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

“我只是想拍一场爱与哀愁。至于我自己,随着时间,我也一定会有变化,但我无法表达,就是很多时候会一个人发呆吧。发很久呆。”

——韩寒

人到中年,想要兼顾喜好与赚钱的韩寒,身上凸显着转型的困境与矛盾:一方面表达情怀,一方面又需要贴近世俗。面临取舍的韩寒终于“背叛”了那个曾经和资本势不两立的他,从一个“愤青”作家,转型成为总票房超过33亿的导演、商人。

01

三重门飞跃四海

韩寒的崛起,始于小说《三重门》,让他名声大噪的,是痞味十足的《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把一帮文坛老学究气得半死的同时俘获大批视其为偶像的问题少年甚至他们的父母。

此外,他对时事的点评,一针见血,市场上每推出一部新电影,他也会进行犀利点评,韩式幽默发挥得淋漓极致,在那个很多人还不习惯用不超过140个字表述的年代里,他的每一篇微博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2)

他曾不止一次表示,要拍一部电影来啪啪打他们的脸。于是忽然一日,他真的拍电影去了。

韩寒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说白了就是一部高悬小岛卖弄文艺情怀的电影,但因为强大的粉丝基础把该片被捧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顺势推出了《乘风破浪》。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3)

《乘风破浪》主打穿越题材,儿子穿越回去当父亲的哥们,题材上没什么新鲜的《李焕英》走的也是这个路子,但有了邓超、彭于宴的出色表演,该片依然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4)

信心爆棚的韩寒推出第三部电影《飞驰人生》,在这部片中,“讲好故事”这种基本要求被他一脚踹开。赛车、父子情等元素开始被大量注入影片,导致片子出来后,口碑开始两极分化,不过票房仍然不错。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5)

有人说,“韩寒一直都在拍同一部电影”。

没错,《四海》依然延续了“韩式”调调:车、海岛、父与子、兄弟情,还有隐隐的哀愁弥漫全片。

一些80、90后的观众对韩寒的自我投射依然保持兴趣,但从仅有5.6的豆瓣评分来看,更多的人对于没有进步地、重复的失意文青的故事终于开始感到厌倦。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6)

说回电影,提到韩寒,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车。

韩寒对于车的痴迷,要追溯到17岁,高中辍学的他靠《三重门》拿到200万巨额版税后,立马把钱投到赛车上,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此见底。

赛车手的过往,赋予了韩寒鲜明的执着。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7)

《四海》中,摩托车是阿耀赖以生存的伙伴,也是贯穿了主角的成长以及影片的始终;《飞驰人生》中,张弛将赛车视为毕生热爱的信念;《后会无期》中,浩汗凭借一辆老旧的汽车横跨中国。

作为一代“斜杠青年”,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导演,韩寒的一路必定经历过如《乘风破浪》,中的徐太浪那般,和父辈、既有秩序的和解,也是他透过镜头对自我的自白。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8)

2006年,韩寒发表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十八禁》,收录歌曲《混世》中有这么一句词:“现实理想,中间隔着南墙”。

曾几何时,他把理想看得那么重,隔着南墙也要撞上去。

年少时期的韩寒,毫不掩饰对商业化的厌恶。

他在博客中写道: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不过,长大后的韩寒对商业有了不同的理解,他说,“现代社会里,我觉得商业带来的更多的是创造”。

与之相伴的,是曾经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开始扮演一个兢兢业业的商人。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9)

从2021年4月22日宣布定档开始,海报、剧照、制作特辑、预告片,微博上,不再针砭时弊的韩寒卖力地宣传,聚光灯下,取代嬉笑怒骂的是出席活动,极尽克制的微笑。

但是,偶尔,在电影中,我们还能从人物身上透出的冷峻与热血中嗅到小说时期的“韩寒的味道”。

他说:“优秀的创作者第一秒他就应该为市场,为自己的投资人,为自己的股东,为自己的受众去考虑一些商业回报的问题……所有人必须得要记住一点,自我表达是非常非常奢侈的一样东西,你不能一方面自我表达,一方面怨市场不懂你的自我表达。”

大年初一的凌晨两点,距离《四海》上映仅几小时,韩寒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这部电影前后用了两年多,是积累创作了很多年才能得到的表达机会,我觉得那些克制与张扬,片刻的欢愉与永恒的忧伤都在里面燃尽了”。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0)

02

理想主义的余烬

回到电影本身,《四海》是个标准的文艺片名字,而韩寒也似乎刻意淡化了「赛车」与「金句」这两大观众们翘首以盼的“韩式”标配。

又将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会心一笑的搞笑元素在某位角色的戏份杀青后摘了个七七八八。既不够惊险刺激,又不算幽默有趣。这是《四海》让人大呼失望的原因之一。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1)

但我看完全片认定,《四海》这种电影,只要韩寒没死,他是一定会拍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答案就在影片的结局。

欢颂被车撞死了。

从梓良下车后说:“刚才窜出个啥玩意儿?”和8分钟内抵达对岸的计划来判断,车速肯定超快。紧接着给到摩托车特写,车身有个“耀”字。这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欢颂在这一刻已被粉碎而视之为信念的阿耀一无所知。

这份理想幻灭的悲哀也正是贯穿《四海》的母题。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2)

那么问题就来了,欢颂死了为什么最后还和阿耀一起抓螃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为什么211房间和欢颂想象中的房间一样”是殊途同归的。

这两个情节看起来完全不合逻辑。有人以此认为这是强行悲剧,我觉得这是把韩寒当傻子看。

这显然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梦境,超现实主义认为梦与现实存在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是“一种绝对的真实,一种超越的真实”。其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

欢颂代表着极度的美好,极度的勇气,极度的骄傲。她没有对世俗妥协,她对世俗说的话是:“那你和你妈对接去吧。”试问这茫茫人海,有多少人是一开始就愿意妥协的呢?谁不愿意酣畅淋漓的活着呢?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3)

洒脱如李白尚且“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普通人又能如何呢。尤其是像欢颂这种既漂亮又单纯的女孩子,她需要面对多少恶意自不必多说,现实中至少大多数的“欢颂”的选择也可以自行想象。

即便“欢颂”可以拒绝一时,又能坚持多久呢?

离开小岛来的大城市,她的美貌变成了她的负担,她想平凡的活着都是一种奢望,她日复一日的工作,经受着欲望花园和道德锁链的双重折磨。如果‘欢颂’最后妥协了,没有人有什么资格责难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妥协意味着一种失去,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死亡,我认为,欢颂的死是一种象征性的死亡,超现实的死亡。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4)

211房间同样是一种象征。

211代表着欢颂想象中的完美。而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完美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5)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

欢颂离开旅馆时的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地方会是我想象的样子”。我认为这正是理想主义者悲惨宿命的写照。

四海男女主角对白 四海他说要带她寻找小螃蟹(16)

所以,《四海》完全就是韩寒的个人意志在与商业博弈中的余烬复燃。

或许,韩寒做不了郭敬明那般成功的商人,或许,韩寒的导演之路还会历经坎坷。

我想,他不在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