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爱心公益基地(安阳市慈善总会)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魏兰 张玉怀

“同学们,你们知道日月如梭中的‘梭’字是什么意思吗?”近日,在崇义小学益童之家活动室内,教师冯京京的提问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梭是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它们要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速度极快,所以用日月如梭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那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梭子是如何在织布机上穿梭的呢?”听老师这么说,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老高,齐声喊 “想”。

儿童爱心公益基地(安阳市慈善总会)(1)

在两位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来到前崇义村的一家传统工艺作坊参观学习。“如何让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手艺得到继承和发扬?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感受文化。”崇义小学教师张新凤坐在织布机前,给学生讲解织布机的组成并演示怎样织布。随着梭子在密密麻麻的经线间来回穿梭,布上出现了美丽的图案,学生们兴奋地拍手叫好,一个个跃跃欲试。

旁边的织布机前,一个学生负责推挡板,一个学生负责穿梭子,他们双脚配合着手的动作,交替踩下左右踏板。当看到一根根线被织成了布,学生们连声感叹传统技艺的神奇。

“此次,我们组织学校的留守儿童开展‘织粗布 体验中国传统工艺’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生活。参加活动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中老人也无法辅导他们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崇义小学德育处主任杨丽芬说。

为了丰富学校留守儿童的课后生活,给予他们更多温暖和关爱,崇义小学通过安阳市慈善总会申请到了由中华慈善总会、字节跳动公益联合河南省慈善总会发起的益童之家项目。该项目利用和优化校内空间资源,打造适合儿童课后活动的专属空间,为乡村儿童提供包括安全健康教育、兴趣培养、自我认知、社会融入、心理支持等在内的优质课后活动内容。

儿童爱心公益基地(安阳市慈善总会)(2)

如何使益童之家发挥实效,真正成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乐园?崇义小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资金使用和活动课程研发展开讨论。“益童之家项目资金分三次拨付,第一年拨付10万元,用于初期项目建设和运营,第二年拨付4万元、第三年拨付1万元用于日常运营。去年12月1日,我们收到第一年的10万元拨款,专门腾出来一间教室进行了装修,并购置了电视、空调、桌椅、图书、文具等。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包饺子、猜灯谜、做灯笼、学剪纸、户外踏青、植树等活动。孩子们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益童之家已经成为他们最喜欢的小天地。”杨丽芬说。

除了崇义小学,安阳市还有4所小学也申请到了益童之家项目,分别是安阳市双营小学、滑县赵营镇小韩小学、滑县道口镇第一完全小学和滑县道口镇第二实验小学。每所小学的益童之家活动室都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装饰一新,并配备沙发、桌椅、多媒体设备、空调、图书等设施,各学校结合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时事形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安阳市双营小学开展的元宵诗词会、3D打印笔体验、手工制作冰墩敦、泥塑以及植树节、清明节等特色活动深受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喜爱。滑县赵营镇小韩小学开展的周末陪伴活动每次都为留守儿童安排了不同的体验,除了可以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还能在劳动实践中体会成长的快乐。滑县道口镇第一完全小学为留守儿童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创意美术课程、儿童体育课程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收获更多信心。滑县道口镇第二实验小学以趣味教育为特色,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了“观冬奥典礼”“乐享‘双减’小游戏”“趣味节拍”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儿童爱心公益基地(安阳市慈善总会)(3)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普遍存在亲情失落、学习失教、心理失衡等方面的问题。益童之家项目落户我市5所小学后,通过建设硬件设施,开展各项活动,为孩子们安全快乐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多关注益童之家的课程和内容设置,积极为项目赋能。同时,依托学校资源、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更多志愿服务,促进益童之家健康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安阳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