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去世的指挥家(他为何是在世指挥家第一名)
2011年 BBC音乐杂志
邀请100名著名指挥家
▲包括阿什肯纳齐、夏伊、杨松斯、哈农库特,张弦....
为了表彰那些先驱指挥家
对曲目拓展和艺术呈现的卓越成就
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 前5名的结果
▼
01
Carlos Kleiber
(1930-2004)
02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03
Claudio Abbado
(1933-2014)
04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05
Nikolaus Harnoncourt
(1929-2016)
但第6名却是
远远跟他们不是同辈人的 ......?
西蒙·拉特
他也成为了 在世指挥家 中排名最高之人
◆1955年 出生于英国利物浦
◆1974年-1977年 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助理指挥
◆1980年-1998年 任伯明翰交响乐团(CBSO)首席指挥和艺术顾问→音乐总监
◆1999年 当选柏林爱乐乐团(BPO)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
◆2002年-2018年 任柏林爱乐首席指挥
◆2017年-至今 任伦敦交响乐团(LSO)音乐总监
他 到 底 有 何 魔 力 呢 ?
01
学生时代指挥马勒一鸣惊人
我觉得我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爱音乐爱到死。但这条路却是那么棒。
——20岁左右的西蒙·拉特
12岁的西蒙·拉特,坐在钢琴前
Trinity Mirror / Mirrorpix / Alamy
1955年出生于利物浦的一个军人家庭,西蒙·丹尼斯·拉特(Simon Denis Rattle)和音乐的情事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还在蹒跚学步时,热爱音乐的父母和姐姐就已经在他心中埋下了爱音乐的种子,刚开始是爵士,没过几年他便爱上了肖斯塔科维奇、马勒、梅西安。他7岁时已经可以阅读姐姐苏珊从图书馆借来的总谱,也已研读完毕柏辽兹的巨著《近代乐器与管弦乐法》,在对传记作者Nicholas Kenyon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打趣道,“要是我发现一个小孩子在看这个,我肯定会想‘老天,这太滑稽了。’”凡是能参加,他一定会去听皇家利物浦爱乐的每场音乐会,然后堵在后台跟指挥家讨论那些让他产生困惑的段落处理。在家中,他利用复制下来的打击乐乐谱召开“音乐会”,通常是经典唱片的播放伴随一家四人的打击伴奏。
11岁的西蒙·拉特在默西塞德青年管弦乐团
10岁时以比规定最小年龄小4岁的年纪加入默西塞德青年管弦乐团,成为一名打击乐手,尽管他主修钢琴和小提琴。12岁时作为最小的参赛者之一赢下一个钢琴比赛,在比赛中他和利物乐团演奏了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3年后,他为了一场慈善音乐会组建了一支72人乐团,其中包括职业乐手,这让主办方惊呆了,他们以为最多会有二三十人。不到16岁就进入了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攻读学士学位,同时掌舵瑞士洛桑一个音乐节的青年乐团,在校期间组织乐手演奏马勒《第二交响曲》一鸣惊人,被经纪公司Askonas Holt发现。20岁时赢下约翰·普雷耶国际指挥大赛,他以客座指挥身份重返利物浦爱乐,两年后成为副指挥。他与乐手的关系有些复杂,尤其是乐手认出他就是当年那个“在后台跑来跑去收集手稿不错过每一场排练的傲慢小孩”之后。不久,他就成为了BBC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根据BBC逍遥音乐节的档案,西蒙·拉特在1976年8月9日首次献演逍遥音乐节,指挥伦敦小交响乐团演奏哈里森·伯特威斯尔的Meridian和勋伯格的《第一室内交响曲》。
19岁的西蒙·拉特,发型已初具雏形
02
领导伯明翰成为世界名团
当1980年宣布任命西蒙·拉特担任CBSO首席指挥时,我们明智地摇了摇头。这位25岁的初学者怎么可能说服那些精干的老管弦乐手们改变他们对音乐巨人的看法,尤其是贝多芬?
