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

中国的古代王朝的确是世界上最强的帝国,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各个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分分建立自己的政权,有的是和别人共同割据,有的是轮番坐庄。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从一而终的统治下去,这是旧时代的特征,也是历史的必然。

领袖建立新中国的前夕,他早就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之所以封建时代的君主帝制会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历史周期率中,那是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高傲如朱元璋,也未曾跳出来这个圈子。在刘伯温晚年的时候,曾经留下天书来痛斥朱元璋的三大罪状。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1)

一、杀功臣的朱元璋

在郭子义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地主家放牛。他生性顽劣,给人家放着牛、看着羊就动不动给人家烤了吃了。所以他这个职业没有长久的干下去,后来他又流浪四方,到处乞讨,看到寺庙里有贡品,他又去做了小沙弥。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前半生是无人管束的状况,他到处溜达像个街溜子一样。吃过贫穷的苦,朱元璋想大富大贵,本着填饱肚子的初衷,他参加了郭子义的起义军。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本来就家徒四壁,有没有家还不知道,自己还是光棍一条,当然没什么好失去的,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2)

所以他在军队里作战很勇猛,郭子义也十分看重他。在郭子义死后,他统领三军,身边也有了众多的谋臣陪着他一起打天下,刘伯温就是他的第一谋士,帮着他建功立业,安定天下,他的才华斐然,深得朱元璋的信赖。

后来明朝建立,朱元璋还最初的时候对这些老兄弟们比较客气,但是自从他的马皇后和儿子主标死后,他性情大变,又回到了那个没有人关心的感觉。所以他日夜担惊受怕,害怕自己的皇位被人抢了去,因此他发动了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3)

在这两个案子里,朱元璋可以说是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他将一干功臣大肆杀戮,其中不乏有很多能臣战将,而且很多人都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朱元璋雷厉风行,丝毫不顾及往日情分,把兄弟们残杀殆尽。

二、疑心深重的朱元璋

这些行为都让刘伯温看在眼里,他原以为自己是被请出山的诸葛孔明,但是他没想到这个帝王不是刘备。他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死去,自己不禁冷汗岑岑。朱元璋为人谨慎狭隘,更谈不上是一个仁德之君,所以经常对身边的大臣动不动就猜疑。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4)

蓝玉是跟着他一起打过天下的人,朱元璋对这个兄弟曾经十分信任。不知为何,他自从坐上了万人之上的皇位开始,就变得冷酷无情。蓝玉给他的谏言,朱元璋常常觉得他别有用心,想要谋夺他点什么,所以蓝玉案也是他猜疑的结果。

刘伯温自己跟在朱元璋身边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但是朱元璋也没有停止对他的猜疑。在胡惟庸的问题上,朱元璋把暴脾气的刘伯温和优柔寡断的胡惟庸放在一起共事,他的目的就是让这两个功臣自相残杀,好方便他中央集权。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5)

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太过明显,导致刘伯温不愿意做他手中的剑。因此他明知道朱元璋猜疑他,他仍然顶风而上,向朱元璋辞行,说自己身体不好要告老还乡。这一番请求直接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他巴不得这个一生功绩的老东西赶紧收拾东西走开,免得让他胆战心惊。

三、律法严苛的大明律

在刘伯温和一众兄弟们帮助朱元璋登上大宝的时候,刘伯温就给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讲述了很多过往王朝的覆灭史。刘伯温曾经提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是没有完成秦朝的任务,所以官逼民反,如果朱元璋有幸能执掌天下,千万要以德服人。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6)

可是权力一旦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就会扩散他的欲望,朱元璋早就把刘伯温说过的话抛诸脑后。他恨不得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发挥到极致。大泽乡起义的事情没有警醒朱元璋,反而让他开始制定更加严苛的大明律。

朱元璋不仅对自己的老百姓态度强硬,对自己的大臣更是毫不留情。在他斩杀功臣的同时,裁撤了丞相之位,结束了千百年来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又设立六部三省,把中央集权运用到极致,不仅如此,他还设立锦衣卫,大搞情报之风,搞得冤案连连。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7)

大明律素来以严苛强硬而闻名,甚至和秦朝时期的秦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严苛的法律压的人民喘不过来气,人民不敢犯一点错,说错一句话恐怕就是掉脑袋的问题。当一个国家被律法压制的不敢抬头,这就会为暴动埋下隐患。

朱元璋对自己亲封的藩王们也毫不留情,虽然都是自己的骨肉血亲,但是朱元璋除了能对自己的儿孙仁慈一点,对待和他关系比较远的亲戚,朱元璋照样用大明律跟他们说话。刘伯温以为,藩王太多本就是坏事,又没有推恩令的加持,还予他们重刑,难保他们不会联手群起。

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了什么话(刘伯温晚年一言不发)(8)

在刘伯温看到了朱元璋的做法之后,他寒心的递交了辞呈。一方面是他要为自己的后半生做打算,另一方面是不想再当这个棋子了。在未裁撤丞相的时候,朱元璋让他出头,再和胡惟庸对阵的时候,刘伯承又替他卖命,这些都让他十分心惊。

四、总结

刘伯承戎马一生,为朱元璋肝脑涂地。但是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所以他辞官回乡,再也不愿意和朱元璋说一句话。他在生前就留下了这么一封绝笔的天书,述说了朱元璋的三大罪状:滥杀功臣、疑心深重和律法严苛。

不得不说,刘伯温将朱元璋看得透透的,所以才会抛下了荣华富贵返乡养老。但是朱元璋也不能轻巧离去,反而是授意胡惟庸将其毒杀,人们都说此事不是朱元璋所为,那么如果不是他的默许,谁敢对明朝第一功臣下手?而且,朱元璋何曾对功臣有过怜悯之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