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奖励方式有利于孩子成长(我们多用这三种方式奖励孩子)
#创作挑战赛#
文/澳贝格格
粉丝求助:不知道该怎么表扬和奖励孩子有个粉丝私信我,寻求表扬和奖励孩子的方法。
我很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表扬和奖励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一根棒棒糖、一个新玩具就能起到很好的奖励效果了,但是现在随着孩子年龄越大,求表扬的“胃口”也越大了。
考试前,会跟我讲条件,如果考得好,就要买一双限量版的球鞋,或者去哪里旅行。
有一次还要求我给他买一个新款智能手机,我摸摸我的钱包,忍不住跟他“讨价还价”,他却撂下一句“没意思”,让我很有挫败感。
很显然,这是一个只知道用物质来奖励孩子的家长。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深受孩子欢迎的奖励除了物质奖励外,还有精神奖励、情感奖励、活动奖励等。
物质奖励:包括买冰淇淋、球、书包、杂志,特别的零食、玩具、服装等。
精神奖励:包括对孩子成长表示鼓励、肯定、满意、赞叹、最终、佩服和欣赏等。
情感奖励:包括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等。
活动奖励:包括与妈妈一起去公园、一起玩,听大人讲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以自己选择周末去哪里玩,看哪个电影等。
不是说不能用物质来表扬和鼓励孩子,只是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正确进行表扬奖励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1、 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不要夸大表扬孩子,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地表扬孩子的某个细节。
当孩子拿着一幅画来向我们展示的时候,我们如果夸张地说:“哇,这也太美了吧,你简直是个画画天才!”
孩子可能会一脸懵逼: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我画的什么,却说我是画画天才,他们是大骗子。
可是如果我们双手捧起孩子的画,然后认真地说:“妈妈看到你画了一棵绿色的树,树上还结了红色的果子,这是苹果吗?咦,我明明看到右上方有个太阳,为什么还有蓝色的小雨点呢?哦,你还画了一道七色彩虹,原来在下太阳雨啊!我没想到你平时观察得那么仔细,还能把她们都画下来。”
我们一句“好美呀”、“真好看”都没提,但是,孩子的脸上会露出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眼睛里也会闪烁着一种自豪感——妈妈有认真观察到我画的每个细节,妈妈真的觉得我画得很不出错呢!
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下一次会画得更好看。
2、 表扬鼓励要及时,不能事过太久。
表扬必须注意时效性,比如孩子把玩具收拾好了,我们要及时肯定,同时要有针对性,让孩子知道具体“好”在哪里。
“妈妈看到你玩好玩具后,把玩具都放回原位了,这样不仅让整个桌子看起来干净整洁,还能让你下次想玩这个玩具的时候更容易找到它。妈妈觉得你不仅爱整洁,还是个做事有条理的人。”
及时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随时都在关注着自己。
3、 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心理学家多年的观察发现。过多的物质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得到奖励的东西上去,而不是出现父母希望的行为。
所以,奖励要多样化,同时,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奖励,一定要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
像咨询我的那个粉丝,就是因为从小只给孩子单一的物质奖励,所以才让孩子越长大,“胃口”就越大,需要的奖励越来越贵,贵到家长都快承受不起了。
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可以多种奖励并行。
我们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
广义上的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也就是狭义上的精神奖励和情感奖励。低层次的激励是语言,高层次的激励则是行为上的表达。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除了口头表扬孩子,我们如果再加上其他方式的奖励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买新玩具、买新球鞋,也可以是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玩电子游戏、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到公园游玩或打球,还可以是让孩子享有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权利,如决定全家周末的或欧东、选择到哪家餐馆吃饭、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等。
采用多种奖励方式,从长远来看能够更好地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而给孩子主导权,让他们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奖励。
奖励不仅仅是获得更多的物质,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
4、 给予物质奖赏不要事先许诺。
物质激励如果做得好的话,多少能刺激孩子表现得更出色。但是如果我们运用错了物质奖励,反而会适得其反。
像咨询我的粉丝描述的那样,显然他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在事先去跟家长“谈条件”了,这就是家长给惯的。
我们经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在孩子做某件事之前,将物质奖励说出来:“如果你这次考试考到全班前三名,我就奖励你100块钱。”
我们提前把物质奖励说出来了,孩子在做这件事之前就有目的性了,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才有的动力,而不是他本身的“内动力”。
尤其是孩子考试前,如果我们事先给了某个物质承诺,就容易让孩子在考前出现焦虑的情绪,会容易患得患失,反而不利于孩子专心准备考试。
因此,建议在事后主动给予孩子小小的物质奖励,并结合进行说服教育:“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决定好好奖励你。”
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而得到奖励,不是因为结果,而是因为某个过程和品质,这样孩子以后的“内动力”就会更足,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 。
一个人除物资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在选择奖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广义上的精神鼓励。
——END——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澳贝格格,了解更多育儿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