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

命运是永不停歇的齿轮,转动之时,无人能够真正的掌控。

所以,从来没有人,可以预知命运的齿轮,会在何时减速,又会在何时加速,而世人也总会有自己的悲哀和无奈。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

就像每日的夕阳西下,仍有落日余晖,迎接黑暗的前一秒,仍有光亮与希望,可有的人,却仿佛自出生开始,那一片天地,便是乌云蔽日的。

都说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悲苦的生活之中,寻得出路,完成逆袭的。

生来便背负着污名,走在一条,注定悲苦,并且无比艰难的路之上,从来没有人提醒过萧元启,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该如何去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年幼之时,失去了父亲,年少之时,目睹母亲惨死,不择手段争来了军功,却还是留不住妻子。

萧元启的人生,真的是不停的在面对失去,所以从一开始,他便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与其他的皇族是不同的。

徒有其名,空有其实的小侯爷之名,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荣耀,而那偌大的莱阳王府,也不过是金陵城中的一个笑话而已。

皇权争斗,利欲熏心,在这场博弈之中,有太多的受害者,萧元启不是最可怜的那个,却终究还是活成了一个失败者,走上了父亲的旧路。

梅长苏带着林家满门被灭之仇,以及七万赤焰军的怨魂,背负着冤屈,于地狱之中归来,以麒麟才子之名,怀揣赤子之心,搅弄朝堂,只为拨乱反正,揭露惊天阴谋,还大梁以清明。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2)

萧庭生尚未出生,父王便蒙冤而死,家人惨遭迫害屠戮,身为皇室血脉,沦落为掖幽庭之中,最卑贱的奴隶,却仍能成长为大梁的中流砥柱,一生沙场驰骋,保家卫国。

萧平章身为罪人之后,被抚养于长林王府,曾因身世遭到质疑,也因身份受尽伤害,却依然长成了一副铮铮铁骨,成为受人尊敬的长林世子。

而萧元启明明出身高贵,却活成了金陵城的笑柄,父亲谋逆,母亲恶毒,先后离他而去,在本应张杨明媚的年纪,生生的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低调孤独的生存。

同样面临极致的痛苦,与悲苦不堪的遭遇,梅长苏有琅琊阁鼎力相助,身边高手云集,萧庭生得遇良师教导,又蒙先帝恩养,萧平章被长林王府收留,得慈父教养,可萧元启什么都没有。

身为先帝嫡孙,本应家世显赫,却因有一个谋逆不忠的父王,被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母亲因失去夫君,而整日怨怼,憎恨皇室,憎恨长林王府,三观不正,又智商不高,受人利用,却浑然不知,最终自食恶果。

令萧元启幼时丧父,年少丧母,母族的舅舅,本应是亲人,却不但是杀母仇人,还对他一再逼迫,令他退无可退。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3)

就算是于黑暗中行事,心里也该有光才对,而萧庭生,就是萧元启的光。

曾经,萧庭生用一句,一个人本性若善,纵然是烈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便震撼和动摇了萧元启的心。

然而,因为他的谋划,却终究还是间接的,害得老王爷突然离世,也令他没能彻底挽救萧元启,也没能将他从悬崖边拽回来。

当隐忍许久的怨恨与不甘,再也承受不住黑暗的侵蚀,当积攒已久的怒气被彻底激发,当白月光一般的老王爷萧庭生凄惨离世,萧元启便再也控制不住内心了。

可即便他费尽心机,伤害了那么多人,还令挚爱的姑娘,绝望自尽,却依然没能逆天改命,终究失败收场。

人生如同逆旅,众生皆是行人。

命运之路,从来都是坎坷与风雨并存的,无论是皇族宗亲,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几乎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的,度过一生。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4)

生于功勋王爵之家,流有皇族贵胄血脉,却依然改变不了悲催的人生,是命运对萧元启,开得最大的玩笑。

都说稚子无辜,可他还是因为父亲所犯之错,成为了出身皇族,却低人一等的笑话。

哪怕承袭爵位,哪怕被人称呼为小侯爷,却还是成为了,金陵城中,最若有若无的存在。

背负的枷锁,令他的成长经历,十分压抑,母亲的郁郁寡欢,被他日日看在眼里,也令他那本该是年少张扬的模样,生生的被折磨成了沉默寡言的样子。

即便体内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明明有能力,有才华,可萧元启却无法与任何王孙公子们,相提并论。

