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孔庙碑廊(孔庙江苏昆山文庙)
关于昆山文庙后来的情形,乾隆版《昆山新阳合志》中有详细记载,文中提及:“文庙儒学俱在昆山县治西南二百九十步,唐有文宣王庙,在县治东七十五步。(即今察院基)以兵火废。大历九年,大理司直王纲为县令,重建学于庙垣之右,设博士以训学徒。”
此段叙述方式比万历版《昆山县志》记载得更为详细,文中明确点出文庙处在县治东七十五步。此后文庙毁于战火,唐大历九年,王纲重建。关于文庙在明代时的状况,《昆山新阳合志》载:
弘治四年,知县杨子器建尊经阁。嘉靖六年,教谕杨华重修。七年,奉诏建敬一亭,立碑。九年,诏去圣贤封爵,以主易像。又诏建启圣祠。十五年,知县杨逢春重建教官廨,添设号房于东北。万历三年,知县申思科请于巡按御史邵阶,出赎锾重修殿堂斋庑,增筑殿前露台。
场地很开阔
这段话中也讲到了明嘉靖九年皇帝下诏去除圣贤的封爵,同时去掉塑像改为牌位之事,看来昆山文庙到明末时仍然遵守这个规定,使得顾炎武在那里看到的是木牌而非塑像。
关于该文庙清初时的状况,《昆山新阳合志》简述说:
本朝顺治十五年,提学佥事张能麟重修。康熙九年,提督顺天学政蒋超,疏请先圣四科十哲遗像,因明时易木主砌后壁中,应复请出,安设奉旨准行,于本年八月内,教谕吴谧、同知县董正位择吉启壁,请出安奉。十一年,县学倡修大成殿,邑人李可汧、盛符升,生员屠元恊、邱钟仁、归定世等,皆有助。二十一年,教谕张其翰募修,提学佥事赵崳、邑人尚书徐乾学等皆有助。三十二年,邑人王喆生募修启圣祠,浚泮地。
另一棵古树
从此段叙述来看,明嘉靖九年,昆山县学接到朝廷之令后,并未按照规定把孔子及四配十哲的塑像毁掉,他们的做法是把这些塑像砌在后墙壁内,也就是藏于夹墙中,在大成殿内另外摆上神位牌。清康熙九年,顺天学政蒋超提议应从墙壁内把这位先圣先贤塑像请出来归于原位,朝廷批准了他的提议。康熙九年八月,昆山教谕吴谧等人先查了本月的黄道吉日,而后在这一天打开夹墙,请出塑像安放于原位。此后当地的一些文人纷纷捐款,以此恢复文庙原有的辉煌,捐款人中就有徐乾学。
即使是昆山一分为二成为了两个县,当地的有识之士仍然在捐款维修文庙,《昆山新阳合志》中写道:“雍正三年,析置新阳县,遂为昆山新阳二县学。十年,邑人唐德、宜德敏募浚泮池。十一年,邑人顾登修尊经阁。十二年,教谕刘方沛同唐德、宜德敏募修明伦堂及建东西两斋房。十三年,顾登重修大成殿并新木主。乾隆元年,方沛请学租银修两庑,典商汪癸重修棂星门。”
古树的粗壮程度
到清末时,县学停办,昆山庙学改成了学校,1924年这所学校定名为昆山县立中学,此即今日的昆山第一中学。然而我在网上查询昆山一中的资料时,显现的都是现代化的新校区,而老校区位于何处,那里是否还有昆山文庙的遗迹,网上没有任何相关信息。
2021年4月12日,由王道先生张罗,绿茶和我共同与王道在太仓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对谈。昆山市著名藏书家沈岗先生闻讯后邀我到昆山一坐,他请昆山文史研究专家祁学明先生到太仓来接我。
依然枝繁叶茂
在路上,我向祁先生请教昆山文庙遗址所在,他立即说出文庙在昆山一中老校区内,但祁先生说老校区现为何用途他不清楚。说完他马上给朋友去电话,得以了解到那里变成了公交公司的停车场。闻听此讯大为高兴,立即向祁先生提出我要到那里看一看。
场地内仅有简易房
昆山市我已来过多次,因为这里经济发达,历史遗迹大多无存,文庙被拆掉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有些地方的文庙被拆之后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现代建筑,要想恢复难上加难。昆山文庙变成了停车场,这使得我对该文庙的复建抱有一丝幻想。祁先生说那一带是主城区,停车很难,他请司机将车停到了丽泽桥的对岸,而后我们原路回返,步行走过丽泽桥,到对岸去探看文庙遗址。
对岸情形
