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1)

如今,打开社交与短视频平台,经典老剧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

在创作者天马行空的二创视频里,各位UP主还在解读经典老剧中的各个细节,盘点那些或是尴尬、或是奇妙的名场面,或者搞一个奇思妙想的联动CP。

近日有网友出了一个《仙剑》vs《甄嬛传》的剪辑视频上了热搜,这次把《仙剑3》景天和《甄嬛传》四郎拉到了一起……一时间爱不爱看这两部剧的人都沉默了。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2)

这届网友爱怀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除了观众,资本也患上了“怀旧病”。

老剧翻拍年年有,近二十多年来,《红楼梦》被翻拍了18次,《神雕侠侣》被翻拍了14次,《西游记》被翻拍了11次,《笑傲江湖》被翻拍了7次。

这些被翻拍的经典IP,最终成品却并不讨好,“十翻有九烂”已成共识,观众早已不吃这套,但影视圈依然飞蛾扑火般前仆后继。

这个夏天,仙剑系列成了下一个待宰的羔羊,仙剑系列相关词条频频冲上热搜,仙剑6和仙剑1翻拍版都官宣了主演阵容。

紧接着,经典老剧《上错花轿嫁对郎》翻拍版的杀青照也放出来了。

这也要翻拍,那也要翻拍,似乎每隔不久就有消息说是某某经典剧要被翻拍。

此怀旧不是彼怀旧,微博评论区骂声一片,网友们纷纷哀叹:能不能不要再毁经典了?

作者 | 灵竹

编辑| 齐马

商隐社研究团队商业组

本文为商隐社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3)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4)

影视圈翻拍的三大脉络

提到翻拍,就避不开金庸武侠。

金庸先生为我们留下的15部武侠小说,均被改变成影视剧,并多次翻拍。

时间线往前移,1983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的《射雕英雄传》也是翻拍剧,但拍得非常成功。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5)

最早在1976年,香港佳艺电视台率先把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搬上了银幕。这版没怎么在内地播放过,所以反响没有香港好,收看观众达100万,打破了香港电视剧的最好纪录,在东南亚也相当受欢迎。

然而,香港佳艺电视台是香港电视史上的一个短命机构,从开播到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仅存在了3年42天,但它制作播出的《武则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碧血剑》《鹿鼎记》《流星蝴蝶剑》等,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早被翻拍剧目的原作母本。

这时期之后的十年左右,内地电视产业才刚刚苏醒,节目内容的生产制作和运营开始向市场靠拢。同时,电视机产量大幅扩增,取代收音机成为家家户户的客厅霸主。

在政策变革和技术发展的双重引领下,以《西游记》《红楼梦》为代表的大批经典内地电视剧陆续出现。

不过,由于电视剧行业刚雏鹰起飞,拍摄技术粗糙,经费不足,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困难重重,画质、道具等方面仍有不足,老剧新拍似乎就有了必要。

直到进入21世纪,国家文化产业进入产业化、类型化的经营和创作时期,图像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跃居显赫位置,国产翻拍剧开始大量涌现。

老剧翻新本来可以利用更丰富的资金、技术再次为观众呈现经典IP,并将原作的艺术主题、风格与现时观念相适应,然而,现实往往差强人意。

观察2000年至2010年之间内地电视剧翻拍的代表性作品,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三条鲜明的翻拍路径。

首先就是武侠剧。

九十年代是香港武侠影视的“黄金时代”,翻拍武侠剧也盛行,张智霖版的《射雕英雄传》,陈小春版的《鹿鼎记》等就是这时期拍摄的,当时内地最具代表性的是央视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

当时,金庸对媒体表示,如果央视能把他的小说拍得跟《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好,他愿意一块钱转让版权。

担任央视版《水浒传》总制片人的张纪中正好看到这个采访,立刻发传真给金庸表达了翻拍意愿,一天后就收到回复:

“愿以一块钱的价格将小说版权转让给央视,想拍哪部作品都可以。”

于是就有了2001年内地拍摄的《笑傲江湖》,虽然颇有争议,但由此引发了一股金庸剧翻拍潮和武侠剧热潮。

与此同时,随着香港影视技术人员的北上,与内地的影视资源整合起来,把武侠风进一步发挥了出来。

但随着翻拍次数增多,翻拍出来的金庸武侠剧让观众越来越不满。

从豆瓣评分能看出,近十年翻拍的多数金庸武侠剧评分几乎都不及格或仅在及格线边缘徘徊:

