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

导语:

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王朝。虽然只在中国的历史舞台存在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这期间还是颁布了许多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经济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西周末年以来,整个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给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广大人民渴望统一。与此同时,秦国在长期的纷争中逐步壮大,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渐强,逐步展开对其他诸侯国的攻伐,至秦始皇时期,秦已经取得对其他六个主要诸侯国的决定性优势。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大败。此后,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对抗。公元前221年,秦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1)

秦赵长平之战

一,秦朝的建立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从外部条件讲:结束动荡纷争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长期的动荡使人民苦不堪言,迫切要求统一。从秦自身条件上讲,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社会变革彻底,经济发展较快,军事实力也逐步强大。加上秦独处西部边陲,独霸西戎多年,进可以攻关东诸国,退可以有稳固的大后方。经过秦几朝统治者的努力,秦国逐渐蚕食了其他诸侯国的领土,扩大了自己的地盘。等到秦始皇即位时,秦已经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决定性优势,而其他各国也正如李斯所说的一样,降到秦国郡县的地位了。秦始皇本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亲政后不久就着手部署统一战争的各项工作,就这样秦王朝在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后,最终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大业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2)

秦灭六国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创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许多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君主专制制度君即为皇帝,皇帝之名肇始于秦始皇,这一称号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全国政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和凸显其神圣性,皇帝本人则利用各种学说使自己的身世蒙上神秘色彩,宣扬其统治的合法性。皇帝位置传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皇帝权力的实施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奏事、朝议和监察。奏事有面奏和书奏之分,面奏即当面向皇帝陈述,书奏则是以书面形式向皇帝反映事务。前者一般要求较高级别的官员,后者则是各级官员都有的权力。朝议也分为廷议和集议。廷议皇帝一般参加,集议则是大臣们商定妥当,再由皇帝裁夺。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3)

廷议

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最主要的就是郡县制,由中央政权直接管理地方政权。最早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推行之时,秦朝统一之后,将这个制度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当时把整个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又增加到四十郡。

还有监御史,这些在当时是一套非常完整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新纪元,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秦王朝的政治制度都对于当时的皇室成员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后继的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几项政治制度。

秦王朝为了管辖监督各级官员而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在中央设置了御史大夫和御史府。地方上则设有监御史、丞相史和后来人们熟知的刺史。御史大夫权力极大,有监察、弹劾百官之权,地位仅次于丞相,与丞相之间相互制约。对于地方上官吏的监察,秦朝设立监察御使,让他们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直接报告皇上。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4)

秦朝的郡县制

三,秦朝统一经济,文化的举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以新的货币代替前六国的旧货币。新币分为二等,黄金和铜钱,其中把铜钱称为秦半两。铜钱交换方便;圆形方孔,规格大小一致;个体较为轻巧,便于人们携带,是币制的进步。这种币制的形式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除此之外,秦王朝还统一了驰道和统一了度量衡,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以便于车在驰道上运行,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5)

秦半两

此外,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调令士兵和运转粮食军饷方便,又重修建了道路。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大量的道路,向东到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西面到如今的甘肃东部;往南到湖北、湖南,向北到如今的河北和山西北部。从东到西、自北向南;当时秦王朝修建的驰道四通八达,贯穿全国。

秦国一统之后,根据文字不同,语言不通的情况,让宰相主持进行文字改革。以之前秦国的的字体为基础,而后又参考了六国的文字,统一制定"小篆",作为秦朝统一之后的规范化文字,并将之推行于全国,统一了文字。文字书写的统一,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秦的统一。

后来又有人创造了笔画书写更为简单的"隶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举行宴会的时候,李斯与淳于越发生争执,进而提出制止儒生活动和焚书的建议。除去当时的《秦纪》和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焚烧其余的全部书籍;所有的书籍除收藏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集中起来进行销毁。始皇帝批准了李斯的提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焚书的活动

第二年,一些人对始皇的这一决定非常不满,说他设置了很多的监狱狱卒,以严厉的刑法和杀戮充当帝王的威严,喜好权利和地位等等。而后秦皇又以儒士所言都是妖言惑众,要找到乱臣贼首的罪名将他们逮捕,实行严加拷问。之后又逮捕了许多的儒生,全部在咸阳杀害

他以非常强硬的手段镇压了儒士的反对势力,并且凭借这个举动又一次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暴行对摧残古代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恶劣的先河,给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6)

