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目分析及建议(中考作文指导之考场作文选准角度切题方法例析)

考场作文选准角度切题方法例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考作文题目分析及建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考作文题目分析及建议(中考作文指导之考场作文选准角度切题方法例析)

中考作文题目分析及建议

考场作文选准角度切题方法例析

每次考试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审题偏颇,写出的作文与材料“粘”的不牢,处在核心角度的边沿,当然也拿不不到高分,如可在考场用最短时间选准角度,怎样在自选角度中避免“擦边球”作文,下面介绍三种基本方法。

一.看未尾找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就是材料的观点句,它具有导向意义,围绕它去作文,一般就选准了角度,怎样写也不会偏题。怎样很快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呢?它一般在材料的后面,未尾甚至下沉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

例1:

作文材料: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读材料在每段画出一个关键词“环境”、“兴趣”、“期望”、“规律”,四个关键词写哪一个才符合“选准角度”的要求了呢?看未尾找关键句:“人才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关键词当然是“规律”了,围绕它去写也就选准了角度,写其它三个词就偏题了。

例2:

材料: 一个中年人住进医院,家人和朋友都很焦急。病人的脸色很好,心脏、脉搏正常,就是左半边身子没有知觉,用拳头擂、用手掐,他都没有丁点的感觉。有个父亲带着小孩去探望他。小孩在病房里大声喧哗,小孩的父亲伸手去拧小孩的脸,顿时,小孩疼得直叫。病人叹了口气,说:“我真羡慕孩子们啊。”有人问:“羡慕他们的天真无邪?”病人摇摇头。有人问:“羡慕他们的无忧无虑?”病人又摇摇头。又有有问:“是羡慕他们如花年龄?”病人长叹一声:“我羡慕他们有那么敏感的疼痛啊。”大家一听,都愣了。在世界上,有羡慕金钱的、有羡慕美酒的、有羡慕鲜花的,怎么有人羡慕疼痛呢?病人解释说:“如果我能感觉到疼痛,意味着康复有望。”

我们很容易发现,关键句在未尾,“我羡慕他们有那么敏感的疼痛时,”画出关键词,“疼痛”,围绕它可以写 触动你心灵的挫折、失败等。

从结尾入手,回扣照应题目。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照应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不仅能使作文自始至终和题目保持一致,结构严谨,而且还能起到突出深化主旨的作用。如果结尾没有回扣题目,就很容易产生“脱离题目”之嫌。

例如在以《爱心》为题的作文中,一个同学的结尾这样写到——“爱心是善良的使者,是理想的化身,用真诚和奉献种下美好的种子;爱心是一滴甘露,热情地亲吻着泥土,用细雨般的温情、钻石般的坚毅,滋润着每一寸泥土。爱心埋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却能浇灌出生命中最美的花朵,那就是——关心、热情、互助、惦念、牵挂、理解、宽容……”

很显然,这个结尾运用“回扣题目”的写法,达到了紧紧围绕题目写作文的目的。在“反复扣题目”的同时,还能赋予“爱心”一系列具体的品质,这就是对主旨的深化。

二.还原关键词喻意。

有时,找到了关键词句却不知如何下手去写,这就是材料作文中的寓言故事等隐喻性材料,对此类材料,要吃透材料喻意,找出关键词,把它还原成本义,把抽象的题目变具体就容易写了。

例:

材料:在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那里的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是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走近细看,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些流光溢彩的“钻石”,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镜子碎片。

实际上,当初这座宫殿的设计者打算镶嵌在墙面上的,并不是这些钻石般的小小碎片,而是一面面硕大的镜子。但是,当第一批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以后,人们惊恐的发现镜子被打破了。承运人忍痛将这些破损的镜子丢进了垃圾堆,并把这个坏消息通知了建筑设计师。出乎意料的是,设计师并没有为此大发雷霆,而是命令手下人将所有丢弃的镜子重新捡回,并雇了许多工匠将残破的镜子敲成更小的碎片。一切就绪后,按照这名设计师的构思,工人们将这些碎片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于是碎片变成了“钻石”。

一开始,谁也没有料到完好的镜子会变得残缺不全,更没有料到支离破碎的会成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在人生中,有多少次,当挫折与失败突然来袭时,我们的梦想、热情被侵蚀的千疮百孔,就像那完好的镜子被打得粉碎一样。当人生的碎片簌簌掉落时,千万不要以为那就是世界末日,千万不要让碎片抛撒一地,应该去捡拾起那些碎片,重新上路,用生命的碎片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此材料关键在尾段,关键词是“碎片”那么这种比喻性关键词怎么理解?碎片是什么 ?联系生活可知,“碎片”便是生活中的——苦难、失败、低谷、挫折、不幸,如何面对这些便成为写作的核心。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写:①捡拾人生的碎片;②换个角度看问题;③学会变通。

