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
文·段宏刚
1898年9月21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位仁人志士,史称“戊戌六君子”,同时被捕,被关押到京城的死牢。
谭嗣同不仅没有灰心丧气,反而笑了,他笑得很淡然,很轻松。接着,他提起毛笔,大笔一挥,在狱中墙上写下了千古绝唱《狱中题壁》,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诗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周后,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谭嗣同时年34岁,康广仁31岁,杨深秀49岁,林旭23岁,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六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为了心中的伟大抱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谭嗣同之所以大笑,一是因为他早已把生死看淡,他明白,成大事免不了要流血牺牲,他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来唤醒人们追求变革和救国的决心。
他曾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二是他看到清廷已经如同一座风雨飘摇的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旧房倒塌,新房耸立,这原本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所以他会笑,笑得那么灿烂。
他的笑既是对仁人志士所肩负的人生信条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腐朽的清廷的嘲讽与藐视。
行刑那天,正值早上,宣武门外的菜市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数以万计的人听说今天要处决犯人,就早早放下手中的活计,守候在刑场,等着看热闹。
在“戊戌六君子”的头颅被砍下来之后,围观者欢呼雀跃,仿佛观看了一出大戏。
围观者到底在笑什么?这件事真的好笑吗?
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近代中国开启了一段屈辱史。面对内忧外患,许多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改革,以求国强民富。
首先,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以“自强、求富”为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积极主张“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来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
随后,随着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开办)、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开办)、金陵制造局(1865年创办)、福州船政局(1866年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年创办)等一批军工企业的建立,以及京师同文馆(1862年开办)、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设立)、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创建)等一批新式学校的创办,给晚清带来了勃勃生机,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晚清即将雄起的迹象。
然而,1894年夏天爆发了“甲午战争”,寄予厚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最终以清朝惨败而告终。“甲午战争”的大败证明,“洋务运动”的设想虽然很美好,但无法完成救国救民的伟大使命。
一些仁人志士开始从其它层面来探索救国之道,在不断摸索中,逐渐认识到:解放人的思想意识,才是实现救国的根本。
于是,酝酿多年的“戊戌变法”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开始了,变法主导者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有识之士。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政治、文化、教育、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的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良性改革,才能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
“戊戌变法”虽然只维持了103年,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以“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为结束,但这次变法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人们的思想,开启了人们的智慧,对思想文化的启蒙,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完全可以说,“甲午战争”是“戊戌变法”的引子。
“甲午战争”失利后,清廷被迫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是由李鸿章作为代表签订的。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文坛泰斗康有为与梁启超组织和发动了1000多名参加应试的举人,联合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在保守派的围堵打压下,虽然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里,但是,康有为的目的达到了。
康有为借助这次上书,很好地宣传了维新思想,让许多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很快倒向维新派,让维新派的实力越来越强大。
看到风向转变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带头在1895年8月成立了“强学会”,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创办刊物,设立学会,如,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在长沙创办了《湘学报》和《湘报》。
这些刊物和学会积极宣传和推广维新思想,培养了许多新式人才,给变法制造了熊熊烈火一样的舆论。
1897年冬,胶州湾被德国出兵强占,又一次刺激了民族的神经。
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诚心实意地说:当前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
光绪帝被康有为的诚意所打动,即刻召见了康有为,表示自己不是胸无大志的皇上,也不做“亡国之君”,准予康有为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
半年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终于展开了。
“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根本原因是慈禧太后掌握实权,以她为首的保守派的实力过于强大,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手中既没有实权,也不懂政治,维新派跟保守派争斗如同以卵击石。
实际上,慈禧太后并不排斥变法,她也希望大清强大起来,受列强鱼肉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她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触动她手中掌握的大权。
此时只有27岁的光绪帝涉世未深,在变法过程中展开了许多冒进措施,裁减和开除了慈禧身边的许多重臣,最终触犯了慈禧的根本利益。
1898年9月21日一大清早,慈禧太后阴沉着脸从颐和园赶到紫禁城,光绪帝看到母后的表情后很吃惊,连忙跪在地上。
老太太怒斥道:我养你20余年,你却听小人之言害我?
光绪帝哆嗦着说:儿臣不敢!
老太太向光绪脑袋上吐了一口浓痰,接着斥责道:时而今日无我,明日焉有你?
然后,她下令把光绪囚禁到中南海瀛台,又下令追捕在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捉拿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结束了。
在慈禧太后看来,宣武门外的菜市场热闹非凡,如果把六人押到这里行刑,肯定会吸引来许多围观者,完全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行刑那天,看热闹的人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有的百姓拿起篮子里的菜和鸡蛋,扔向这六人,一边扔一边鼓掌,大喊道:杀得好!有的人甚至给刽子手扔去赏钱。
六君子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痛心,也难以置信,我们本想通过变法救国救民,却落得如此下场,你们究竟是怎么了?
毫无疑问,只有病态的社会才能催生出一群病态的人。
在清朝封建文化的专制下,百姓里边文盲率高达99.3%,人们早已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本不懂“戊戌变法”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围观者只是一群没有思想的看客,朝廷说六人有罪,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六人有罪。在他们眼里,这六个人不学无术,离经叛道,用变法来祸乱朝纲,不杀他们杀谁?
1919年8月,鲁迅先生在《国民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寸铁》,文末有这样一句话,算是指出了围观者的心态,他说:先觉的人,历来都是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
当时的社会上,实际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像“戊戌六君子”一样,他们属于极少数觉醒的人。而另一种则占绝大多数,他们没有觉醒,麻木、冷漠、自私、狭隘。
正如鲁迅在后来所说,他们跟“孔乙己”一样,是一群“恨铁不成钢”的人,对他们“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他们也是一群可怜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