咸阳杀儒

四,边疆管理策略

修筑长城战国晚期,与匈奴毗邻的秦、赵、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匈奴的侵扰。秦始皇统一后,派遣蒙恬率领军队直击匈奴,收复内蒙古,但并没有给匈奴的实力造成多大损失,于是不得不在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御匈奴的侵扰。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因不敌秦,率众北迁。秦末战乱,匈奴趁机夺走了蒙恬收复的河南地,并占领了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建立了东接朝鲜,西接月氏、氐羌的强大国家。

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对保护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西南等地,开五尺道秦汉时期将居住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部一带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很不平衡,他们的族属复杂,语言和风俗不同,经济生活也不相同,有的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则已进入阶级社会,经济生活有以游牧为主,也有以农业为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行政机构,此后,西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讲到:秦国在所有管制的国家都设置了官吏,经过十多年的时间,秦朝覆灭,直到汉朝复兴却把原来的一些国家都丢弃了,重新把巴蜀之前的边界当做了新的边塞要地。秦国曾经在西南的地方,统一了车辙和道路,促进了当时巴蜀到中原和西南部分地区的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开凿灵渠,越人是古代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都分布在今浙江境内和江西东部的被称为(东越);分布在今福建境内的为闽越;分布在今广东和广西东部、湖南南部的为南越;分布在今广西西部、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为雒越,或称西瓯、西瓯骆。各地的越族被统称"百越"。

秦灭楚国时,东越和闽越的君长投降,秦先后在今苏南和浙北置会稽郡(今属江苏),在如今的浙南和福建。秦朝又率军兵向岭南,占领岭南之后在此设置了三郡管理百越地区。秦进军岭南时,粮草运输困难,曾下令命监御史禄率士卒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利于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我国南北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7)

秦长城

五,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与秦王朝的灭亡

刘邦曾任泗水亭长,他在萧何、曹参的帮助下,聚众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死亡,项羽听从谋士范增建议立楚怀王之孙为王,仍号楚怀王,定都盱眙(今属江苏)。同年七月,项梁、田荣与项羽、刘邦兵发西路,给章邯领导的秦军以重大打击。

但是军事上的暂时胜利滋长了项梁的骄傲情绪,秦将章邯率兵突袭项梁部队,项梁战死,起义军力量受到挫折,但主力尚存,各路力量集结一起,以图进取。巨鹿之战章邯在攻破项梁的军队之后,以为农民军主力被消灭,便集结力量向张耳、陈余所率领的赵军进攻。

赵军退守巨鹿(今属河北),四面受敌,危在旦夕,遣人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出两路军前去救援。一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援赵。另一支由刘邦率领,向西直取关中。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8)

巨鹿之战

宋义在率军到达安阳(今属山东)时,正值天寒地冻,士兵忍饥挨饿,而宋义却畏敌不前。项羽苦劝未果,便在盛怒之下杀了宋义。随后楚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全权指挥北上援军。项羽率领部下快速的过了漳河,支援巨鹿。渡河之后,都将乘坐的船只沉到河底,把伙食后勤的用具全部打破,住的房屋都焚烧摧毁,只带了能吃三天的粮食,用来表示兵将们必胜的决心。项羽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起义军到达巨鹿之后,同秦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九战九捷,基本摧毁了秦军的主力。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秦王朝的主力部队被歼灭,为反秦斗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军事失利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秦二世向章邯追究军事失败的责任,章邯畏惧并向项羽投降,秦军主力部队彻底被消灭。

至此,秦朝的覆亡已成定局。秦朝的灭亡在项羽同秦军主力鏖战的同时,另一支由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向西挺进。一路上连克秦军,长驱直入,抵达武关(今属陕西)。在西路起义军的打击下,秦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赵高害怕秦二世追究战争失败的责任,与人密谋杀害秦二世,又重新立子婴为王,没有给予帝王称号,直接称之为秦王。又在峣关设防,以拒刘邦的军队。刘邦用计贿赂峣关守将投降,攻克军事要塞峣关。

公元前207年,刘邦军至霸上(今属陕西)。秦王子婴被迫出降,秦王朝最终灭亡。秦自统一至灭亡只经历了十五年时间。

古代文化的传承(古代文明历史传承)(9)

秦末农民起义

结语 :

秦朝的统一,使得当时六国分裂、诸侯割据的时代走向句点。各族人民都能得到统一,不用经受战乱的残害。 而且当时秦朝的国土面积大大的高于以往。而它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当时的各个民族的管理,还有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进程中,秦王朝是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他结束了之前的奴隶时代,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先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