——伯明翰乐评人克里斯托弗·莫利
1980年,西蒙·拉特和CBSO在排练中
1980年,25岁的西蒙·拉特成为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的首席指挥和艺术顾问,1990年,他成为了音乐总监。毫无疑问的是,年纪轻轻的他充满着可能性和潜力,但无论怎样说他也是个“孩子”,甚至乐手们称之为拉特“宝宝”,大家都在等着他犯错。
在任期间他倾注热情的一大项目就是CBSO名为“通向千禧年”的系列音乐会,专注于现当代作品的演绎。另一项主要的成就是将CBSO的驻地从伯明翰市政厅搬至1991年建成的新交响音乐厅,一个世界级的音乐厅,伯明翰因此也成为了区域文化中心。
1988年,西蒙·拉特和工程师罗伯特·布鲁斯查看伯明翰新交响音乐厅的选址。
他十足在场,不像很多指挥家一样身兼多职,在任18年献上了934场演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他树立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榜样:对音乐制作的态度是新鲜的理想主义的,不是通过商业或事业的推动,而是追随真正感受到的激情。
他的曲目一直是巨大的,涵盖那些经典的(例如在逍遥音乐节上听到的有着时代意识的贝多芬)和新的(尤其是像艾德斯这样的和CBSO有良好关系的英国作曲家)。实际上,除了柴可夫斯基之外(拉特很少演奏他的作品),好像没什么是他和他的乐团不能胜任的。
这些成就使得他本人和乐团的名声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收获公众和乐评人的极大关注,在他的指挥下,CBSO成为了世界上最令人兴奋、最富于变化、最具创新力的乐团之一,CBSO从本地一个不错的乐团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世界巡演乐团。
拉特和伯明翰交响音乐厅中自己的肖像合影
他在CBSO的18年里,改变了伯明翰的文化生活,并发展了一个庞大的音乐外展网络,特别是对青少年。拉特十分支持音乐在青年中的推广,为了提升学校对青年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他两次试图打破“世界最大乐团”记录,第一次在1996年失败了,第二次在1998年,他召集了将近4000名音乐家,成功打破了世界纪录。
1996年在利物浦交响音乐厅的尝试召集了超过2500名乐手。
如果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指挥家是否能或者如何能改变一个乐团,拉特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可能没有别人能做出的回答。
1998年,拉特最后一次以CBSO音乐总监身份演出他的最爱马勒《第二交响曲》。
经典唱片
马勒
第二交响曲“复活”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I. Allegro Maestoso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II. Andante moderato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III. In ruhig fliessender Bewegung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IV. Urlicht. Sehr feierlich, aber schlicht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V. Im Tempo des Scherzos. Wild herausfahrend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Wieder sehr breit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Ritardando...Maestoso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Wieder zurckaltend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Langsam. Misterioso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Etwas bewegter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Mit Aufschwung aber nicht eilen
Simon Rattle - 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03
柏林爱乐时代
柏林爱乐是一个很传统的乐团,当时他们希望有人能推他们一把,给他们带来现代的曲目——西蒙肯定能给我们这些,不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让我们演奏约翰·亚当斯、乔治·格什温、马克-安东尼·特内奇这些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以一种我们不习惯的方式推动我们的极限。他让我们在像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作曲家上下很大功夫,虽然他的作品也在我们的曲目库中,但西蒙让我们每天都练习春之祭,多亏了他,我们现在都可以在睡梦中演奏春之祭了。从拉莫到巴赫受难曲再到十足的现代作品,西蒙给我们带来了最色彩丰富的16年。
——柏林爱乐圆号演奏家萨拉·威利斯
1987年,西蒙·拉特和柏林爱乐首次合作
拉特于1987年于柏林爱乐乐团首次亮相,演出了马勒的第六交响曲。1999年,拉特被任命为克劳迪奥·阿巴多的继任者,担任柏林爱乐的首席指挥。6月23日由管弦乐队成员投票决定的任命引起了一些争议,据报道乐团的几名成员更偏向于由巴伦博伊姆担任该职位。尽管如此,拉特还是赢得了这个职位,并通过拒绝签署合同来赢得他的批评者,直到他确保管弦乐队的每个成员都得到公平的报酬,并且管弦乐队将从柏林参议院获得艺术独立。任期从2002年开始,西蒙·拉特即将执掌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团,紧随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的步伐。
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的1939-1945年广播录音
