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陪你一起读道德经)

我们会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安慰自己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是不是一个类似阿Q精神的行为,但是其实其中也蕴含了一些道理。古人提出的福祸相倚的理论就是幸福和灾祸都是距离不远的,可能都会发生。是不是很像我们说的薛定谔的猫,任何一种可能性的坍塌。今天我们来看的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关于福祸相倚的讨论。

道德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陪你一起读道德经)(1)

老子的《道德经》中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陪你一起读道德经)(2)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幸福依傍在它的旁边;幸福,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在这里,老子主要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告诫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灾难和幸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大境界。

道德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陪你一起读道德经)(3)

古时候在靠近边寨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他精通术数,能够预知过去和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只马。无缘无故挣脱羁绊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安慰他。老翁说:“这说不定就是福气的预兆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老翁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的预兆呢?”

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老翁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预兆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没有去打仗,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安度残年余生。

道德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陪你一起读道德经)(4)

这个故事充分解释了“福之祸所伏 祸之福所依”,福祸本就是一体的观点,没有恒久的福,也没有恒久的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方式对待福祸。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以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就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任何的可能性都是两面的,也是随机的,所以我们看待福和祸的事情也是如此。老子遵循自然大道,也是这样的一种道理。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工作职场有的时候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是其实职位是明升暗降,很多时候看起来的好事,其实隐藏了更多的危机,我们都要从容对待。生活中我们对待一些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也要保留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看待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处于平和的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