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关心基础设施建设(许世友关心基础设施建设)
心系桥梁建设
1968年9月,耗时8年建设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了。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长4589米,铁路桥全长6772米,是我国当时唯一连接长江南北的通道桥。战略意义极大。据《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中记载:“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设计为宽15米的大道,可容纳4辆大型车辆通行。全桥建设共耗资2.8亿之多,桥梁工艺全部为现代筑桥工艺。上可通车下可过船。”
在南京市建立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桥梁,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志非常关注此项目的建设发展。1957年,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规划会议上,许世友发表了自己的态度。据《许世友回忆录》中记载:“许世友表态,南京长江大桥因为连接长江南北,建桥时最好选择在现有轮渡的地方建设大桥,这样做可以强化交通枢纽的作用。”
许世友的想法给了工程局的工作人员启发,于是南京长江大桥就选择在铁路轮渡下游的宝塔桥建设施工。
1968年8月,工程局的同志向许世友发来捷报。据《许世友回忆录》中记载:“工程局的人,来告诉许世友,南京长江大桥将于下月通车,望许司令能届时到场参加剪彩仪式。”
熟悉许世友的人都知道,许世友将军是一个务实的实干家,最不喜欢玩虚的,所以许世友在接到通知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准备将坦克车开上大桥。
真金不怕火炼1968年9月,许世友参加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剪彩通车仪式,事后许世友在大桥建设委员会会议上,向委员们说:“大桥的质量不仅关乎国体,还是长江战备的保障,我准备用坦克车来检验桥梁的质量。”
听完许世友的建议后,委员们各有各的看法。据《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中记载:“南京市委的同志认为这一举动,不仅可以检验大桥质量,还可以展现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工程局的同志则认为,大桥虽然有能力负载坦克车,但考虑到大桥才刚刚建成,坦克车上去压对路面的损伤太大,就不同意许世友的提议。”委员们讨论得比较激烈
最后委员会举手表决,通过了许世友的提议。为了不伤到大桥的路面,部队提前在大桥上铺上了草垫。
9月25日,许世友命令装甲师师长许枫,准备将单体最重的62式坦克开上南京长江大桥。早上9点,许枫带着118辆62式坦克,排成一条长龙,缓缓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据《南京日报》记载:“118辆坦克车,冒着浓烟缓缓开过大桥,大桥纹丝不动。现场60万南京人见证了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
南京长江大桥上,过118辆坦克的事传到了全世界。特别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据《南京长江大桥》中记载:“大桥用坦克车检验质量的事,后被东欧某国效仿,但那个国家的桥在过坦克时,出现了裂缝,最后没经得起质量考验。”
大桥保卫工作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时,正处于国家的特殊时期,社会形势比较乱,许世友将军对大桥的安全非常关心。据《许世友传》中记载:“1970年,许世友将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师长郑永乐,调来守卫南京长江大桥。”
郑永乐在江苏驻防多年,有丰富的城市公安经验。他来到许世友的办公室。许世友对他说:“长江大桥从筹建到建成,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能有今天非常不容易。现在形势太乱,你们要守卫好这座来之不易的大桥。”许世友还给了郑永乐一项权力,使郑永乐可以随时抽调南京军区的连队,来保护大桥不被造反派冲击。
在独立二师师部,郑永乐规划了具体的守备计划。据《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中记载:“为了最大程度保卫大桥安全和不引起冲突,师部决定由民兵组织负责,在大桥附近执勤,部队战士负责在大桥上守备。”
守备部队部署完成后,许世友将军还是不放心,经常亲自来大桥视察工作。据郑永乐回忆说:“1971年的一个冬天,许世友将军在夜晚来大桥视察守卫工作。他看见大桥上,有的战士穿着单衣在站岗,就命令部队在桥上建立临时岗楼。”
桥梁管理的同志认为,在桥上建岗楼不美观,就没同意许世友的要求。许世友知道后勃然大怒,叫来负责大桥管理的领导一顿训斥。据《许世友外传》中记载:“许世友对负责管理的领导说:你就忍心让这些年轻的娃娃们,在雪地里站岗?我现在命令你们立刻建造岗楼,缺人我给你们派工兵,缺钱从军区拨款,有人要问谁建的岗楼,就说我许世友建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