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林黛玉大图(如今林黛玉的形象无人能及)

陈晓旭泪尽13年,如今林黛玉的形象无人能及,永远是一张王牌

1983年初,87版红楼梦剧组刚开始筹备录制这本世界名著《红楼梦》电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出演书中人物的角色进行筛选,尤其是主人公林黛玉,迟迟不能定夺,剧组发出全国招募令,陈晓旭毛遂自荐,并写信寄给了剧组,就在成千上万的信件中,陈晓旭映入剧组负责任眼帘,王扶林导演认可了陈晓旭,因为他之前做过电视剧演员,14岁的她清纯可爱,楚楚动人,在电视剧《家风》中大妹这个人物别有一番韵味,于是在海选中成为了首期培训班的成员,但是当时绝对没有让她出演林黛玉的意思。

陈晓旭林黛玉大图(如今林黛玉的形象无人能及)(1)

当时开班的时候,陈晓旭就有一个目标,一直想出演林黛玉,她报名的时候也是来竞选这个名额,当时林黛玉人狠话不多,在信中只写了两句:

林黛玉非我莫属,因为林黛玉有病,我也有病。

可见当时的陈晓旭身体并不健康,剧组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此时陈晓旭的病态蛮有西子之意,也符合林黛玉的标准,无论是形容还是深情,好似这个女孩就是为演林黛玉而生,陈晓旭生在艺术之家,父母优异的基因给了她不一样的气质,符合才气浪漫,刻薄尖锐的林黛玉,剧组目前还找不出比陈晓旭更合适的人选,光靠这些远远不够,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事关重大,这是中国文化在艺术舞台的一次机遇和挑战,要向全世界和国人展现新时代的文化底蕴和古代经典文化的舞台艺术,岂能儿戏,需要原文做铺垫,很多台词和原文要一致,包括红楼思想和情景交融的绽放,要全身心投入去演好林黛玉,剧组也请了当时的红学专家和文豪为其把关,所以陈晓旭有一定的压力,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林黛玉演的不好,整个电视剧就失败了。

陈晓旭林黛玉大图(如今林黛玉的形象无人能及)(2)

1984年培训班开学,陈晓旭苦读红楼梦,熟背台词,不断让自己融入到这本书中,达到艺术和情感的交融,经过3个月的培训和考核,陈晓旭成为了林黛玉的最佳人选。

通过后来的电视剧可以看出,林黛玉确实被陈晓旭演活了,那娇柔的姿态和泪光点点的温柔,尤其是偏着头撒娇的刻薄,无人能及,不管是心理感悟,还是行为艺术,陈晓旭都做的很到位,给世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影响了几代热爱红楼梦的忠实粉丝。

有人说陈晓旭在演红楼梦的时候得到了爱情,出名后就和丈夫结婚,她不仅在演戏,也在寻找自我爱情,所以林黛玉在戏中的情感很复杂,能够体现出一个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同时表现了少女清纯的爱,林黛玉泪尽而亡,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将爱情葬在了大观园,陈晓旭获得了爱情,可他后来选择了一种生活的邂逅和痛苦解脱得到方式,在疾病等让自己太累的时候选择出家为尼,不久就泪尽而亡。

陈晓旭林黛玉大图(如今林黛玉的形象无人能及)(3)

或许陈晓旭后来真正明白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价值,从婚姻的失败中得出了爱情的伟大启迪,从成功中看到了喜悦和悲痛,最后选择的一种凉爽的归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15年过去了,但是陈晓旭出演的林黛玉形象,仍然让一代又一代的红楼梦爱好者记忆犹新,也激励着更多的演员不断地创造更加优秀的作品,艺术无价,是一种用心去体验生活的感受,还要不断地流露出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每一个为人类文明发展创造艺术的人是伟大的。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后续会有很多的话剧以及红楼梦续集,甚至各种红学文化不断的衍生和发展,包括一代又一代的红楼梦电视剧,可陈晓旭的林黛玉形象永远是一张王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