三.几个形象即几个角度

有时,找不到关键词材料提供的是一个或几个形象。无论形象是以人物形象,动物形象还是事物形象出现,其特征应是明确的,鲜明的,分析并挖掘出其思想观点、方法态度、精神品质、性格特征,也就把握了材料的主旨。

例:

材料: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用笔画出三个人物形象:老和尚,小和尚,从弟子,再找出一个事物形象“苹果”,因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立意。

① 众弟子:放弃也是种智慧,遇到困难不退缩。

②小和尚:突破思维定势,让人生收获丰富,做事要目标专一,持之一恒。

③老和尚:知人善用是继往开来的大智慧,用人要坚持原则,不随意改变初衷。

④苹果:摘拾你的金苹果。

作文“切题”有两个得分点:一是切合题目范围,不跑题,所写材料在题目限制范围内;二是切中题“眼”,不偏题,所写内容充分体现题目所规定的主旨。

四.从审题入手:领悟命题“关键点”

“审题”是作文“切题”的第一个环节,“审题”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读懂题目对于选材、主旨等方面的限制、要求和提示。

例: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青春的激情,体验成长的喜悦,品尝成功的快乐,我们沐浴在温暖的亲情里,我们也沉浸在无私的师爱中,真挚的友情里……请以“珍惜所拥有的”为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

审题时要注意筛选关键信息。审“提示语”时要留意捕捉“题眼”。这篇作文题目,在提示语中列举了“青春的激情、成长的喜悦、成功的快乐、温暖的亲情、无私的师爱、真挚的友情”等内容,而这也正是提示语对作文选材的规定,要求同学们所选材料可以是某种感情、某件物品,也可以扩展为“时间”等等,但一定要符合“积极、美好”的特点。再审“珍惜所拥有的”这个半命题题目,“珍惜”这个词语是“珍重爱惜”的意思,就再一次证明必须符合“积极、美好”的选材原则。另外,“所拥有的”又限制了不能写成“将来时间范围内”。因此,可以补充半命题为“珍惜所拥有的母爱”、“珍惜所拥有的青春”、“珍惜所拥有的友情”等等。

五.从开头入手:快速入题

考场作文切忌“铺垫”过长或过于复杂。有的同学在开头洋洋洒洒二三百字,还没有切入题目要求的选材范围,后面的文字中即使再拽回来,也会显得很生硬无味,而且由于开头占用时间、篇幅太多,后面也就无暇顾及体现主题内容的精彩。因此,“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是一个快速入题简便、实用的好办法。

例:以《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为题,写一篇作文,要体现真情实感。

有一篇学生作文这样写开头:“四季,处处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清风拂过,夏天鱼跃荷开,秋天五谷丰登,冬天凛冽萧条。四季,给我带来了很多对生活的感悟……”

当学习“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的快速入题法之后,他这样修改:“放眼自然,处处有迷人的景色:当第一丝清风拂过,是万木吐翠的春;当第一缕阳光洒下,是鱼跃荷开的夏;当第一片落叶飘零,是五谷丰登的秋;当第一片雪花飘下,是纯净洁白的冬。自然,因为你的多姿多彩,把我的心灵也装扮得格外美丽,我爱自然中这些美好的景象。”

六.从中间情节入手:反复扣题

中间情节是文章的主体,如果能在行文中,反复扣题,就一定会增强“扣题严谨”的效果。

例:在成长的路上,你一定听过很多歌曲,也一定会唱很多歌曲,伴随着歌声,同学们长大了。其实生活就是一支动听的歌,歌词中写着成长的喜怒哀乐。请以《成长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要体现真情实感。

这道作文题,同学们如果能在构思时确定“行文中反复扣题”的思路,就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一组“中心句”,穿插在行文中间。例如:中间情节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成长是一首欢快的圆舞曲;成长是一首静谧的小夜曲;成长是一首铿锵的交响乐。这样的构思就保证了作文选材始终运行在题目规定的轨道范围内。

找准话题的切入口,迅速打开思路,快速成文,一是从小切入——“大题小做”、“小题大做”;二是从“虚实”切入——“实题虚作”、“虚题实作”;三是从“新异”切入——“旧题新作”、“同题异作”。

