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产生总量(历史上氧气含量一直都是21)

目前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大约是:78%的氮气、21%的氧气、0.032%的二氧化碳、0.939%的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以及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氧气了,如果没有氧气,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上大部分动物都是无法生存的。然而,历史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直都是像今天这样大约占空气比例的21%吗?

氧气的产生总量(历史上氧气含量一直都是21)(1)

空气中气体成分的构成

历史上氧气含量变化非常大

“历史”这把尺子考量的时间长度可长可短,如果是从地球史、生物史这一宏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球上氧气含量的比例变化非常大的。从最开始地球刚诞生时的几乎没有氧气(约40亿年前),到后来的1-3%的氧气含量(约24亿年前),再到后来的10-12%(约7-6亿年前),地球历史上氧气含量最高的时候大约为35%(石炭纪晚期,约2亿8千万年前),随后氧气浓度剧烈下降到约11%(此时发生了生物大灭绝,约2亿5千万年前),再后来氧气浓度逐渐上升(有波动),逐渐稳定于今天21%的水平。

氧气循环示意图

氧气含量变化对人有什么影响

氧气含量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直接、明显的。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18%~22%比较合适。当氧气含量低于18%的时,人就会开始较明显地呼吸不畅,感觉到有些“闷”;当氧气含量低于15%时,人的呼吸就会变得急促,脉搏加速,并会产生头痛、眩晕、无力、迟钝、疲劳等情况;当氧气含量低于12%时,人的呼吸会明显受阻、非常疲劳,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无法行动、瘫痪;当氧气含量在8%-10%以下时,恶心呕吐情况会更加严重,并逐渐失去意识、无法行动直至死亡;当氧气含量低于6%时,人就会容易发生抽搐、呼吸暂停、心脏衰竭停止等严重情况,并在6-8分钟内死亡。

而当氧气含量过高时,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如果人呼吸的是纯氧,会引起“氧中毒”现象,肺部毛细管屏障会被破坏,从而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研究表明: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人在纯氧环境下只能生存24小时;在2个标准大气压下(高压氧),则只能生存1.5-2小时。即便氧气含量降低到50%,人在其中长时间生活也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因为过量的氧气会在人体内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然后生成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脂褐素。脂褐素会使心肌细胞老化、血管老化硬化、削弱肝功能、降低智力并形成老年斑。

氧气的产生总量(历史上氧气含量一直都是21)(2)

潜水活动由于会出在高压、高氧的环境下较容易发生氧中毒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提升到30%会发生什么

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人类早已经适应了目前空气中21%左右的含氧量,但如果大气中的含氧量提高到30%,会对人类及地球产生哪些影响呢?

对降低肿瘤发病率来说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癌症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癌症容易发生于低氧状况下,更多的氧气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种自由基的增加会摧毁肿瘤。

在富氧条件下,钢铁生锈和有机物降解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另外由于氧气含量的提高,树木会变得非常高大、昆虫和动物会变得异常巨大,3亿年前(石炭纪)的化石中就有翼展可达70cm的蜻蜓,那时候的含氧量就比现在要高很多。含氧量提高也会使哺乳动物和鸟类变得更大、行动更快。

氧气的产生总量(历史上氧气含量一直都是21)(3)

史前巨型蜻蜓,翼展可达70cm

当然,这么高的含氧量对于自然环境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30%的富氧条件下,树木和其他可燃物将会轻易被点燃,频发的火灾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困扰和伤害。

不过,目前人们应该担心的或许是氧气含量的降低。随着自然环境不算被人类破坏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目前还影响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旦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到让人明显不舒服的程度,再想起来亡羊补牢或许就已经太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