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公开唱响)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乐章
它的旋律慷慨激昂
每当奏响
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直抵心房
这是一篇动人心弦的乐章
它的音调热情奔放
每当唱响
英雄们奔赴战场的怒吼萦绕耳旁
这篇乐章
就是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
在短短六天时间内完成谱写的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的背后
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时代故事
还有哪些仁人志士
和冼星海并肩作战
今天播出的《人民的选择》之
《到延安去》
与您一起,走进革命圣地!
1
他,从法国到延安,谱写抗日时代强音
1935年,冼星海从法国毕业回国后,就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4日,冼星海偶然间读到了一篇题为《抗战中的延安》的报道,让他感到非常兴奋。
随后,一个来自延安的邀请,让他决定带着妻子钱韵玲一起义无反顾地前往那座远在西北的革命圣地。
在延安,冼星海找到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息,虽然与在法国、上海的物质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冼星海与妻子钱韵玲却过得有滋有味。
音乐创作是冼星海在延安生活的主旋律。1939年3月26日至31日,冼星海在短短六天时间里,就谱写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乐章。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第一次公开唱响。
这首从革命圣地延安流淌出的时代强音,唱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也激励着数以万计自强不息、满怀救国热情的青年学子,在延安这个举世无双的大课堂中,树立了革命的理想信念,也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2
她,目睹日寇侵略,17岁就去延安
1938年8月的一天,一位17岁的小姑娘跟弟弟简单告别后,举着油纸伞,冒着倾盆大雨,向郊外拼命地奔去。
这位小姑娘就是后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
她十岁时,第一次目睹了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下破碎的山河和流离失所的百姓,从那时起,“抗日救国”就像一粒种子在于蓝的心里生根发芽。
于蓝巧妙地过了日伪军的哨口关卡,翻过妙峰山,来到了斋堂平西抗日根据地。不久后,于蓝和十几名爱国青年一起,在八路军的护送下向延安进发。
当时进入延安的热血青年,一般先由沦陷区、大后方到西安,再从西安通过咸阳、草滩、三原等9个国民党关卡,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路程,延安终于越来越近了。
诗人何其芳在1938年写下的文字或许最能体现初到延安的人们强烈而真切的感受: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的开端,响着洪亮的动人的音调。
3
他,来延安9天,政治观点转变
1940年5月31日至6月8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在延安度过了他毕生难忘的9天。
陈嘉庚遍访学校、工厂、民居,而一件小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一次,陈嘉庚正和毛泽东闲谈时,很多人都跑来听,顷刻间座位告满。
这时,一个晚来的勤务兵看到长板凳上毛主席身边略有空隙,就侧身坐了进去。毛主席向他望一望,自己的身躯移开点,让他坐得更舒服。
许许多多这样看似普通的小事汇集起来,让吃过小米、住过窑洞的陈嘉庚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延安。
这次访问之后,陈嘉庚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和腐败,并用真切的文字记录下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
“不论政治与军事,大出我之意外。余观感之下,衷心无限兴奋,喜慰无可言喻,认为别有天地,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访问延安是陈嘉庚政治生活发生根本转折的契机,也是他生命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陈嘉庚从此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其实,早在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就发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的呐喊。这是中国共产党比较早地明确提出“新中国”这一概念。
的确,人民的希望、青春的力量,这是所有到访延安的人们共同的感受。很多人就这样留了下来,他们壮大了革命的队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正如丁玲在她的诗中抒写的:
“我原以为这里的人一定很褴褛,不料却这么漂亮……我更奇怪,这里全是青年人,老年也好,中年也好,他们全是充满着快乐的青春之力的青年。”
敬请收看今天(6月24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
《人民的选择》之《到延安去》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