母亲整日告诫他,比不得长林王府家的公子们的话,就如同尖锐的针尖一样,直直的扎进了他的心。

这一出生便注定的悲剧人生,终究还是令萧元启,一步步走入歧途,这场黑化之路,令他一无所有,也再无退路。

野心是会遗传的,但萧元启拥有了与父亲相同的野心,可拥有着的人生,却是比他的父亲莱阳王,更加可悲。

莱阳王是先帝萧景琰的嫡次子,与当今的圣上,皆为先皇后柳氏所出。

嫡长子既是嫡出,又是长子,并且性情温和,善良仁厚,所以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

而嫡次子则被封为莱阳王,纵然他与皇位无缘,却因身份显赫,也必定会前途无量,可他终究还是因为野心膨胀,走上了歧途。

太子体弱多病,被萧景琰带在身边作为储君培养,而莱阳王则在长林军内历练。

东海进献了两名郡主,和亲大梁,她们不但是东海贵女,更是琅琊榜第一高手,墨淄侯的亲妹妹。

萧景琰将这两姐妹,赐给了太子和莱阳王,姐姐成为了莱阳王妃,妹妹嫁进了太子府。

太子成婚多年,既有首辅大人荀白水的胞妹为太子妃,又有东海贵女为妾,却始终无所出。

而莱阳王妃,在嫁给莱阳王没有多久,便怀上了孩子,十月怀胎,产下了一个儿子,便是萧元启。

萧元启不但是先帝萧景琰的嫡孙,且是第一个孙子,所以,若不是莱阳王走了歪路,萧元启本该是受尽宠爱的。

莱阳王能力出众,又屡立军功,曾几何时,他也很受先帝萧景琰的依仗,可他自恃为嫡出,又先诞下皇孙,日益不满那体弱的兄长占据东宫,迫切的想要取而代之。

整个大梁江山,与小小的莱阳王封地相比,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5)

而欲望,一旦膨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便会令人迷失本心,皇家之中,父子,兄弟之情,在权力地位面前,本就淡薄,所以莱阳王终究走上了不归路。

人心是经不起试探的,路原是与萧庭生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一起被救出掖幽庭,一起拜师于梅长苏,一起在长林军中,共生死,经患难。

可这么深的感情,却还是经不起莱阳王的撺掇,重金诱惑,要职承诺,终究还是打动了路原的心。

谋反夺嫡,是一件大事,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来招兵买马,因此,莱阳王伙同路原,一起在长林军中,搞起了贪污腐败之事。

贪污就像是堤坝上的蚁穴,腐蚀根基,纵是千里之堤,都会因此而坍塌,崩溃。

因莱阳王贪污了军队物资补给,令长林军在打仗之时,差点因物资不足,而打了败仗。

那场战争打得十分惨烈,路原和萧庭生的兄弟林深,也在打仗之时,受了重伤,不治而死。

若非长林军英勇,最终力挽狂澜,艰难的赢了这场仗,那么边境必将失守,而大梁江山则会因此遭到祸及。

这场仗打得蹊跷,所以令萧庭生起了疑心,而路原意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也惶恐不安,内心煎熬,最终,留下了人证与无证,并向萧庭生坦白了罪责,写下了认罪书。

之后,路原和自己的夫人,选择自杀以向长林军枉死的怨魂谢罪,留下独子被萧庭生收养,成为了长林王府的长子萧平章。

莱阳王包藏祸心,害得长林军损失惨重,萧庭生按照路原提供的证据,彻查了此事,得知真相的先帝萧景琰,十分震怒,下令赐死了莱阳王,但对外却是宣称,莱阳王是得病而死。

莱阳王死后,不能葬入皇陵,没有牌位,不得供奉祭拜,就连封地也被收回去了。

这样的下场,仅用一个犯错不得先帝喜爱的理由,很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虽然外人不知真相,却也明白,莱阳王府只剩下一个空壳而已了。

莱阳夫人与幼子萧元启,在萧庭生和太子的求情之下,得以被宽宥,继续生活在莱阳王府之中。

爵位,俸禄,依然都在,然而没有封地,没有实权,不受重视的莱阳王府,在金陵城中,却还是彻底成为了一个笑话。

莱阳夫人深知夫君死因,却不能说出真相,所以他一直对儿子萧元启说,莱阳王府要低调到,最好让金陵城的人,再也想不起来才好。

在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既然已经深陷黑暗之中,便只能任由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与不堪为伍,另辟蹊径,挣扎求生。