2014版的《神雕侠侣》小龙女造型和妆容引发争议,喜提“小笼包”绰号,观众的吐嘈声一浪高过一浪;

2021版的《天龙八部》和2020年的《新鹿鼎记》更是创下了3.6和3.2的低分。

其次,便是四大名著的翻拍潮。

从2005年新版《红楼梦》剧组发起大型演员选秀《红楼梦中人》开始,关注和吐槽都源源不断;2010到2012年又分别出了新版的三国、水浒和西游。

如今,十多年过去,新版四大名著很少被人提及,甚至被遗忘,也就是新版三国里的刘皇叔凭借“接着奏乐接着舞”狠狠火了一把。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6)

再次,是以翻拍日韩都市爱情剧为发端,进行海外剧集的跨文化转换。

2011年湖南卫视翻拍的一部《回家的诱惑》火遍全国,掀起一股日韩剧翻拍热潮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部翻拍剧登陆各大卫视,比如《一不小心爱上你》《相爱穿梭千年》《深夜食堂》等。但大多数翻拍剧,品质都和原版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琼瑶剧、中国台湾偶像剧、仙侠剧等都被多次翻拍。

十多年间,即便一路都顶着吐槽,但影视圈仍翻拍不止。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7)

为什么影视圈爱翻拍?

2006年某日,北京电视台成立了“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新红楼拍摄的选秀活动,热火朝天,赚足了人气。

在北京南城模仿《红楼梦》相关场景而建造的假古董“大观园”里,参与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选秀活动的妙龄少男少女,一时间摩肩接踵。

四年后,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剧集——李少红版《红楼梦》诞生,谁也没想到令人期许已久、声势巨大的这部新作播出一集后名声便开始节节败退。

恰恰从2010年起,大量资本夹杂热钱开始流向影视行业,国产影视剧进入一个产能暴涨时期。

影视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电影和电视剧更要考虑制作资金投入和市场效益反馈之间的关系,追寻利益最大化。

再加上,2015年沸沸扬扬了很久的“一剧两星”(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政策落地,本就火热的电视剧市场争夺战更加白热化,独家资源也显得愈发紧俏。

越来越多电视台、网站意识到,与其高价购买引进剧,还要与其他卫视“共享”,不如自制电视剧,为翻拍剧的流行埋下了伏笔。

相比新创剧,翻拍剧被不少投资方坚信为“万金油”,因为有此前的市场和口碑基础作保障,票房或收视率都有一定的保障。

老剧组把能填的坑都填了,能踩的雷都踩了,只要借力造势,持续热点营销,不仅能节约大量营销、宣传成本,还在商业上为资金回笼增加了保险系数。

此外,经典的故事和情节被反复利用也是艺术大众化和商业化的必然趋势。虽然,艺术作为商品被大规模复制生产的结果,必然是蜕变为文化快餐。

2010年李少红版的《新红楼梦》恰好成为观众深刻印象中最早的翻拍失败案例,《新红楼梦》在选角、营销等方面大动干戈,耗资一个多亿,但作品被指只模仿了原作的“形”,而没有深入原作肌理,只是一味拥有了华丽的画面及精致的制作艺术,徒有其表。

近几年,翻拍剧年年上新,已成为国内影视剧市场的“造血干细胞”之一,不过大多数翻拍剧伴随着口碑扑街的命运。

尽管如此,翻拍剧从未止息,且势头不减,也是因为有相当多的观众愿意捧场。

冯小刚曾在《金星秀》上表示:观众太双标,一边吐槽垃圾电影,一边贡献了一堆票房。影视剧也是同样道理,不少粉丝为了给哥哥打call,不惜审美歪到外太空,于是一波靠“仅粉丝可见的演技”的演员风生水起。

制作方更是对此视而不见,依旧乐此不疲地执着于翻拍。这种模式看上去很美,实际危机四伏,国剧在翻拍过程中的极其敷衍化和赚快钱心态是直接导致大量翻拍剧扑街的重要原因。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8)

翻拍剧低分魔咒

其实翻拍本身就有相当大的难度。

人类天生拥有新奇心理,容易对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突发的、强烈变化的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

过去,电视剧作为荧屏上的“新物种”,鲜活又新奇,让长期以来娱乐方式单一的国人“久旱逢甘霖”,大家反复观看,反复品味,难免印象深刻,甚至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将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

比如,一提到小龙女就想到李若彤,一说到聂小倩就想到王祖贤,这也造成了许多受众对翻拍作品难免有抵触心理,认为这无疑是回锅肉与炒冷饭的行为,翻拍作很难得到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上错花轿嫁对郎》翻拍定妆照前不久上了热搜,很多网友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在微博上留言呼吁“不要再毁我们这一代的童年经典”“等我们这一代走了再翻拍行不行?”

