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内阁背景 明代的内阁

严嵩于嘉靖二十一年入阁,不久位居首辅,独柄朝政近二十年。若要恰当地评估严嵩在明代政治史上的地位,不能不了解明代内阁制度;若要研究明代内阁制度,不能不考察严嵩的政治活动。

明代内阁背景 明代的内阁(1)

  由宰相辅佐皇帝,以相权补充君权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特征之一。但在不同朝代,宰相名称并不一致,宰相职权也轻重有别。内阁起于明代,是皇帝的辅政部门,也是朝廷的最高行政机关,因此又称“政府”。内阁首席阁臣称“首辅”,是政府的首脑,实际就是明代的宰相。

  明代内阁有一个形成、发展的演变过程。洪武年间,因丞相胡惟庸谋反,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开始设立内阁。入阁之臣称“阁臣”、“阁老”、“辅臣”、“内阁大学士”。阁臣朝夕侍于皇帝左右,“备问代言,商榷政务,极其宠密”,是皇帝的“腹心之臣”。他们专典机密,草拟诏诰,“参决政机,隐然相职”。重要的是“参决政机”,即有权参与国家重大政务的议拟,而这正是宰相最本质的特征。但是在法制的条文上,太祖永远不准设立丞相的祖训又是不能违背的,因此在形式上只好避开宰相之名而称“内阁”、“阁臣”。

明代内阁背景 明代的内阁(2)

 成祖创立内阁是对洪武权力结构的重大改革。但此时阁臣的品级还比较低。仁宗即位后,为了提高阁臣的权位,在阁臣官职之外,又加尚书、三公、三孤、六傅之官衔。内阁大学士本身品级虽然只有五品,但加尚书官衔后,品位立即提高至二品,而且尚书是执政系统的实职,阁臣若兼领某部尚书事,则可直接掌握政务部门的实际权力。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称“三孤”,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称“东宫六傅”。他们皆无定员,无专授,是皇帝赐给勋戚、朝臣的兼官、加官、赠官,地位极为尊崇。内阁大学士一旦加官三公或三孤、六傅,身价陡然百倍,官秩也随之升至一品或从一品、二品,超出一般尚书之上。

  至此内阁大学士兼有了三重身份。作为阁臣,是天子的腹心,地居近密,裁决机务;作为尚书,具有了六部最高长官的行政地位;作为公、孤、师、傅,官位至隆至尊,甚至可与勋贵并列,而“隐然钧衡之重,与百僚殊矣”。

  至宣宗宣德年间,内阁“票拟”的职权又在制度上被明确地规定下来。所谓“票拟”,又称“票旨”、“条旨”(“调旨”)、“阁票”,即代皇帝草拟圣旨。朝廷及地方官员呈报的奏章,首先由内阁大学士在票纸上用墨笔(蘸黑墨的毛笔)代替皇帝草拟圣旨,贴于疏面之上,然后进御皇帝审批,这便是“票拟”。皇帝接到内阁的“墨书小票”以后,或令“改票”(改拟),或令“依拟”,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执笔书写皇帝的批答。由于秉笔太监所用之笔为朱笔(蘸红色朱砂的毛笔),故称“批红”,又称“票朱”、“朱批”。然后将朱批下发锦衣卫值房,分送六科给事中,再交六部实施。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权即是国家政务的决策权,内阁秉笔票拟是在事实上恢复宰相官职的重要标志。因此内阁大学士有“外相”之称;秉笔太监有“内相”之称。由于内阁票拟和太监批红权的形成,因此以后当皇帝幼小或荒淫怠政时,朝廷大权便往往或由拥有票拟权的阁臣执掌,或由拥有批红权的秉笔太监执掌,并为争夺票拟、批红权在统治者中酿成激烈的党争。这是明中叶以后政局的显著特征之一。

明代内阁背景 明代的内阁(3)

 阁臣还有直接密封言事之权。皇帝赐予阁臣特制的银印,特许其遇事“用印密封以闻”,密疏直达御前拆阅,而不必经过通政司,“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

  从嘉靖年间开始,封建统治集团对权力分配又作了调整,宦官势力受到限制,内阁权力得到加强。这个时期,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首辅权力的增大则是其重要标志。首辅又称“元辅”、“首揆”,亦即首相、宰相;“次辅”亦即次相。次辅之外,又有“群辅”。首辅与次辅、群辅虽同在内阁,但地位相差悬殊,首辅权势日益加重,“大事皆首辅主持,次揆以下不敢与较”。同时权位列于六部之上,大权“全归政府”。嘉靖中期以后,夏言、严嵩相继为首辅,内阁拟写圣旨唯出首辅一人之手,威震百官,“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至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更有“震主之威”。

明代内阁背景 明代的内阁(4)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首辅不仅有宰相之实,而且朝臣还径直以“宰相”称之。甚至皇帝也用类似的称呼,嘉靖皇帝称严嵩为“元辅”、“首臣”、“辅相”、“相臣”;万历皇帝称次辅为“随着元辅办事”。这时虽然有碍于太祖关于嗣君不准设立丞相的祖训,尚未在法律条文上公开恢复丞相之制,但在实际上,首辅权势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以往朝代的宰相。正因为首辅权威至重,因此争夺首辅职位的斗争连绵不断,形成旷日持久的“内阁之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