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张望最感人的画面(四个意外五处泪点)
《射雕英雄传》中,擅长厨艺的黄蓉为了让郭靖学到降龙十八掌,用叫花鸡还有最普通的青菜、豆腐俘获了吃惯山珍海味的洪七公。其中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人生奥义,在《海的尽头是草原》里再次领略到。
周末几部新电影,看之前我觉得缺少“卖相”的就是这一部。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编剧在历史框架里很难翻腾出新花样,也没有大场面、没有动作戏、缺少商业性,一棵普通的大白菜,还真能像黄蓉那样做出人间至味?
结果当我在泪眼迷蒙中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承认小看了尔冬升,电影至少带给我四个意外和五处泪点。
第一个意外是没想到尔冬升会用这样的方式带来这样一部作品。
香港导演凭借丰富的拍摄经验和对警匪、动作题材的擅长,在合拍片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尔冬升是其中的佼佼者,《新不了情》《枪王之王》《窃听风云》系列等都交上了漂亮的成绩单。但内地电影市场井喷的这几年,尔冬升反倒逐渐成为行业“逆行者”,放下擅长的商业片,将观众极少留意的小人物推上银幕,奉上叫好又叫座的《我是路人甲》。
尽管缺少枪战动作、善恶交锋等商业元素,但《我是路人甲》还能看到和《色情男女》相近的对小人物的悲悯、生存状态的尖锐探讨,但到了《海的尽头是草原》,尔冬升彻底放下了过往的一切,拍摄技法扎实稳重,镜头质朴不炫技,剔除正邪善恶对立,甚至剪辑都非常松弛,唯一符合商业片逻辑的,是利用闪回制造悬念,这些新的尝试让观众忽略对画面的关注,沉浸在找寻亲人的故事和孩子成长的岁月长河中。
第二个意外是新老演员表现都非常出色。警匪、动作类型片由剧情驱动人物,表演稍弱一点也能过关,但《海的尽头是草原》这样的题材,由人物带动剧情,表演难度系数更高,演员更容易“翻车”,然而每一位出场的演员都奉上了让观众满意的表演。
陈宝国无需多说,寻找亲人的心结、对家人的愧疚、时日无多的焦虑等情绪拿捏精准、无缝切换;
马苏给我最多惊喜,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牧民日常生活细节她应该做了很多功课,甚至还学习了说蒙语;
初登大银幕的阿云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内蒙人的关系,一点没有违和感,很多时候让人认不出,忘掉他是阿云嘎。
年轻演员们也都很棒,尔冬升在综艺里承诺找大家拍戏,我也以为只是兑现承诺,没想到他们表现都很不错,特别是王锵,全片没有几句台词,他靠表情和肢体语言,将那木汗塑造的很立体。
第三个意外是影片最后的强势反转,将观众从悲伤、绝望的情绪中拉回来,以温暖和希望结尾,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第四个意外是电影没有用孤儿的苦楚博观众眼泪,相反,在情感表达上舒缓、克制。
《海的尽头是草原》有“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打底子,但尔冬升没有以史诗的笔法来拍这部电影,反而是尽量避免加工,只是运用导演功力尽力传递给观众,于是,演员用他们的真诚换角色的真实,导演用他的真心换观众的共情,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人间大爱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羁绊、命运转折、对亲人的守护和陪伴挥洒的淋漓尽致,让我数次飙泪。
第一处泪点是小女孩被“骗”到孤儿院,导演巧妙地切换母女二人视角,成年人陷入绝境的无奈和小女孩得知被母亲遗弃的伤心无助瞬间让人破防,甚至后面的几次闪回,每次出现画面都还是很难过。
第二处泪点是电影对三千孤儿入内蒙背景陈述的过程中,没有戏剧加工,但本身南方遭灾、内蒙伸出援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人间大爱和民族大义,影片将这部分描述的分外真实,准备牛奶和奶粉时的为难和窘迫、载满孩子晃晃悠悠的长途火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标语、牧民们对孩子的喜爱和包容……这些小细节夯实剧情、累积情绪,带给观众触及心底的共情和暖意。
第三处泪点是马苏的角色。一个母亲能有多爱领养的小女孩?爱她甚至胜过自己的儿子?这是很难让观众相信的,因为不合常理,一旦观众不信,电影就失败了。爱的表达不是简单的“我爱你”,马苏对情感的表达如涓涓细流,散落在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喂女儿吃饭、轻柔地告诉她睡觉不能用脚对着火炉,奶豆腐堆满了女儿的碗,自己的儿子和玩伴多吃一点都会心疼,尽显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第四处泪点是王锵饰演的那木汗对妹妹无声的爱,第一次叫哥哥、送上那朵小花儿、流沙里求助和伸出援手的呼应,兄妹情层层递进,最后的以命换命,眼泪瞬间决堤。
第五处泪点是影片结尾,一切都有了答案和回应,没有煽情、没有刻意营造高潮,依然是内敛的情感表达,但这种不经修饰、质朴的情感才能引发最深的感动,也让我意识到片名《海的尽头是草原》的一语双关,不止是孤儿们数千里的迁徙,更是妹妹岁月更迭、人生巨变后的情感选择。
所以说,这是本档期最直指人心的作品,值得一刷再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