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组合阅读文言文突破训练(中考语文复习生于忧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①无由倾败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宗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平 定 天 下 朕 虽 有 其 事 守 之 失 图 功 业 亦 复 难 保

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每断对1处得1分)

2. 下列对两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甲文中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外部环境中造就的,但艰苦的外部环境只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

B. 乙文唐太宗以史为鉴,以“战胜易,守胜难”的道理告诫臣子,可见唐太宗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君主。

C.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乙文唐太宗由己及臣,娓娓说理,给人警示。

D. 甲乙两文都将核心论点从个人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层面,即忧患意识决定了国家覆灭或者长治久安。

B 【解析】根据乙文中“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可知,这是魏征对唐太宗告诫臣子的补充,并非唐太宗对臣子的告诫。故选B项。

3.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分析两文论证“忧患”的过程有什么不同。(4分)

(4分)①甲文先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论证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1分)又从个人发展、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1分)②乙文则通过记叙唐太宗和魏征等臣子的对话,唐太宗举出秦始皇因没有忧患意识而亡国的例子来告诫臣子,(1分)说明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1分)

拓展设问

乙文中唐太宗和魏征的话论证了甲文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感悟。(3分)

(3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感悟: 示例:身处顺境时,我们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取得好的成绩不能自满,要保持清醒、谦虚的态度,不断努力。

【参考译文】

【乙】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如今)天下平定,我虽然创立了这样的功业,但如果守江山时失去谋划,那么建立的功业也难再保全。秦始皇当初也平定了六国,拥有天下,到了晚年却不能善于守天下,(秦国覆灭)实在可以作为警戒。你们应该想到公事而忘记私事,那么名望(就会越发)荣耀,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可以凭借自己的美名而得到善终。”魏征回答说:“我听过一句话,战胜敌军容易,保持胜利很难。陛下深思远虑,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却不忘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功业已经很显著了,德行教化又深入人心,如果能永远用这种态度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倾覆衰败的道理。”

中考语文组合阅读文言文突破训练(中考语文复习生于忧患)(1)

#中考语文##中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