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秘书网常务副总编魏健一行拜访相声传承人杨宝璋先生)

3月5日下午,河南秘书网常务副总编魏健,顾问胡文斌,市场运营部主任司晓鹏、品牌战略部主任江苗一行赶赴开封拜访了第六代相声传承人杨宝璋先生。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秘书网常务副总编魏健一行拜访相声传承人杨宝璋先生)(1)

第七代相声传承人杨树和他父亲杨宝璋,热情地接待了魏健一行,双方就如何推动河南曲艺中优秀节目的传播,加强河南曲艺优秀传承人对外宣传合作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秘书网常务副总编魏健一行拜访相声传承人杨宝璋先生)(2)

魏健首先介绍了河南秘书网近些年的发展状况。他说,目前,河南秘书网依托独有的宣传优势,下一步准备在开封筹办第四届丝路国际艺术节河南省曲艺专场活动,希望与在开封的各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发挥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实现新突破。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秘书网常务副总编魏健一行拜访相声传承人杨宝璋先生)(3)

杨宝璋先生表演非遗节目《白沙写字》

杨宝璋简介

  杨宝璋是河南硕果仅存的一位"宝"字辈相声艺人,入门弟子15人,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演员、知名笑星,也有在省市文联、曲协担任主席、副主席等职的。徒孙辈更是"人丁兴旺",二代、三代、四代弟子共计1000人,有的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获金奖,有的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有的成了电台、电视台的当家主持,还有的办起了相声茶社……他把相声艺术在河南传承得"枝繁叶茂"。

他是一个竹器匠家的孩子,一岁时,随父母从黄河北的封丘,来到了南岸的开封。那是90多年前,开封是河南的省会,中原最繁华热闹的所在。而开封最繁华热闹的所在,就是大相国寺了。

"天津的三不管,北京的天桥,开封的相国寺,南京的夫子庙……"相声大师孙少林、郭宝珊在1957年录制的相声名段《卖布头》中,把这些地方相提并论。这里曾是百戏杂耍、评弹说唱、万姓交易的露天娱乐贸易场所,也是民间艺人们闯荡江湖、卖艺谋生、各显其能、扬名立万的栖身之所。

无形的命运之手把这个竹器匠家的少年带到了大相国寺这片"艺人江湖",也令他痴迷其中,并与一位位相声前辈大师、传奇人物在此相逢、相识、结缘。

凭着一腔痴迷,他和几个同好搭了个相声棚子。虽然简陋且无名号,但却成了开封乃至河南第一个本土人开办的专业相声园子;为了修成正果,又拜到相声评书名家门下,从此相声这个大家族有了正式纳入门户、排进辈分的河南本土相声艺人。

他走南闯北,曾在北京天桥"撂地",手捻白沙撒下"开封相声";会300多段"活儿",在济南、武汉演出了一个多月"不翻头"(没重过段子);还在工棚甚至农村牲口圈里说过相声;当过采购员,说个段子就能办成一单业务……

他是相声艺术河南一脉的根。1999年,他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有特殊贡献的曲艺工作者"。相声巨擘杨宝璋,今年已经98岁了,是现今中国内地相声界年龄最长者,受到了相声界众多名家的景仰。他不仅技艺精湛,在相声艺术的路上,杨宝璋始终以一个倾听者、探索者的姿态走着,看着,学着。而他坚持的文明相声、高雅说书也影响了一批批的观众,守护着中国相声的底线。(李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