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

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1)

“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开幕在即,工作人员正进行布展工作。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将于5月18日在首博开幕。来自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11家市属公园的190件/套文物将“走出”公园,首次大规模面向公众集中展示。记者5月11日在展厅现场看到,布展工作正有序进行,近半文物已经进馆。现场负责人介绍,预计5月15日将完成所有布展工作。

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2)

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3)

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4)

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展工作。

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将分“平地山海,溯自辽金”、“坛庙相望,天人合一”、“三山五园,移天缩地”、“百年公园,旧貌新颜”四大板块,展出铜器、瓷器、玉器、漆器、书画、丝织品、珐琅制品等190件/套文物及50余件资料品,通过公园馆藏文物,讲述北京市属古典名园在北京800余年城市建置和变迁中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社会价值,展现北京对于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记者11日下午在现场看到,1200平方米的展馆内,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展工作。其中,展览序厅部分已具雏形,漏窗、植物点景、太湖石等古典园林要素在此集中呈现。此外,“三山五园”板块的部分展品也已入馆,包括长约3米、宽近1.5米的紫檀嵌珐琅云龙纹七屏式罗汉床等“重量级”文物。

市公园管理中心专项文展负责人、颐和园副园长秦雷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文物规格、级别、精彩度都很高,仅一级文物就有13件,且很多是第一次走出公园甚至是首次展出,保证它们的安全就尤为重要。策展组自一开始就制定了保证文物安全的相关预案,对展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都做了详尽考量。“同时由于是出园展出,我们为每件文物都量身定制了包装匣,让包装与展品严丝合缝,并提供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以保证文物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丝织品等一些特定文物,布展过程中还专门使用了恒温恒湿机,如此次展览中体量最大的文物——清乾隆年间的《缂丝无量寿尊佛像图轴》就使用了四台这样的机器。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件长度接近8米的巨幅图轴装在一处占了大半个展区的大型玻璃展柜中,目前展柜已经封闭,工作人员在展柜外围进行最后的刷漆工作。记者了解到,这一展柜是为这件文物专门定制的箱体,为防止文物损伤,展板上还铺上了一层无酸软纸进行保护。

京城石质文物园(市属名园文物将首次集结展出)(5)

来自颐和园的《缂丝无量寿尊佛像图轴》首次出园展出,策展方专门定制了大型玻璃展柜。

而紫檀嵌珐琅罗汉床由几十个构件组成,均为传统榫卯结构,如何从颐和园“搬到”展厅?据介绍,策展组请来了专职家具文物修复师进行拆装,四、五个工作人员合作,把整张床的20多个构件进行拆解、逐一包装、编码再进行装箱,整个过程需历时1个多小时。

此外记者了解到,来自颐和园的《华士胡博绘慈禧油画像》、来自天坛公园的《明代鎏金铜编钟》等珍贵藏品也将在此次文物展中亮相。开幕式当天,现场还将有“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表演。

“北京的市民经常去市属公园,可能知道公园都有哪些美景、哪些建筑,但是真正了解这些公园里丰富的文物藏品的人还很少。”秦雷说,希望借此次展览加深公众对北京古典名园的认识,对北京园林在历史和传承发展中承载的不同功能和各个方面的价值有全方位的了解。

新京报记者 周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