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三件国宝级文物(这三件文物外形奇特)

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内地带走了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价值连城,如今都成列在台湾故宫博物馆,今天我们来盘台湾故宫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翡翠白菜

考古三件国宝级文物(这三件文物外形奇特)(1)

翡翠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这棵白菜所用的物料细腻圆润、水头充分,工匠又根据原料的天然色彩雕琢出菜的白帮绿叶,在嫩绿的菜叶上仍旧趴着两条小虫,一条是螽斯,一条是蝗虫,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这棵白菜以它出色的品质和精美的做工征服了广大观众,真可谓雅俗共赏,人见人爱,难怪在历次网络评选中,它力压举世闻名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多次高票当选该院十大国宝的第一名。

毛公鼎

考古三件国宝级文物(这三件文物外形奇特)(2)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东坡肉形石

考古三件国宝级文物(这三件文物外形奇特)(3)

东坡肉形石像是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东坡肉形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台北60多万件文物,会基本按照3个月一次的频率更换展品,而这三件文物却不会进入轮换名单,一直在展厅永久向公众展出。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都有一种想咬它一口的冲动,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