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年谱纲目(孔子的年谱)
翻开《论语》第二篇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高,妇幼皆会,老少咸知。
明代大学者顾宪成说它是孔子“一生年谱”(《四书讲义》),很有道理。
当今我们人人更是拿了它来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导原则。
动不动就要来一句“我已是三十而立…”等等。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这是孔子的人生经验,没有泛指性。
孔子活到73岁,那时已是长寿。但现在人活得更长,古人五十就认命了,今人五十可能刚刚创业,或许刚刚结婚,都是有可能的。
孔子在70岁以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了以上这几句话。
每句话,都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段总结。每句话,其实都不简单。
我们分开来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升大学的年龄。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来讲,这可是人生转折点。
15岁前,孩子们接受的只是乡村教育,就是我们说的私塾,教书先生是当时退休的官员或者受过教育的人。所学习内容也比较简单,扫、洒、应对、文化常识以及骑马射箭。
而到了15岁后,孩子们就要继承家业开始工作了。
这时的孔子认为:我一旦就这么着走上社会开始谋生,一生恐将难以成就了吧?
因此他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决定:立志做学问,终身学习。
宋代大学者朱熹对这个“志”解释非常妙:“心之所之谓之志”,就是心向往的地方就是立志。这应该说极为形象的反映了孔子当时的心境。
接下来一句“三十而立”。
别看只有四个字,内涵丰富得很。就一个“立”,便有很多解释,有说是有自立的能力,有说是知礼,有的说是明确人生目标。
个人认为,古人结婚较早,三十岁应该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关键时期。
事业上有没有所成,家人有没有依靠,社会责任有没有承担,这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基本尺度。
而孔子因为早年立志为学,27岁就曾跟郯子学礼,30岁时便在鲁国以知礼闻名。
齐国国君齐景公和宰相晏婴专门向他问礼,就在他30岁这年。因此,他可以自信地说“三十而立”。
下来是“四十而不惑”
“不惑”直接翻译过来是“没有疑惑”。问题是对什么没有疑惑呢?
事业?人生?还是知识学问?
还得结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看。据记载,孔子34岁,到周都洛阳,向在王室图书馆当馆长的老子问礼。
35岁,他来到齐国,齐景公并不待见。只好又回鲁国,因为没官可做,只好死心塌地做学问。
一直到50岁,他都在家里读书习礼,开坛讲课,也正是这几年,身边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弟子。
随着他开足马力、全力治学、竭力教书,他渐渐对天道、地道和人道也就越学越明白。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惑”了。
下面“五十而知天命”就比较有意思了。
什么叫“天命”?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现实中并不存在。
其实,孔子这里讲的天命,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还是不可缺少的精神信仰。
从客观上看,一个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有什么样的父母、兄弟、姐妹,这都不是个人能决定的,可以看作为“先天之命”。
再延展一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同样是先于我们而存在,并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这些都是“天命”。
重要的是“天命”的另一层主观涵义,包括:人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做人原则、人生目标等等。
也就是说,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动物。我来到世界上,不光是为了吃喝拉撒睡,我还有社会使命、道德使命,我还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才是“天命”的高级含义。
以孔子一生经历来看。
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正好是51岁,在他“知天命”后。
从51岁到56岁,孔子从一个县长一直干到国务院副总理。他做官不是为了得到权力与富贵,而是知道自己的天命所在。即:传承和弘扬礼乐精神,在世间推行其“大道”。
56岁,鲁国国君鲁定公不想继续用孔子了,他只好出游列国,希望能在其它诸侯国推行其为政之道。
可见,孔子“知天命”后,自信极真极坚,相比于“不惑”更进一步,更高一境。
再到下面一句“六十而耳顺”。
什么叫“耳顺”?听起来也比较费解。
北大李零教授的看法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
第一,人的耳朵比眼睛受时空限制小,因此耳朵比眼睛更重要。圣人都是绝顶聪明、天生聪明,因为他们善于倾听民间疾苦,善于接受贤达劝谏。
第二,孔子60岁前后正在周游列国,一路颠簸,很不顺心。但他非常虚心,什么挖苦话都听得进去。
就连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也点头称是。这种把毁誉置之度外,爱怎么着怎么着,大概就是“耳顺”吧。
这个说法并不错。很多人也持相同的意见。
但我觉得,另一个看法更妙,更合乎实际。
台湾傅佩荣教授主张,把“六十而耳顺”的耳字去掉:“六十而顺”。
这个“耳”字,很可能是当时刻书的工匠误刻上去的。
理由也很充分,《论语》中的耳字总共出现四次,有两次是语气助词,当耳朵来讲的只有一次。
这一次出现在《论语》的《泰伯》篇,原文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意思是演奏一首乐曲时,耳朵里充满了动听的声音。
如果六十而耳顺是指耳朵的话,则找不到相关说明,孔子之后的许多先秦著作,比如《孟子》《荀子》《中庸》《大学》,没有一个地方提到耳顺,很是值得怀疑。
但是,如果说“六十而顺”,上下文就很好理解了,因为“五十而知天命”。知道天命后应该做什么呢?自然要尊重天命、顺从天命了。
就是因为要“顺从于天命”,孔子才不畏艰难困苦,流浪列国13年。
下面是最后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也是孔子在去世前对自己做的最后评价了。
孔子活了73岁,按照春秋时代的标准,已经算是高寿。人之将死,万事看开,物我两忘,没有什么舍不得、放不下,这叫“从心所欲”。
一个明白人生意义的人,只有活到尽头,才能活明白;但很多人,到死都不明白。
很多人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是:自己一切的言行都能恰到好处,不越出规矩。
依我理解,何必这样刻板?
还是看看孔子的经历。他少年好学,志在天下。但命途多舛。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主要是学习;从“知天命”到“顺天命”,主要是求官。
但结果孤独而凄凉。孔子68岁回到鲁国,妻子已经去世;69岁时,儿子死了;71岁,最器重的弟子颜回病逝;72岁,最喜爱的弟子子路死于乱军。
在经受系列打击后的他,已是垂暮之年,却说他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就是对自己内心的解放,这就是自己为自己立法,真正行走于自由王国的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