,忠孝仁义里,仁才是核心呀?!

孔子强调的“仁”,是从身边人开始的责任,这种责任是自愿前提下的责任,就像康德说的,有能力的时候去行善,是一种道德义务一样。

这种责任,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对别人有交代,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己宽人,而不是宽己严人。

第二层意思,是要对自己有交代,夜深人静的时候,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过不了别人这一关,是耻,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是羞愧,咱们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里,对外无愧与人,对内要无愧于心。

这套修行,在西方文化里也一样,西方文化里,宗教至上,他们要处理的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所以西方人要过的自己这一关,是上帝安置在人们心中的“良心”这一关。

过去了是上帝的恩赐,过不去就是“原罪”。

而日本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义理”两字,也就是道义和理念两个概念,其实就是咱们的对外和对内两套关系。

但是他们既不接受咱们中国人的“仁”,也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罪”。

他们自己有一套自己的道德观,即不存在与人和神之间,也不存在与人与抽象的观念,像我们中国的“仁”之间,而只存在于人际关系之间。

也就是对他们来说,人与人之间对他人的负责——耻,比重很大,而对自己负责的“罪”,比重很小。

所以我们也说日本是一个耻感社会。

正是因为缺乏了中国的“仁”,西方的“良心”这种精神内核,所以他们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用一个哲学点的概念,就是日本人的主体性却是了,导致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异常发达。

所以,当咱们中国人在慎独,西方人在十字架下忏悔时候,日本人却在街上见个人就鞠躬,因为他们脱离不了没有人际关系下的道德观念和自我。

当然,这只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家之言,而且这个理论被日本人自己吹捧,这种日本特殊论极大的满足了日本的虚荣心,并且臆想出很多独特的能力。

比如他们认为日本人对自然界有一种独特的敏感,能从蝉鸣中听出音乐的韵律。

再比如他们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靠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描摹的心领神会。

还有艺术,禅的意境和审美,意境变成了他们的一张名片,游走在全世界。

虽然,我觉得极简主义,是物资匮乏下社会,不得不演化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哈哈哈哈哈

不过这种靠他人,靠人际关系维持的自我,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方面容易没有自主性,天皇让你干啥你干啥,二战期间几岁孩子都能嗷嗷的冲往战场。天皇说投降,他们也能轻松投降,毫无心理压力。

当年美军进入日本接管的时候,还担心民族主义闹事情,谁知道一片安宁,人家说投降就投降,没有一丝丝怨念。

另一方面,人性里的那些“原罪”怎么办?没有神,也没有良心来约束,只靠人际关系之间的压力来制约的话,如果没有了人际关系呢?

于是新闻里经常出现,日本人脱离熟悉的日本环境,发现身边没有日本人时,或者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放纵自我,变得让我们不认识。

之前在梁文道的《圆桌派》里,听到一个日本作家说过这个现象,日本本国国民离开自己国家以后,露出让他们自己都羞愧的丑陋一面。

这也是这种人际关系压抑文化下的产物。

不过,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个我们这样的外人来说,却是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至少在细节和同理心上,我们可以学的还有很多?不是么?哈哈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