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各大战区(八十年前第五战区的防疫)
1941年6月 7日《阵中日报》报道“光河各界召开防疫筹备会”;25日刊载新闻“本市各医务团体免费注射霍乱疫苗”:(本报讯)军政部第五防疫大队,以值兹夏令,霍乱最易流行。为防止发生与传染起见,特备大批霍乱疫苗,开始为光河各机关团体及民众实施免费预防注射。闻该大队已将本市划分为三区,连同平民、福民、福康、广慈、天主堂医院及各诊疗所,自本月十九日由警察局、三民主义青年团招待所及各联保负责人引导举行挨家挨户注射,并在中山公园设立预防注射站,每日上午六时至九时,下午二时至六时,欢迎军民前往施注云。
1942年6月25日,《阵中日报》再次刊登消息,本市卫生机关将免费注射防疫针:(本报讯)夏令已届,时役最易流行,为防患于未然,第五防疫大队特于廿二日,邀请卫生有关机关举行谈话会,商讨光河防疫事宜。经决定,下周为防疫扩大宣传周,并由长官部卫生处、第五防疫大队、平民医院、天主堂医院等处免费注射伤寒霍乱防疫针。关于民众普遍注射,由防疫队派员至各镇次第施行云。
第五战区第五防疫大队技正的陶济后来的讲述,还原了那段历史。
鉴于当时抗日部队散居广大农村,军民一体,为保障军民健康,增强抗战力量,每个战区设立一个防疫大队。1940年5月,樊城中队扩编为第五防疫大队,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指挥,驻老河口竹排场30号。大队的人事、设备、经费,由军政部军医署负责,业务由司令长官部卫生处领导。大队长韩风麟,队部下设技术室、防疫、细菌检验、卫生工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科室。技术室技正3人(技正与大队长均上校衔)。
大队下辖三个中队,第一中队中队长乔忆先,驻南阳,管南阳、邓县、新野、内乡、镇平,唐河等县;第二中队中队长孙永振,驻钟祥,管钟祥、京山及随县部份地区;第三中队中队长王鸿德,驻樊城,管襄阳、枣阳、宜城、南漳。大队及各小队医疗、防疫检验、环卫、卫生工程、美术及行政等总计160余人。
当时的传染病主要为霍乱,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天花、白喉、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等。防疫大队首要任务为搜集战区内疫情,如有疫情迅即上报;二是细菌检验,凡战区内部队及地方医疗单位,如发现可疑的病人,必须采取标本,确定是否为法定传染病;三是监督环境卫生。主要分饮水管理,粪便处置,垃圾及污水处理,个人卫生,尽量减少污染源。
1940年5月成立至1 945年5月,第五防疫大队在老河口期间,抗战部队以及民众均没有发生大面积法定传染病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