拉特在任期间柏林爱乐的曲目库被极大扩充了,德国作曲家约尔格·魏德曼,英国作曲家托马斯·艾德斯,芬兰作曲家凯雅·萨利亚霍,韩国作曲家陈银淑等等都为乐团创作了新的作品。两位20世纪巨匠马勒和西贝柳斯的作品也被广泛上演,以及雅纳切克、肖斯塔科维奇、巴托克、贝尔格、布里顿、施特劳斯等等。同时一些被低估和海顿作品和巴洛克作品也被其搬上舞台,例如拉莫的歌剧Les Boréades。当然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将现代的无调性作品和传统的作品搭配演出,于是,利盖蒂的《大气》成为了瓦格纳《罗恩格林》的前言,艾夫斯《未回答的问题》被塞进理查·施特劳斯的《变形》中。他也和美国戏剧导演彼得·塞拉斯合作半舞台版巴赫《马太受难曲》。同样在拉特的成就牌上:一项新的传统,从2011年开始,一个小时的深夜音乐会在温馨的环境中展开。昏暗的灯光,一个小乐队,有时只有一个独奏家,演奏鲜为人知或异想天开的作品,有时拉特会和加拿大女高音芭芭拉·汉尼根在一个滑稽的高音调模式中轮流朗诵。
西蒙·拉特和彼得·塞拉斯合作巴赫受难曲系列
当然这不是他任期内做的全部事情。为了让古典音乐脱离其精英飞地并为观众铺设新的音乐路径,拉特建立了柏林爱乐乐团的教育计划。通过这项计划,乐团希望触及到那些基本没机会接触古典音乐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他们通过名目众多的项目可以发现自己的创意潜能。迄今为止,教育工作的重点包括在Treptow区柏林竞技场举办的年度舞蹈项目,柏林爱乐乐团和编舞家罗伊斯顿·马尔多姆与来自柏林的年轻人一起准备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演出在2003年引起了轰动。柏林爱乐因教育项目收获了许多奖项,乐团成立125周年的2007,柏林爱乐和西蒙·拉特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推进柏林爱乐基金会成立……
数字音乐厅的上线使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音乐……
中东巡演……
将古典音乐带到监狱……
从各方面来讲,西蒙·拉特时代的柏林爱乐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就如BBC音乐杂志所说——如果没有拉特的话,几乎无法想象管弦乐和管弦乐团在21世纪会是什么样子。
柏林爱乐圆号演奏家萨拉·威利斯这样评价他:“他对所有人都有时间,他将柏林爱乐大厅对全世界开放,他最棒的一点就是他是西蒙·拉特,一个难以置信的人。”
“音乐是为所有人的”拉特这样说,“这是我在柏林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将其散播到各处。”
经典唱片
莫扎特
39/40/41交响曲
第39号交响曲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I. Adagio - Allegr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II. Andante con moto (第二乐章 生动的行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III.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IV. Finale. Allegr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第40号交响曲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I. Molto allegro (第一乐章 很快的快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II. 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III.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IV. Allegro assai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第41号交响曲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K. 551 "Jupiter": I. Allegro vivace (第一乐章 活泼的快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K. 551 "Jupiter": II. Andante cantabile (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K. 551 "Jupiter": III.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K. 551 "Jupiter": IV. Molto allegro (第四乐章 很快的快板)
Berliner Philharmoniker;Simon Rattle - Mozart: Symphonies Nos. 39, 40 & 41
04
重返英伦执掌LSO
伦敦交响乐团有着乐团中少有的锐意进取心态。
——西蒙·拉特
伦敦交响乐团品牌战略 Always Moving
2015年3月,西蒙·拉特宣布接受伦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职,任期从2017年9月开始。虽然他将继续住在柏林,但他决定成为乐团的“常住”指挥,就像他在CBSO和BPO做的一样。
虽然他以“前柏林爱乐总监”身份荣归故里,但伦敦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巴比肯中心令人头痛的音效和拥挤的舞台让他要求在伦敦新建一个音乐厅,当然免不了要面临政治斗争。好在方案已初步出炉,这将是一个耗费2.88亿英镑的项目。
伦敦交响乐团新音乐厅设计图
上任不到两年,拉特已经留下了十足个人化的印迹。他上演了十分罕见的《创世纪组曲》——1945年由七位作曲家(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联合而作,其中多数是二战难民,朗诵的圣经经文被管弦乐和合唱伴奏。以及“六点半音乐会”,这种时长一小时的为无法负担晚间交响乐音乐会的人准备的演出,这一切都十分的西蒙·拉特。
西蒙·拉特在六点半音乐会现场
© Mark Allan
63岁的拉特,说LSO应该是他的最后一份工作,然而,他却从没有丢掉充沛的能量和年轻人般敏锐的嗅觉。拉特从海顿的交响乐、清唱剧、歌剧中选取片段组成“一段想象管弦之旅”,致敬这位伟大作曲家。最新发行的伯恩斯坦《奇妙城市》收录了2017年12月售罄的令人激动的现场。
最新唱片
伯恩斯坦
奇妙城市
西蒙·拉特将把伦敦交响乐团带向何方呢
我们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