七、大题小做

所谓的“大”指的是话题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大,空间距离比较远,可写的人、事、物、理、情很多很多。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以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法驾驭,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切入,以小见大,即“大题小做”。可采用这些办法:

1.切割话题。写作者将提供的话题进行切割,使之变成若干个“小话题”,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小话题”去写。

比如“语文活动”这个话题,可以把它分成:写一次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讨论会;或者一次春游、社会调查、街头错别字检查等;还可以写一次自改作文、作文比赛、自办小报、猜字谜等。这样,就使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己。从而使话题作文的内容既不显得空泛又不显得单薄。

2.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给人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

如以“父辈”——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等,这样文章范围缩小了,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

3.设问思构。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

例如写话题作文《理解》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这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和对社会独特感悟的自问自答方式,使作者的思维逐渐深入,较容易地确定了写作的切入点,并根据写作的内容迅速地确定了写作的题目。如《我们需要理解》、《向妈妈说心里话》、《我原谅了他》等。

八、小题大做

有的话题的题引材料具体、情景真切,话题也很小,学生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难以下笔。此时,我们不妨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反而能开拓思路。

如有这样一道话题:一对外国夫妇低着孩子游公园,这对夫妇让孩子在前边独自走,突然孩子被石阶绊着,摔倒在地,大声地哭了。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她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可以说是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要做好,却非易事,我们不妨来个“小题大做”。

1.从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切入。如外国夫妇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意在从小培养孩子经历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在于提高孩子的素质,因此文章可以切入“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此类的大主题或切入素质教育的严肃主题。

2.从哲学角度切入。这就是说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我们不妨将“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这个话题同人生道路、成长历程、工作成败这种需要“自己爬起来”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写。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3.从时代高度切入。优秀的文章总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传递着时代的信息,映现着时代精神。当下是个创新、竞争的时代,需要我们具有百折不挠、一往直前的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把“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话题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与时代高度思考就很容易找到切入口。

九、实题虚作

这里说的“实”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我们在思考话题切入口时,可以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景,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

如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书”是实在的物,谁都能写,诸如《我爱读书》、《一本难忘的书》、《记一次买书》等,但我们若果据囿于这个有形有态的书,则立意层次就低了。我们可以跳出这本有形有态的书,去读读那些无形无态的书,如《人生是本书》、《父亲是本书》、《打开生活的书叶》等等,通过联想,虚拟一个书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

十、虚题实作

有时话题是虚拟的、隐含寓意的,我们一时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虚为实。

如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虚拟性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则要虚题实作,要从“实”字切入。许多考生就从生活的现实生活谈移植名人名家记忆的影响,从自己人生的感受谈假如记忆移植的体会入题。

有一位考生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可能成为一位世界伟人写起,表面上看来是个奇迹。但他直面现实,认为人生是一个过程,要亲身体会真实的人生;而移植记忆“只是重复着别人的活法”;再联系实际,得出结论:成功要靠奋斗,移植记忆荒谬。以“实”驳“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题实作的范例。

十一、旧题新作

对一些已经不再新鲜的老话题,我们要善于联系社会大背景,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多维分析,从“新”切入,写出新意。

如以“鱼”为话题写作,这是一个老话题,学生写过“鱼”的说明文,写过“鱼”的记叙文。但有个同学想到了春秋时的鲁国丞相公孙仪吃鱼的故事:公孙仪喜欢吃鱼,但人们送的鱼却一概拒收,理由是收人之鱼,必去迁就别人,徇情枉法,最终导致罢官免职,连自己吃鱼的能力也没有了。由此联系社会现实,借助公孙仪的故事,告诫掌权者不要贪“鱼”而落水,应像公孙仪那样严于律己,才能长久地买“鱼”吃。作者从而把思维伸向纵深,提出应该建立这样的机制:该办的事,不送“鱼”也照办;不该办的事,送“鱼”也不办。

十二、同题异作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话题作文习作中,我们可以找出同一话题不同内涵而从不同角度切入。

如以“帮助”为话题作为。有的同学认为帮助是一种美德,他撷取生活中助人为乐的事来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正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事业才会成功,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有的同学则从另一角度思考:他认为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帮助别人也要有正确的选择。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置正义与法律于不顾的做法不足取,并举例了慕绥新、马向东狼狈为奸的例子。

总之新材料作文在平和有趣中也常设误区引你入“球门之外”,但只要掌握了切入方法,相信无论是“自选角度”“选准角度”,你一定会找到材料的意旨,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