明明是莱阳王野心膨胀,拿错了主意,走了歪路,可莱阳夫人,却还是将满腔怨恨和仇恨,都归咎于皇室和长林王府。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6)

多年以来,纵然莱阳夫人带着儿子,低调度日,可心中的愤恨,却没有消减半分。

后来,先帝驾崩,太子继位,莱阳夫人的妹妹成为了淑妃,十分受宠。

姐妹二人同时嫁入大梁,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却是孤儿寡母艰难度日,极度不平衡之下,莱阳夫人的心,早已经扭曲了。

但若不是荀皇后挑拨离间,也许莱阳夫人,并不会朝自己的亲妹妹,痛下杀手。

莱阳夫人的智商不高,似乎一直都在受人利用,她想要报复长林王府的心思,被宫中天师濮阳缨发现。

在他的引导之下,将荀皇后赐给长林王府世子妃蒙浅雪的妆盒掉包,换成了于底层放置东海朱胶的妆盒。

东海朱胶是大寒之物,极损女子躯体,女子经常接触,会导致不孕,而莱阳夫人的计划,便是要让长林王府绝嗣。

濮阳缨本是夜秦国人,年幼之时,与弟弟一起被送入夜秦国的护卫组织,夜凌宫中学习,成为了夜凌死士的候选人之一。

然而,在最终的考试之中,他却被夜凌掌尊测出性格有缺陷,因此没能留下,但他的弟弟,却顺利晋级。

濮阳缨性格偏执,再加上母亲在他患病之时,选择将唯一的药物,留给了弟弟,而产生了怨恨,变得更加偏激,幸运的活了下来之后,便成为了冷血无情,还有些变态的人。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7)

当年,夜秦国突发瘟疫,死伤惨重,夜秦国向大梁求助,可大梁为了保护本国百姓,不受瘟疫感染,而派长林军封锁了边境,没能帮助夜秦国。

夜秦国因这场瘟疫,导致灭国,夜凌掌尊在临死之际,将掌尊之位,传给了濮阳缨的弟弟,并告诉他,夜秦灭国,与他人无由,不要心怀怨恨,更不要迁怒于大梁。

可濮阳缨却执着的认为,是大梁和长林王府害得夜秦国覆灭,所以,当他得知弟弟打算遵循掌尊之命,不打算报仇之时,便出手杀死了弟弟。

他与弟弟长得一模一样,所以,轻而易举的取代了弟弟,成为了夜凌宫的掌尊,带着生还的夜凌子,潜伏大梁十数年,就是为了挑起长林王府与皇室的矛盾,报灭国之仇。

濮阳缨一步步走入了大梁皇宫,得到了荀皇后的信任,稳坐天师之位,一步步的推动复仇大计。

无论是荀皇后,还是莱阳夫人,都是棋子,并且都是智商不高,极好摆弄的棋子。

莱阳夫人调包妆盒之事,却意外的,被已经怀有身孕的淑妃得知,她不忍姐姐犯错,也不忍长林王府的世子妃,因此不得生育,便要求姐姐,只要将妆盒换回,就为其隐瞒此事。

荀皇后身边的宫女,也是濮阳缨安排的夜凌子,她将此事汇报给了荀皇后,荀皇后将计就计,挑拨莱阳夫人与淑妃之间的关系。

她告诉莱阳夫人,淑妃已经在自己这里,告发了她,引得莱阳夫人十分愤怒。

正巧那段时间,她正在有孕的淑妃身边,日日伺候,便在淑妃生产之际,在药汤中下了毒,令淑妃一尸两命。

淑妃死后,莱阳夫人便再无需想办法,将蒙浅雪的妆盒换回来了,自此,她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在莱阳王府之中,安分守己的生活。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8)

莱阳夫人日日礼佛,可心中的仇怨却与日俱增,为了发泄怒气,她做出了一个梁帝的布偶,日日施以诅咒之术。

而萧元启,则在母亲的身边,过着压抑的生活,本是活泼贪玩的年纪,可他却有着十分安静的性子。

从小到大,他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那份自卑,甚至印刻进了骨子里。

长林王府的小公子萧平旌,与萧元启年纪相仿,并且从来不像其他的贵族公子那般,瞧不起他。

而作为萧元启皇伯父的长林王萧庭生,更是从未将萧元启,与其父所犯之事,关联在一起。

可以说,萧元启在成长的历程之中,唯有长林王府的人,是真心待他好的。

但是,即便如此,莱阳夫人对长林王府的恨意,却始终没有消减,并且也要求儿子,不要与长林王府的公子们来往。

萧平章在大梁边境打仗之时,因缺少补给和援军,所以长林军死伤惨重,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死守甘州,誓死不退。