走到桥的中段时,祁先生指着对岸的一片空地说那里就是文庙旧址。走到桥下,在桥堍看一小型花园,以方位来论,这里也是昆山庙学的范围之内,但是汽车公司的大门却不开在这一面。我们沿着震川西路一直向前,走出三百余米,来到了公交公司门前。我看到收发室内坐着四五个人,这么多人在此,要想说服对方同意入内拍照,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祁先生很机智,他告诉我,不要吭声,径直向内走,由他来交涉。我听到他用昆山话大声地与那些人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听到对方爽朗的笑声,看来他的游说起了作用,果然一会儿他回到身旁说他们同意了。
大门对面的小区
而今的停车场面积很大,我感觉占地在三十亩以上,由此可以推论出当年庙学占地面积之大。要维护这么大庙学也非易事,在明代时昆山庙学主要依靠县学学田的田租来解决费用问题,万历四年《重修昆山县志》中载:“有学田七百六十亩,县委耆民收掌,岁给贫士及婚丧之不能举者。(昆山自宋有学租之制,嗣后莫能举者。嘉靖四十年,知县张炜始以没人官田五百亩充赡学官,乡宦孙副使云复割己田百亩助之,后渐增加,遂得此数。)”
震川西路上的围墙
昆山县学办得很人性,从宋代开始,昆山县学就已经有了田租收入,这些收入主要用于资助穷人家的孩子,相当于当代的奖学金。除了免除学费外,困难学生的家中如果婚丧嫁娶无钱时,学校也会予以资助,此种资助方式已经超过了奖学金的概念。早在嘉靖四十年,当地知县就将没收的田地转给庙学,有些乡官也会捐出家中之田给庙学,正因为这些人重视教育,才使得昆山庙学有了这么大的规模。
围墙把古树与花园隔开
花园内的琼花
站在停车场上展眼望去,仅可见到两棵塔松和十几棵樟树,从这些树的粗壮程度看,足能够上昆山庙学存在的时期,故我将其视之为昆山文庙的历史孑存。祁先生带着我在场院内兜了一大圈,未能探看到建筑遗迹,也未找到泮池的痕迹,这多少让我觉得遗憾。然而在这么大的场地内,仅有两间简易棚,没有永久性建筑,这又让我觉得如果当地想在原址恢复文庙,此种状况最为有利,因为不牵扯拆迁费用。我想到沈岗先生乃是昆山市人大代表,于是决定见到他时向他游说我的想法,希望他能写出相应的提案。
小花园另一侧
穿过人行道
戏曲脸谱
在前来的路上,于震川西路边看到几组雕像,当时一晃而过,未能看清上面有否介绍到昆山文庙。参观完公交公司停车场,我请祁先生带我步行到那一带去探看,我先看到了一堵L形的文化墙,上面刻着一些戏剧脸谱,祁先生说这是昆剧脸谱。近些年来,祁先生协助沈总全力恢复昆曲,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昆曲之名再次为世人所重,这份坚持令人感佩。
亭林IN象
再往前走,看到一名为亭林IN象的现代建筑,不清楚此建筑为何用途,但此建筑的建造却显现出了今人旧瓶装新酒的想法,用古代大学者顾亭林之名来妆点现代建筑。
20小时图书馆
看到了图书馆内的人影
继续往前看到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我在各地看到不少这类图书设施,但很少看到有人去读书借阅,每次都使得我的心情为之怃然。今日在这里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想来是读者,哪怕只有一位也让我有说不出的欣喜。
一组文化墙
顾瑛
梁辰鱼
继续向前五十米,花坛中仍然展示着昆曲形象,后面的文化墙上刻有一组古建筑,我本能地以为是文庙,细看之下应当是唱昆曲的戏台,这多少让我感到不惬意。旁边的墙上雕刻着几位历代人物,细看均为当地名人,其中之一乃是元代文学家顾瑛。沈岗先生所建玉山胜境正是要恢复顾瑛的玉山草堂,虽然我未查得顾瑛与昆山文庙的关系,但能在这里看到这位先贤还是有些高兴。
戏台而非文庙
街边景致
下午见到沈岗先生时,我谈到了昆山文庙的状况,他对此很重视,他告诉我近两年相关部门已经提到了复建昆山文庙之事,只是还有一些细节未能解决,但他会努力推进此事。闻其所言,让我感受到了昆山当地企业家对本地传统文化的重视,期待着他的提议能够得以实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