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育苗立枯病如何防治(蔬菜育苗培养土)

在蔬菜栽培上,为了节省土地,也便于集中管理,以培育壮苗,通常都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而育苗,需要准备培养土(床土)。由于苗床中幼苗密度大,生长速度快,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从培养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很多,而育苗过程中一般又很少施肥,因此,为培育壮苗必须用肥沃的床土。

床土需要具备的条件是:肥沃、疏松、通气良好,且不带病菌。床土肥沃是指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都有,如果氮肥偏多,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光照较弱,会引起幼苗徒长。

大棚育苗立枯病如何防治(蔬菜育苗培养土)(1)

培养土是用充分传热的堆肥、厩肥、疏松无菌的土壤、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等物质混拌而成的。在我们这里,是选择种过水稻的土壤,将稻田土耙细后,加入堆肥、厩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等制成的培养土。其制作的比例为:有机质(堆肥、厩肥等)的体积,是土壤的1~2倍或相等。每一立方米床土加过磷酸钙5~7斤、草木灰10~20斤或者加含氮、磷、钾三元素的复合肥5斤。床土配制好以后,要将堆肥、厩肥和土壤中的草根和石砾、瓦片以及蚯蚓筛出去。然后,把配制好的培养土铺开在育苗床上,厚度为8~10厘米。如果培养土(床土)过薄,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造成营养不足。

为了防治土壤传染性病害对幼苗的危害,还可以配制带杀菌剂的“药土”。

“药土”的配制方法:用含量为50%的多菌灵10克(2钱)加30斤细土拌和,可撒一平方米面积。播种时,将三分之一的“药土”撒在床面作为垫土,种子播在垫土上。然后,将剩余的三分之二“药土”覆在种子上面作为盖土。

也可以用甲基硫菌灵或敌克松粉剂制作成“药土”。其中,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科研工作者的实验,甲基硫菌灵的效果优于多菌灵。虽然甲基硫菌灵最后还是还原成多菌灵,但是杀菌效果比多菌灵好。

大棚育苗立枯病如何防治(蔬菜育苗培养土)(2)

在育苗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发生病虫害。其中,猝倒病和立枯病对蔬菜幼苗的危害最重。

猝倒病,又叫卡脖子、倒苗,也叫“小脚瘟”,主要危害幼苗。发病的时间,是在幼苗出土前或刚出土,大苗一般不受害。其症状是,病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病部变黄萎缩,猝倒。如果子叶下部发病,则出现“卡脖子”的现象。猝倒病病情发展极快,地上部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时就猝倒(突然倒下)。高温条件下,在幼苗茎部及附近土表产生有白色绵毛状菌丝。

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也是疫病的最早期病症。发病的时间,在幼苗刚出土和幼苗的生长期。其症状是,幼苗茎基部部分变褐色,以后变细缢缩,茎叶萎垂枯死。立枯病的大苗往往白天萎缩,夜晚恢复,反复几次后才死亡。在病部有淡褐色蛛丝状霉层,不过不太明显。

在育苗时,要加强苗床管理。遇到连续阴雨或下雪天,苗床要密闭保温。天气转晴后,中午要适当盖草帘遮荫。苗床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撒上干细土或者草木灰。

对于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可用含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量50%代森锌600倍液、或含量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或含量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均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大棚育苗立枯病如何防治(蔬菜育苗培养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