而中书令宋浮,明明是司职军资调度补给,却见长林王萧庭生,只凭借直觉推测,便令梁帝赐下兵符,为长林军增援,担忧长林军势力过大,便故意推迟运送不羁,却没想到,押送物资的船竟然沉了。

若不是萧庭生及时率兵赶到,萧平章可能已经战死沙场了,这场景,竟是与当年莱阳王贪污之时,造成的影响十分相似。

只是当年牺牲的,是萧庭生的兄弟,而如今,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却是他的儿子。

因为调查沉船之事,令外出游玩的萧元启也被卷入其中,他因此与萧平旌一起探查此事,却没想到,自此,他的人生,便开始偏离轨道了。

围捕杀手段桐舟的时候,萧元启第一次杀了人,他不安,恐惧,却也将心中的郁闷,宣泄了出去,当他在杀人之时,露出那番狰狞的表情之时,似乎早已预示,他的反叛人生。

济风堂黎老堂主的徒弟林奚,在为萧平章疗伤之时,意外发现蒙浅雪的妆盒内藏有东海朱胶。

萧平章与蒙浅雪成亲七年,未有子嗣,蒙浅雪因此承受的痛苦,皆源于此,于是,萧平章亲自调查此案,并揪出了莱阳夫人,还意外查到了淑妃之死的真相。

此时,东海派使臣来到大梁,墨淄侯也在使臣之列,他来到大梁,却是为了杀死自己的妹妹,给另外一个妹妹报仇。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9)

濮阳缨与墨淄侯联手,逼死了莱阳夫人,让她写下了认罪书,陷害蒙浅雪,害死淑妃,甚至以巫蛊之术,诅咒梁帝。

原本,莱阳王府便已经是若有若无了,令萧元启有才华有能力,始终不得施展,如今母亲又犯下大错,不但令他在年幼丧父之后,又失去了唯一的亲生母亲。

明明这一切,都与萧元启无关,可这人生的苦难却一样都没有放过他。

对抗黑暗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不让黑暗改变自己,并在黑暗之中,执着的闪烁自己的光芒,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出身高贵,却人生坎坷,背负父母之仇,与皇室和长林王府都有渊源,这样的萧元启,自然而然的,便成为了濮阳缨和墨淄侯的棋子首选。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0)

莱阳夫人为了保护儿子一命,才受墨淄侯的胁迫自尽,但临死之前,见到濮阳缨,她便明白了,自己的仇恨,是白白为他人所利用了。

所以,为了不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沦为墨淄侯和濮阳缨的棋子,她偷偷给萧元启留下了一封写明真相的信,然而,这封信,并没能挽救萧元启的黑化之路。

濮阳缨研制瘟疫,令太子重病,诓骗荀皇后,以散布瘟疫,用百姓献祭,挽救太子的方式,造成了一场死伤无数的大难。

然而瘟疫被林奚及时发现,济风堂努力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药方,制止了这场灾难的蔓延。

濮阳缨也因事情败露,提前逃出了宫去,却还是兴风作浪,害得萧平旌中毒,令萧平章为救弟弟也身中剧毒,最终战死沙场。

后来,萧元启在抓住濮阳缨之后,不甘受其威胁,亲手将他杀死,那一刻,他便不再是过去的萧元启了。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1)

为了历练成长,萧元启跟随萧平旌,一起赶往边关,加入了长林军。

明知墨淄侯是害死母亲的凶手,萧元启却还是叫了他一声舅舅,并跟随他学习武功剑术。

从军两年,过去那个软弱的少年,一去不复返,归来的,只有想要主宰自己命运,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的萧元启。

萧平旌值守边关,萧元启回到金陵之时,他日日来到长林王府,给老王爷萧庭生请安。

虽说是讨教军务,可实际上,萧庭生却一直都在开解萧元启的心结,他知道萧元启在意什么,所以才会对他说:

凡我皇室子弟,从最初的启蒙开始,到后来自行建牙开府,其间念的书,学的道理,其实都差不太多。

可最终的结果,却总是龙生九子,品行各异,所以先帝和我,从来都不看重所谓的父子一定相袭。

你父母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影响你的境遇,相信什么,看重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唯有自己才能把握。

