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

#《诗经,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中国红山文化与挪威#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前言:

7600年前,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来自欧洲学习种植黍的白种人。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

{上图为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泥雕塑人像}

以上这个距今7600年前的内蒙古敖汉旗泥塑人像,其五官是典型的中国人面孔,杏仁眼,直发,面部较平。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2)

{上图为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泥塑人像}

这件7600年前的内蒙古敖汉旗泥塑人像,体现出高颅骨,眼睛狭窄,高鼻梁,下颚略尖,显然具有北欧人的五官特征。

他不远万里从北欧来到中国,是专门来学习种植黑黍粮食作物的!

一:于距今9000年前,驯鹿和黑黍种植从中国内蒙敖汉旗的红山文化时期传播到了临近北极圈的北欧地区。中国鄂伦春人和北欧人联姻的后裔,是现代芬兰人挪威人和瑞典人的祖先。

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欧洲的黍稷{小米}类作物,很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培育种植,然后逐渐传播到西方的。

而且,考古证据还显示,农业耕作的概念,过去一直以为是西方人自己的发明,可能也是从亚洲传播到西方的。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琼斯(Martin Jones)教授和研究伙伴刘歆益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说,最近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提供了稷类作物从东向西传播的历史证据。

史前人类,最重要的农业革命究竟发生在哪里呢?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3)

{上图为敖汉旗考古出土8000年前黑黍的炭化种子}

2001年至2003年期间,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考古出土一批距今8000年的炭化粟、黍籽粒,它是世界范围内经过人工栽培年代最早的炭化粟。

是谁,当年在敖汉旗种植黑黍呢?

该遗址出土的雕塑人物,提供了答案!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4)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5)

{上图为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男性人物雕塑}

该雕塑男性人物的口张开着,眼睛圆睁,表现出一幅惊愕的表情,好像在说“谔”。

内蒙古鄂伦春人的“鄂”字,古同“愕”字,词义为惊讶。

敖汉旗红山文化距今7600年前的这尊陶塑人物雕像,他用脸部惊愕的表情,显示出他的族称是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6)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7)

{上图1为鄂伦春人的萨满巫师,图2为西伯利亚鄂伦春的小驯鹿人,名叫葛生,住在敖鲁古雅森林,1984年拍摄,此人有俄罗斯血统。}

在现代俄罗斯,瑞典,挪威等靠近北极圈的地区居住着3类驯鹿人,1类是来自东方的黄种人因纽特驯鹿人,2类是属于白种人的驯鹿人,第3类是欧亚混血的驯鹿人。

中国鄂伦春人是专业的驯鹿人,因纽特人和北欧人联姻的后裔,或许是现代芬兰人挪威人和瑞典人驯鹿人的祖先。

二:8000年前敖汉旗红山文化时期的黑黍与甲壳类节肢动物蛜蝛。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8)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9)

{上图1为黑黍,图3为蛜蝛}

《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陆璣 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妇,在壁根下瓮底土中生,似白鱼者也。”

于距今8000年前,内蒙古敖汉旗的鄂伦春人居住的住宅,俗话叫做地窝子。即,人们挖一个地洞,洞底下再垫上一些石块,在地面上面搭个窝棚,人就睡在地洞里面,学名为“半地穴式建筑”。

敖汉旗人收获的粮食黍,则窖藏在睡觉的地洞里。不时来偷盗偷食小米的盗贼,就是蛜蝛{委黍}。

蛜蝛,古代又称为伊威,别称为蝜土鳖潮虫药丸虫团子虫不倒翁虫,在中国某些地区亦称之为西瓜虫皮球虫。喜欢在潮湿阴暗处生活,在受到惊扰时会卷成一团,与犰狳相似,它是一种小型陆生甲壳类节肢动物,不属于昆虫。

当时的敖汉旗人形象的将伊威俗称为“鼠妇(学名:Armadillidium vulgare”,词义是指前来偷盗偷食小米的一只母老鼠。

三:于距今7600年前,中国鄂伦春驯鹿人携带着黍的种子与北欧人一同迁徙到挪威居住。

红山文化时期敖汉旗的鄂伦春人为何同意与北欧人一同前往挪威,芬兰,瑞典地区定居呢?

