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新回应碰撞事件(比亚迪再遭碰瓷)
日前,在比亚迪大规模进军南宁的背景下,广西南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因对外声称被比亚迪汽车全资收购被外界关注。
互联网公开信息显示,9月16日“南宁市小重政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全部退出,新增全资股东比亚迪汽车,并更名为“比亚迪(广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万元增加至1亿元。此外,这家更名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均与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销售有关。
对此,比亚迪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已报警”。
事件热词图
(来源:人民众云)
事件热度走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据报道,根据广西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官网的一则公告,9月20日比亚迪汽车向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一科反映“比亚迪(广西)新能源”冒用其身份信息骗取公司登记,并提交了撤销“比亚迪新能源”变更登记的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而在比亚迪打假的第二天,即9月21日,该公司又变更回农彩云和余慧华持股。据悉,南宁小重政公司采用的是伪造比亚迪汽车工业的公章和王传福签名的方式“作假”。
“傍大牌”、碰瓷等行径遭舆论诟病 01
报道显示,2018年,比亚迪也曾陷入“广告罗生门”,涉及11亿金额的广告诈骗案。当时,比亚迪发布一则《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2017年5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自有资源(广告及活动)试用及免费使用为切入点,主动与比亚迪联系并开展免费广告宣传。
比亚迪在声明中表示,经调查发现李娟等人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租赁办公场所,对外声称是比亚迪派出机构,同时李娟冒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公章,以比亚迪的名义,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比亚迪称公司以李娟涉嫌伪造其印章及合同诈骗罪,向上海警方报案。
近年来关于“傍大牌”、碰瓷引发的风波并不少见。据人民网报道,今年6月,华润、华能、中广核发布声明,陆续曝光了68家冒充与三家央企有投资或管理等关联关系的“李鬼”企业。另据了解,2021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将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进行了汇总公布,明确353家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
针对此类现象,舆论公开指责是商业底线和伦理问题。分析认为,虽然官方曝光“李鬼”企业等有助于平息舆情,扭转部分舆论偏见,但就澄清舆论氛围而言,每一起“碰瓷事件”的发生,都在不断加剧公众对私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负面印象,导致舆论场进一步被撕裂,并给监管部门带来强大的舆论压力。
大厂也难逃?“逗鹅冤”曾引舆论哗然 02
2020年6月“腾讯”状告“老干妈”拖欠巨额广告费事件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多次催办无果,不得不依法进行起诉”,腾讯公司表示,2019年3月,其与老干妈公司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但老干妈公司拒不支付拖欠的广告款。但老干妈公司相关负责人发声表示,是腾讯公司被骗了,老干妈公司与腾讯公司无任何商业合作。
对此,贵阳公安双龙分局发布通报称:曹某(男,36岁)、刘某利(女,40岁)、郑某君(女,37岁)三名犯罪嫌疑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曹某等3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
这场被网民戏称为“逗鹅冤”的闹剧在当年曾遭引发舆论哗然,不少观点质疑称腾讯这样的大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碰瓷”难题,更何况是其他中小型企业。
伴随着话题炒热,部分观点将话题引申到营商环境、产权保护等方面,大量揣测信息挤占舆论空间,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该事件的舆情长尾。
企业应建立“超前思维” 防范舆情风险 03
就此类问题,建议企业建立“超前思维”,配合品牌团队和法务团队加强品牌自身保护,厘清法律责任并作出妥当处置,包括商标的预防性注册和品牌IP的保护等,避免产生商业危机和舆情风险。
如为了保护“老干妈”品牌,老干妈公司除了对核心商标“老干妈”进行全类别注册外,已申请注册了数百个商标,不仅有“老姨妈”“干儿女”“干儿子”“老干爸”“老干娘”“老干爹”“老乾妈”等“老干家属”系列,还注册了“辣干妈”“酱干妈”“老千妈”“老于妈”等防御商标。
此外,我们也应防范企业“碰瓷”问题被舆论场过度娱乐化、奇观化,降低相关法律问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情分析师飞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