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1)

“出了迷宫”?

文字游戏·真到假时假亦真;假到真时真亦假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2)

“无限组合”

“真到假时假亦真;假到真时真亦假。”(或者是否可以换一种说法:“假至真时未必真;真到极致亦为假。”——而意思就不同了。)这么拐来绕去,其实意思无非是想说: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而已。是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呢?还是暂且不置可否吧。只是忽然之间,想写一写这方面意思的文字,无非是想给那些过于执迷于此的人们弱弱地提出一些“温馨提示”,或者就此引申出一些虚无缥缈的思辨来。当然谈不上给那些“误入歧途”的人们迎头棒喝,或试图警示其“悬崖勒马”了,千万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看不穿那些小把戏什么的;而只是想说,生活当中,对很多问题不必过于较真和执拗,因为,即使是那样,也不太可能得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或许因为,“假到真时真亦假;真到假时假亦真。”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3)

游戏

山无常态,水无常势;花无常艳,人无常颜。万事万物无不处于“辩证性”的对立统一和变化状态之中,而且矛盾的对立双方又是互为依存,不可或缺的。因此之故,许多现象总是显示出扑朔迷离甚至真假莫名的状态之中。换言之,许多现象总是若隐若现且相对互生的。

所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可能就是社会人生感觉和认知和行为的常态。同时,也考验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校验着人们的行为“底线”。如果一个人过于固执地痴迷一己所想的真,其结果可能会丧失掉那些其实是“虚妄的东西”的,比如、青春、美颜、肉体、生命和精神。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4)

落日之美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略或遮掩那些不争的事实,即:即使是时至21世纪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在许许多多方面的不同和差异依然非常悬殊,甚至惊人;遑论什么平等之类的东西。这就无情地决定着社会现象的纷纭驳杂。

宏观的远景并不能粉饰、遮蔽和改变许多社会生活当中的丑陋斑点,更不能改观、充实和提升某些人们的窘迫现状。

就算是非常在意自己,恐惧当下的自己会老去,也是不可能阻止的。很多人认定,唯有活着的当下为真,其余已逝去的与尚未出现(到来)的皆为假。其实,持这种看法,不过是依据其自身现实生活的经验得到的偏执。这也是“经验主义”的局限。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5)

力之美

我说过,真相往往是粗粝丑陋的,而假象却常常是美好诱人的。因此,更多的人们总是身不由己地喜欢缤纷绚丽的“假象”,而极力排斥和回避令人讨厌的真相。这可能就是人的虚荣心的奥秘所在。例子满大街皆是,不胜枚举。比如,人们明明知道戏剧是假的,可还是痴迷不已。难道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打发百无聊奈的日子,抑或是为了从中寻觅自己命运的影子?

而且,比如回过头来再说“真”与“假”的问题。其实,谈到“真与假”,这其中往往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过于“度的问题”,我曾在另一篇文字中讨论过。)很多现象和问题,常常在一定的度的范围之内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而在一定的条件、因素和环境之下,又可能发生变化的。例如,某人赠您以“玫瑰”,可能寄寓着某种情愫(如爱情),并希望这种情愫恒定不变,甚至海枯石烂也不变。真的吗?恐怕没有人会坚信的。(且不说那鲜艳的玫瑰不多一会儿就会枯萎的。)希望坚贞不渝的爱情什么的永远恒定,那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罢了。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用情过于专一(如林黛玉,等等),看上去值得褒扬,其实是不正常的“心理痼疾”。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从来没有什么恒定不变的事情的。情感、想法和愿望只能是情感、想法和愿望而已。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也是这个意思。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6)

宁静的海滨

不仅如上涉及的感情问题,世间其他许多现象、问题或事物亦是如此。

再说了,凡事都是有其临界和极限的。如果(尤其是强行使之)跨越某些“线”,事情就会朝相反的方面变化的。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一切只能是在相对的范围或度之内;而我们的所有努力也只有在这些框架之内,才有意义。——只是,不同的事情、事物或愿景,其所处的时空之度不同而已。就如同人的寿命一样,或长或短,那是相对的。再如建筑物之类的东西,也是如此。好一些,其存在的时长会较多一些,质量差的,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了,有些人总是执迷不悟地拼命攫取、霸占那些“身外之物”,死不放手,岂非愚蠢可笑?说到这,想起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颇耐人寻味。“守财奴”们愈是牢握死守,愈是极易撒手人寰,且徒增烦恼耳。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7)

大漠晚霞

而且,“真与假”不仅有一个“度的问题”,或许重要的是有一个“质的问题”,因为,很多事物或事情也有一个“量变至质变”的问题(这个问题姑且搁置不议)。

“真到假时假亦真;假到真时真亦假。”为什么?小结一下“题旨”:因为“真与假”只是受限于某些条件、情境或感知,是极易变化的人生行为形态;何况,人生的解读、感知和判定原本就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这就需要我们慧眼独具,拨云见日,稳定甄别“真”与“假”;为人尤其是应当如此,而不是真假莫辨,不识好歹。

古蓝云

文字游戏帮李白作诗游戏怎么过(文字游戏)(8)

落日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