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

朋友莉莉(化名)的宝宝1个月了,最近总是跟我吐槽宝宝的“睡渣体质”:也不知道为啥,宝宝老是睡眠中一惊一乍,明明睡得好好的突然就被自己吓醒。他睡不好折磨的也是我,我这个月子算是做废了,一个晚上的好觉都没睡过,真快熬不住了!

我跟她说咋不给宝宝裹个襁褓?宝宝睡得香你也舒服。她却告诉我“裹襁褓”会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千万不能裹。我问她哪听来的这个道理,她说“有个朋友跟她说的,巴拉巴拉给我说了一大堆害处”。我告诉他,我的宝宝从出生就裹了襁褓,目前6岁了没发现一点你说的危害。

新生儿裹襁褓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有哪些“讲究”?宝宝裹襁褓可以“裹”多久?“裹”习惯了该怎么戒?本文将为各位新手爸妈科普关于“裹襁褓”的正确认知。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1)

新生儿裹襁褓有哪些“讲究”?

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存在生理性“惊跳反射”,所谓“惊跳反射”就是宝宝在睡眠中出现“手脚突然张开,被突然惊醒”的情况。因为“惊跳反射”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所以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宝宝睡得更久更安稳。裹襁褓便是效果比较好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正确的“裹襁褓”是有利无害的

裹襁褓是宝宝的安睡的“神器”,正确的裹襁褓不仅没危害,还有诸多好处:宝宝睡得更久更安稳、促进婴儿的自我安抚行为、帮助宝宝生长发育等。相反,错误的“裹襁褓”的确会造成危害,比如影响髋关节发育。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2)

正确的裹襁褓的原则:“上紧下松”

裹襁褓不是包粽子,正确的裹襁褓的原则:“上紧下松”,并且在包裹后需采取正面仰睡:

  • “上紧”:“上紧”是指宝宝的上半身相对要裹紧,避免宝宝双手挣脱襁褓时覆盖到口鼻,引发口鼻窒息风险;
  • “下松”:“下松”是指宝宝的下半身一定要宽松,让宝宝的髋关节可以自由活动,不影响宝宝髋关节的发育。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3)

裹襁褓的正确细节

①毯子呈菱形铺平,顶上的角向内卷起,然后把宝宝平放在毯子上,头颈放在顶部折角位置;

②宝宝的手贴身放平,把右侧的被子先包裹住宝宝的手臂及身体;

③再将底部的毯子包裹住婴儿的腿放在身下,宝宝的仍然可以弯曲活动;

④最后将左侧的毯子收拢,细节图可以下图。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4)

宝宝襁褓可以“裹”多久?

给宝宝裹襁褓用错了方法、裹的时间太长不仅对宝宝生长发育没好处,反而还会带来很多危害。那么宝宝襁褓可以“裹”多久呢?以下注意事项家长需注意一下。

“裹襁褓”从出生后就可以开始用

在宝宝出生后,护士在产房就会给宝宝裹上襁褓。所以一般来说,在宝宝一出生就可以用裹襁褓的方式来让他们安睡,有一点要注意:“裹襁褓后,如果是刚吃完奶爸妈需看着宝宝拍嗝后侧睡半小时,再让他们仰睡,避免吐奶”。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5)

“裹襁褓”最长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

一般来说裹襁褓最长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不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些宝宝适应能力比较强,满月后就可以不用裹襁褓了,有些宝宝适应能力差,可能会稍微久一点,但是尽量不要超过3个月。

“裹襁褓”及其它替代方式

除了“裹襁褓”之外,还有一些工具也可以帮助宝宝睡得更加安稳。比如防惊跳睡袋、模拟子宫睡眠环境等,同样也会给予宝宝安全感睡得更加安稳。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6)

如何在不影响宝宝睡眠的情况下顺利“戒”掉襁褓?

前面说了裹襁褓的方法以及最长时间,接下来要说说怎么戒掉襁褓?宝宝习惯了被“裹着”睡,突然放开是不是会影响宝宝本来较好的睡眠呢?下面就来看看怎么顺利“戒”掉襁褓。

“戒”襁褓第一步:先放单手、再放双手

3个月左右,宝宝睡眠逐渐变好,惊跳反射消失,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给宝宝“戒”襁褓了。“戒”襁褓第一步可以先尝试放出单手,再慢慢过渡到把双手都放开,给宝宝一个适应时间。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7)

“戒”襁褓第二步:侧睡

在“戒”襁褓时家长不要再给宝宝采取仰睡的睡姿了,最好让他们侧睡,因为侧睡能够有效减少他们乱动,避免“戒”襁褓后的不适应。

“戒”襁褓第三步:先搞定白天戒,再过渡到晚上戒

“戒”襁褓跟“戒奶”一样,要循序渐进,宝宝才能慢慢适应、不会出现强烈反抗的现象。“戒”襁褓的时候可以先戒白天、再戒晚上,有效避免宝宝出现睡眠问题,多试几次、有耐心一点。

怎样给新生儿包襁褓(新生儿裹襁褓有)(8)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婴儿睡眠以及家庭喂养知识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