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挑战 马光远小微企业要做

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全球500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20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挑战 马光远小微企业要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挑战 马光远小微企业要做

20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挑战 马光远小微企业要做

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全球500强。

1995年,中国第一次参加这个榜单排名,当时中国只有3家企业入围,而美国上榜的企业数是151家,排第二的日本是149家,中国和美日上榜企业数不可同日而语。经过30多年的追赶,到2019年,中国入围企业数量连续三年超过了美国。这一方面反应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的GDP总量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之后,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连续提升,到2021年已经达到了18%以上。因此,这个榜单的变化,也反映了全球经济版图的沧桑巨变。

从重要性上而言,500强大约占据了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的的确确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大影响力和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大企业竞争力方面全面超越了美国。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入围企业的增加,国内对500强的热情开始减退,一些企业开始理性的思考《财富》500强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大家发现:

首先,入围500强的企业,并不是真的“强”,其实,500强的英文表述是500大,而并不是真的强。以中国入围的企业为例,很多要么属于垄断领域,要么属于产能过剩领域,要么属于亏损大户,压根就谈不上“强”;

第二,从衡量企业的在赚钱能力等指标看,中国企业的赚钱能力并不强。2022年,中国入围500强的企业145家,平均利润约41亿美元,然而同期世界500强平均利润为62亿美元,美国124家企业平均利润高达100.5亿美元;

第三,从入围的行业看,中国很多企业属于传统的金融、石油、钢铁等领域,而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的代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科技企业入围。

可见,大企业不代表是伟大企业,规模不代表竞争力,更不代表未来,这是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的。当然,中国企业追求大的规模,有政策层面的因素。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周期,我们需要做大经济规模,也需要做大企业规模,所以中国的政策对于支持做大规模很热衷。在中国的政策中最常见的词汇就是如何做大企业规模,比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施重点产业部门大企业集团战略、提高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政府为了做大企业规模,甚至通过行政命令进行“拉郎配”,把几个毫不相干的企业组合到一起争取进入全球500强。

现在,中国的企业规模已经足够大了,但我们尴尬地发现,我们在全球经济的竞争力并没有企业规模显示的那么强。以德国为例,虽然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量远远不如中国,但是,德国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原因就在于,德国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大企业,但在全球产业链上,有很多非常有实力的,在行业细分领域在全球排名很靠前的中小微企业。日本也是,日本有很多企业,规模甚至不到10人,但在全球这个领域,竞争力无人可敌。

其实,在全球,规模经济早已经过时了,我们却还在追求华而不实的大企业。就做规模而言,中国的竞争力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的,在中国企业家眼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曾客观地认为,如果中国愿意,可以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包揽《财富》500强前200名,我对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但是,由于不重视中小企业,不重视细分领域,中国才面临很多很多的卡脖子问题。

而从全球看,美国、日本、德国等早已经告别了规模崇拜,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很多细分领域培育全球的竞争力,从而涌现出了很多国宝级的隐形冠军。这些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日本政府出台了以援助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研究为目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制度;美国政府设立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制造业扩展合作计划。而且,在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复兴的最新战略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德国的工业4.0是以中小企业作为主体的,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是以中小企业作为主体的。我们为什么到现在生产不出圆珠笔的笔芯,生产不出人造血管,生产不出特定领域的五金配件,生产不出特殊用途的针头,就是因为我们对小企业根本不重视,我们只追求规模。

我国应该参照这些国家的做法,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重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政策应该尽快从过去的帮扶型政策向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提高创新资源对中小企业的开放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对于中国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务必放弃规模崇拜,老老实实立足于某个小的领域,提升竞争力,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不是去做什么大企业。大企业不代表伟大的企业,比如中国很多入围500强的房地产企业和伟大没有任何关系,“大”和“伟大”的距离仍然是很遥远的。

就此而言,500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副经济鸦片,对很多企业充满了诱惑,导致很多企业单纯去追求规模而放弃了竞争力的提升。就此而言,500强有些不仅不能代表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竞争力的残缺,给中国经济提供了一面反思的镜子。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没有中小企业,没有大量的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无源之,到了该告别规模崇拜的时候了。

更多小微企业内容,可以点击进入专题查看:【小微企业专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