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

近日,有消息爆出,票房超40亿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接下来将在北美、澳洲上映,网友则开始操心影片中那些超燃的台词怎么翻译,并为此吵翻了天。

在近几年国产影视剧频繁“出海”的进程中,现代题材戏还好说,但凡是古代题材、历史题材作品都会遭遇翻译的门槛。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一句诗词就能难住字幕组。翻译得好,都不一定完全表达那些深奥台词的全部意思,而翻译的方法不对,更是阻碍理解剧情。也正是因为太难翻译,也才有了译者、网友那些天马行空的神翻译。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1)

《哪吒之魔童降世》开篇的灵珠投胎一段,是中国式神话故事的设定,不仅几分钟就讲清楚了混元珠的前世今生,而且还密集出现了“天劫咒”“魔丸”“天雷下凡”“天命之人”等带有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文化负载词”。

这些词汇如果用英语表达不出背后的深意,很有可能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一脸懵,无法开篇吸引人。而整部影片中还有更多的古诗文、半文半白的打油诗,如泰山压顶、海底捞月、仙人摘葡萄、“我命由我不由天”等更是不好翻译。

而优质电影、传统文化“出海”想让外国人产生共情,只有通过出彩的翻译才行。

哪吒要“踩上风火轮,去更远的远方”,“着急”了网友,上赶着给翻译组出主意,贡献自己的智慧。

网友讨论度最高的是太乙真人传授给哪吒的“日月同生,千灵重元,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这一句咒语,尤其是“急急如律令”到底该怎么翻译,大家更是绞尽脑汁,死了不少脑细胞。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2)

有的网友赞成直译,就翻译成Urgent as law;

有的网友赞成译成咒语型台词:Everything listens to me,right now;

有的网友则认为直接用拼音Ji ji ru lv ling更有神秘感;

而最神的翻译则是搞怪型的Fast fast biu biu,可爱又符合哪吒个性;

更有网友在此基础上大开脑洞,奉献了“急急如律令”各种使用场景的其他“形神具备”的翻译,如 Quickly quickly ,your mother call you等。有趣又很酷。

最开始引发全网翻译热潮的剧是《甄嬛传》,该剧登陆美国播出平台之前,网友开始为剧中那些人名、经典台词的翻译出谋划策。

在网友的努力下,华妃被恶搞翻译成Hua fly,甄嬛成了Real Ring,叶答应则是Leaf agree,网友玩得不亦乐乎。华妃那句著名的“赏你一丈红”,被耍机灵的网友译成Give you a 3.3333meters red,而更多网友出招挑战高难度的“倒也不负恩泽”“双双金鹧鸪”“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等古典台词。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3)

《甄嬛传》官方英文字幕版播出后,观众发现“一丈红”译成了the Scarlet Red,网友恶搞的Hua fly也成了Consort Hua,虽然正版的翻译严谨,但翻译也让不少台词中的诗意荡然无存。比如“嬛嬛一袅楚宫腰”就采用了最直接的字面译法,译成“楚宫妃子纤细的腰肢”,背后的深意不太能用英语体现出来。

而剧中各种人物的紧张关系,体现在台词上的情感变化等,更是难以通过翻译很好地呈现出来。剧中人物之间各种变化莫测的称谓也是翻译的难点,也成为英译版的硬伤。

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本身就有难以共情的短板,而不能深谙双方文化精髓的翻译,更是不利于剧的传播。因此,有人写文章认为,《甄嬛传》在欧美遇冷,与其台词、人物称谓翻译失败有关。

而《琅琊榜》《花千骨》《楚乔传》等民间字幕组、草根字幕组主导的翻译,则效果要好一点儿,更接地气,贴合大众审美。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4)

《楚乔传》红到海外时,观众发现其英译版灵巧得多,字幕组汇集各种民间智慧,将很多中国传统名句归化为英语用语习俗,比如,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成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男人负责求婚,上帝负责处理),将“他只是一枚棋子”翻译成He is only a puppet(木偶),观众看得明白,自然点击率就高。

但其实,翻译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不可译”。超级《哈利·波特》迷最恼火就是对小说、影片中的一些台词翻译不满意,并经常为此展开大讨论。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5)

尤其是小说中那些罗琳自创的、源自拉丁语和其他语言,没有翻译先例可循的魔法咒语,对译者形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读者也各有各的理解和心目中最佳翻译。

真正好的翻译,来自精通双方文化传统的译者。Anna Holmwood (中文名郝玉青)翻译的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郝玉青在中国旅居多年,在翻译金庸之前,已翻译了多部中文小说。

作为金庸迷,她将金庸武侠中的人物名号、武功招式、侠义世界观等做了简介又准确的翻译,让读者迅速抓住其中的要点。

更有意思的是,《射雕英雄传》出版时,国外出版社将其称为中国版的《魔戒》,金庸则是中文世界的J.R.R.托尔金,而为了让西方读者能迅速理顺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西方媒体则通过西方经典奇幻作品来类比《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比如,他们认为郭靖就是《魔戒》中的佛罗多·巴金斯或《权力的游戏》里的琼恩·雪诺。

甄嬛清水出芙蓉(甄嬛梅长苏楚乔出国翻译有得有失)(6)

将东方武侠英雄精神与西方奇幻骑士精神做了很好的共情,所以,英译版《射雕英雄传》在西方引发阅读热潮。

越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在翻译上难度越大,最为考验译者的功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今中外仍有那么多经典作品跨越语言障碍成为全球人类的精神财富。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言的文化气质,又能灵活翻译,转化成符合接受地观众语言习惯、审美趣味的翻译作品,影视剧“出海”也就少了一些卡克和障碍,文化交流也就顺畅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