每一次,萧元启面对萧庭生,似乎总是会动摇自己的决心,原本,在他看来,境遇冷暖,自然会影响人的性情,性情若是变了,本心就会改变。

可萧庭生却以先帝为例,先帝没有成为太子之时,遭受冷遇,被放逐,却没有改变初心。

这一生经历了太多,所以他深知,若一个人,觉得这世态炎凉,那一定是因为,他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地狱。

而若是一个人,本性善良,那么即便是从烈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

当年的梅长苏是这样,先帝是这样,他自己也是这样,所以一直以来,他都相信,萧元启也可以这样。

只是,萧元启的身边,将他引入正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比如当年,他突然发现,莱阳王府中,工作多年的老管家,竟然都是夜秦国的夜凌子。

震惊与失望,瞬间爆发,令他直接下手,杀死了相处多年,且刚刚还亲自下水,帮他捞玉佩的管家。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2)

双手的血腥,一旦沾染得足够多,便也无所顾忌了,所以,纵然心中动摇,可他却还是与首辅荀白水合作,利用他忌惮长林王府,保护登基不久的幼主之心,陷害长林军有不臣之心。

也许他没有想到,会因此令老王爷萧庭生的病情加重,为护佑萧平旌,于朝堂之上,舌战群臣,最终口吐鲜血,油尽灯枯而亡。

即便是老王爷死了,可荀白水依然不依不饶,让小皇帝萧元时下令,裁撤长林军的番号,夺了长林王府的兵权。

老王爷死了,带走了萧元启最后的善良,萧平旌远离朝堂之后,他便开始着手事实计划。

与墨淄侯合作,打了一场假仗,得了封赏,王位,还将一见钟情的荀家姑娘,给娶回了家。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心一旦被染黑,便回不来了,萧元启野心越来越膨胀,手段越来越残忍。

当荀白水受萧平旌的提示,开始怀疑萧元启的时候,萧元启便派人刺杀了荀白水,丝毫不在乎,荀白水是他妻子的亲人。

墨淄侯的手下戚夫人,帮助萧元启刺杀了荀白水,可最终,却被他关入木箱之中,活活烧死。

萧元启的妻子,因发现他的真面目,伤心欲绝之下,连孩子都失去了,最终在萧元启起兵谋反,杀入皇宫之后,自杀而死。

努力了那么久,明明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了,可最爱的姑娘,却还是没能留住,但萧元启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占据皇宫,逼死太后,囚禁皇帝,萧元启离问鼎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但萧平旌凭借一块长林军的废令,集齐十万大军,入金陵城护驾,最终还是瓦解了他的阴谋。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3)

萧元启提出与萧平旌单打独斗,他自以为练就了绝世剑法,却因没练到家,只是刺中了萧平旌的赤焰手环,反而萧平旌刺伤,因此战败,被小皇帝赐死了。

莱阳王府两代人,皆走上了歪路,萧元启的悲剧人生,始于父亲的欲望,终于自己的欲望。

方向选错了,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局,萧元启为改变命运,而做的努力挣扎,终究是徒劳无功。

电视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萧元启,是最终的BOSS,却也是一个悲情之人。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4)

生于皇族,却从未得到过公平的待遇,一点点积累的憎恨与不甘,野心与欲望,毁了他的一生。

萧元启唯一的白月光,便是长林王萧庭生,可长林王府的悲惨结局,却又与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萧庭生一直都想让萧元启明白,纵然疲惫不堪,纵然遍体鳞伤,也要拥有善良温柔的灵魂,可萧元启却始终在那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母亲的死没能警醒他,爱妻的死,令他伤心绝望,却已经回不了头了。

事实上从一开始,萧元启只不过是想要活下去而已,可他的身边,却尽是利用他,伤害他,胁迫他之人,若他能够在长林王府长大,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可人生没有如果,被一步步逼入绝境,又因仇恨而生出了无穷的欲望,想要改变人生,却只换来了悲催的终局。

执迷于权力,不甘于命运的萧元启,从一无所有开始,又从一无所有结束。

琅琊榜皇长子(琅琊榜生于皇族长于黑暗)(1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琅琊榜》在炼狱中成长,赤子之心不灭,萧庭生是永远的长林王

《琅琊榜》算计了莅阳的谢玉,是世人眼中的恶人,却唯独爱她如命

《琅琊榜》直面失去挚爱之痛,不负长林王府,蒙浅雪亦是乱世英雄

《伪装者》大姐把偏爱给了明台,把温柔给了明诚,却把命给了明楼

《伪装者》本应专心搞事业的汪曼春,却在一声声大嫂里迷失了自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