因为,挪威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天的气温比中国内蒙古敖汉旗要高10度到20度。

笔者今天在挪威靠近北冰洋北极圈的酒店里写文章,室外气温只有零下6度。但是,中国敖汉旗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15度。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0)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1)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2)

{上图为北欧萨米人的居留地。图2,3为萨米人}

驯鹿放牧,是欧亚大陆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标志性生活方式,从东部的蒙古到西伯利亚苔原和针叶林地区,再到芬兰、瑞典和挪威的北部,都会遇到驯鹿放牧民族。位于芬诺斯坎迪亚北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是土著萨米人的家园,海洋狩猎和捕鱼与挪威北部海岸的小规模农业相结合,以及南部沿海地区的农业和渔业结合。

中国鄂伦春驯鹿人的宗教为萨满{撒满}教,黍在中国叫做小米。中国鄂伦春人来到北欧之后,与本土白种人联姻生下的后裔,叫做“萨米人”。图2芬兰的萨米人男子,还保留着中国蒙古人种的黑发与五官特征,他是一位欧亚混血儿的后裔。

{1}挪,词义是指挪窝。

{2}威,词义是指蛜蝛。

在距今7600年前,中国敖汉旗的鄂伦春人和北欧人向导一同坐着鹿拉雪橇,途经俄罗斯来到北欧地区定居,种植黍。混在黍种子里的蛜蝛,也由敖汉旗挪窝来带了北欧地区定居。挪威,由此得名。

四:商朝时期鄂伦春人移民在“永夜挪威”定居时期所作的诗歌:《诗经,东山》。

《诗经,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商朝时期的鄂伦春人移民们在挪威唱到:“我由挪威往东行,叫做归家。但是,我的心在西方,却使我悲伤。”

《诗经,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蠨蛸,昆虫,俗称为螨蛸,古代发音为萨满的“满”字音。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3)

{上图为挪威萨米人的鹿场}

住居在挪威的鄂伦春人后裔们唱到:“伊威藏在地洞里偷食小米,螨蛸{喜蛛}在屋檐下结网。

町畽tīng tuǎn{养鹿的空地}之地,是我们养鹿的鹿场。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4)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5)

{上图1为挪威萨米人的驯鹿,图2为挪威的极光}

熠耀,汉语词汇,读音是yì yào,意思是光彩,飘扬的燐火,鬼火。

熠耀,词义是指挪威北极圈的极光。

“宵和夜。“宵”指入夜时段,大概在晚饭后的八、九点钟之后,是挪威北极光开始出现的时间。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词义是指在挪威的鹿场,晚饭后八九点钟的时候,北极光就在天际里象鬼火一样的飘荡。

四:商朝时期从挪威返回中国定居的鄂伦春人后裔们,居住在湖北省随州市的羊子鹿茸是中中国东北三宝中的一宝,是我国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鹿,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器官可再生的生物,因为鹿角具有非常神奇的再生功能。鹿茸在长成鹿角后,一般在每年冬天都会自动脱落,到了来年春天,又会开始长出新的角,进行新一轮的生长,如此每年周期性地一长一落。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6)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7)

{上图1为湖北随州羊子山墓葬出土的噩国“鹿”首青铜器,图2为长了鹿茸的梅花鹿}

湖北随州噩国的“鹿”首青铜器,是对驯鹿小鹿刚刚长出鹿茸鹿角的写实。

湖北省,简称“鄂”,古同“愕”字,词义为惊讶和惊愕。

商朝时期定居在挪威的鄂伦春人返回中国,定居在湖北省随州的羊子山周边地区,将这一区域的地名命名为鄂州。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8)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19)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20)

{上图1为西周早期青铜器“鄂侯驭方鼎”。图2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来自内蒙古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头戴酷似“鹿角”的帽子走进会场,代喜院代表向记者介绍到:“帽子上并非鹿角而是狍子,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图3为北欧圣诞老人驾驭驯鹿,拉着车子。}

青铜器鄂侯驭方鼎铭文:王南征,伐角。

铭文伐角的“角”字,是指西周早期湖北人鄂侯驭的的族称为鄂伦春人,他头上戴的帽子,是一顶具有鹿角帽子。

鄂侯驭的“驭”字,是他的名字,词义是指他会驾驭驯鹿,拉着车子,给小孩子送礼物。

后记:

百闻不如一见

长白山养殖驯鹿的民族(北欧驯鹿人来自东方)(21)

{上图为芬兰国家博物馆}

为了写就以上这篇文章,我于2022年12月21日专程参观了芬兰国家博物馆,仔细观看了芬兰从距今9000年-3000年前的全部文物,还阅读引用了《挪威考古网》的部分文章。

湖北汉川人“梦回良渚古城”写于挪威北极圈看北极光的Kirkenes小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