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来历(雌黄是什么为何用信口雌黄)
“雌黄”是什么?为何用信口雌黄,来形容人不顾事实胡说
华夏文明之所以辉煌,是因为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断层,那些古老的文字,承载着先祖的智慧和精神,传递给后世,这便是文字的力量。
但由于古今的生活环境不同,许多事物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一些谚语、成语的词汇,虽然我们知其然,但往往难知所以然。虽然知道它是什么含义,但不知为何它有着这种含义。
滥竽充数
例如“滥竽充数”,这是形容人没有真才实学,但是跟着其他人蒙混过关的成语。虽然如今都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是因为“竽”这种古代管乐器已经很难见到,若不加以了解,许多人很难解释“滥竽”的意思。诸如此类,还有类似“南辕北辙”、“锱铢必较”等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口雌黄”的由来。雄黄我们应该有所耳闻,它在古代是一味中药,并且经常被农户用来驱除蛇虫,但是雌黄我们却比较少见。其实雌黄是和雄黄的一种共生矿。
雌黄
这种东西,对于古代的文人有一种特殊的用途,就是用来涂改字迹,大概和如今的修正液差不多的性质。如今的修正液,都是白色,能够覆盖字迹,将错误的地方重新涂染成白色,方便再次书写,而雌黄,和修正液是一般的道理。
因为古代的纸张多是黄色,和雌黄颜色接近,且涂在黄纸上不会掉色,《梦溪笔谈》记载: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黄纸
而“信口雌黄”这个成语的由来,则是和一位名人有关,此人名叫王衍,是三国王雄的孙子,也是西晋的名臣,出身于琅琊王氏。
魏晋流行清谈,各位名士相见,张口闭口就是玄学,王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玄学清谈的领袖。因为名气大、有才学,又是名门之后,所以朝廷一直邀请王衍入朝为官,王衍则“勉强”答应,官拜黄门侍郎,之后更是做到司徒之位。
玄学是曹魏时期的何晏、王弼掀起的一股潮流,王衍对他们非常推崇,并且自己也精通此道,动辄和人谈论玄学。王衍此人才高有容姿,并且儒雅有气质,出身望族,又身居高位,当时天下士子都以他为偶像,大谈玄学。
在永嘉五年,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将西晋伐灭后,想让王衍在他身边当后赵的臣子,不过王衍不想卷入纷争,借口自己不喜欢参与政事。王衍曾在西晋担任宰相之责,但是却没有为国家做过什么事,中原战乱,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石勒恼羞成怒下,让士兵在夜里推倒墙壁把他给压死了。
何宴画像
王衍生前和人谈玄学的时候,侃侃而谈,但是经常出现前后不一、错漏百出的言辞,当别人提出疑问后,他便满不在乎的更改,就像他人用雌黄修改错误一样,故而,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晋阳秋》记载:
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之后,随着这个外号的传播,“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由此而生,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没有依据、凭空捏造,不顾事实而乱说的人。只是,因为如今用雌黄修改错字的现象几乎不见,故而会对这个成语的本意比较费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