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

戏曲演员在台上完美的唱腔

给听者带来的是一种享受

很多戏迷朋友平时也会哼上几句

然而戏曲可不能随意演唱

它是一项技术活

吸纳吞吐、吐字亮腔

声腔和韵都有一定的技巧

下面小编盘点了一些

用秦腔专业术语概括的

唱腔禁忌以及小技巧

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1)

倒字

倒字也称“ 漂字”,是指戏曲演员违反“四声阴阳”格律而误读误唱字的声调,如秦腔《赶坡》中王宝钏“走上前来拿礼见”的“前”字,关中语中属“阳声上扬”字调,有些演员唱成“上声高降”,让听者误以为是“天”;“礼”字,在关中语中属“上声高降”字调,有些演员却唱成“阳声上扬”,让听者误以为是“梨”。不仅影响唱词准确表意,还会造成诸多误会。

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2)

放腔

放腔也称放音的意思,它是指秦腔戏中在某些板式唱调的上句末尾加一拖腔,引出间奏过门,以避免多次反复造成的过于单调。

偷音

偷音是指有些秦腔演员的声嗓音域先天狭窄,难以胜任高音区的演唱,所以避开不唱,而是借助板胡琴音代补遮盖。

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3)

脱板

指演员的演唱不合板眼节拍,在秦腔各类板式唱调都有不同的开口起唱方式,每字每音的吐放也都有严格的拍位定制,而且总离不开鼓板为之击节掌拍。行腔时,如果演唱者对音乐节奏掌握的不准,就会使行腔字位与鼓板击节伴奏相脱节,或赶前或拖后,背离了板眼之规定。

冒调

冒调是指演员在演唱时高于规定或伴奏的调门。出现这种毛病一般说有两个原因,一为演员的耳音不好,听音有误;二为演员用气过猛。

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4)

左嗓子

左嗓子也称“不搭调”、“月白调”、“ 越背调”、“不搭弦”。属于戏曲音乐术语,是指演员嗓音不正,不悦耳,易高不易低,与伴奏乐器不十分吻合。但这种嗓子比较耐用而持久,也不易塌中。如秦腔演员康正俗正是这种嗓音。

吃梆子

吃梆子是秦腔演唱的大忌。它是指秦腔演员演唱中出现赶拍、脱板等节奏不稳现象,本该在眼上开唱变为板上开唱,致使同击节梆声相碰;或者将本为板上开唱者拖后于消眼唱出,导致同击节梆子相背。在字密腔急一类唱腔演唱中最易出现。

初学戏曲唱什么最好(这些戏曲演唱的技巧和禁忌)(5)

一边顺

亦称“一顺边”。 板腔体的戏曲唱词属上下句体式,其音乐上下对称,习称“上下呼”。末字、唱腔音乐的落音遵循上仄下平的原则。指连唱两句上呼,或连唱两句下呼,或上、下两句均落在同一音上。

一道汤

一道汤也是秦腔演唱的大忌。多指没有变化和始终一个样式的演唱。秦腔的唱腔音乐虽有严格的传统程法,却要求演员演唱时,在基本遵循传统唱腔旋律、腔体、板眼、落音等规律的同时,要有所创造发展和变化,力求为传统的唱腔音乐程式注人思想、情感和自已的演唱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唱戏是一门艺术

演员唱得舒服

观众才能听的痛快

以上即是一位合格的演员

需要掌握的演唱技巧

以及演唱时所不能犯的错误

喜欢戏曲的戏迷朋友

在练唱时一定要注意哦

编辑:明明

审核:王梅、妍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