但翻拍剧陷入低分魔咒的锅不能全算到观众的童年滤镜头上。

口碑不错的翻拍剧也是有的,如前所述,香港一些经典的金庸武侠剧都是翻拍的,反而超越了老版,成为新的经典。

还有2002年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反响也不错;大获成功的《家有儿女》也是翻拍自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再者,2011年翻拍自韩剧《妻子的诱惑》的《回家的诱惑》虽然剧情篇雷、价值观有失偏颇,但依然给网友贡献了不少有趣的梗。

翻拍经典的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在国外也并不罕见。特别是美国,比起大洋彼岸的英国,美国不到三百年的历史没那么多故事,于是从他乡觅剧本翻拍蔚然成风,美剧迷喜欢的不少剧集也出自翻拍,知名度较高的翻拍剧有《无耻之徒》《办公室》《纸牌屋》等,和英国原版相比难分高下。

00后大学生S也表示,“先入为主”并不是翻拍剧摆烂的借口。S是《红楼梦》的骨灰粉,之前看李少红导演的《新红楼梦》入坑,《新红楼梦》先入为主,直到几年前好奇心驱动下她看了87版《红楼梦》,再回看新版只觉索然无味。

如今电视剧组资金比较充裕,服化道、特效制作等都理应比以前更好,可出来的作品只剩下了华丽的外衣,更别提超越经典。

特别是2019年以来,大多数翻拍剧因为造型不好、演员与角色不配位、剧情魔改等激起了观众的不满。

神话传说题材的《封神演义》《白娘子传奇》被肆意放大爱情线乃至用“傻白甜”、不伦恋招揽眼球;

《鹿鼎记》因浮夸浅薄的喜剧形象塑造与原著情节大相径庭遭到了历次翻拍版中的最差评价;

翻拍国外剧集的《精英律师》《不负时光》被网友质疑场景布置、镜头调度、台词情节简单抄袭原作;

更有甚者,片方自称为“新亮剑”的《雷霆战将》严重偏离历史,轻佻地用偶像剧手法拍摄抗战题材被勒令叫停......

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内娱无新剧本似乎已是事实,从国内外影视行业的对比来看,国产影视剧在原创能力上的确不突出,日韩剧、欧美剧近几年的爆款影视数量远远高于国内,越来越多对“小甜剧、玛丽苏”免疫了的观众也选择把目光投向海外。

这种背景下,“炒冷饭”也并非不是一条出路。但是这饭要怎么“炒”,仍旧需要技术和方法,需要用心。

仔细看看社交媒体上的评价不难看出,观众们对于翻拍剧的不满基本有两方面,首先演员与角色不相符;另外就是剧情改编,如果按部就班地拍摄不免落入老套陈旧的窠臼,如果大刀阔斧地改编又很容易变成魔改,更毁经典。

面对更刁钻的口味,翻拍经典更需要“慢工出细活”,除了“Idol做什么事我都支持”的粉丝群体之外,阅片无数的观众都有一把“心中的秤”,剧组用不用心一眼明了,即便打着情怀的招牌,也不妨碍观众在豆瓣上为烂片打下一个刺眼的低分。

前段时间大火的《梦华录》,被认为为是内娱影视圈经过工业糖精的轮番轰炸、翻拍剧无数次毁经典、古偶男主深陷“颜值危机”之后的一次“眼球大解放”,一经推出让观众喜极而泣,一时间“报复性”打分。

观众不是对翻拍剧一刀切,是不愿意买烂剧的账。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9)

影视圈的“考古潮”

伴随着“每出一部新剧观众们就能发现一部更好看的老剧”成为共识,“考古”更是成了观众们不得已的选择。

在B站的影视剪辑区,许多UP主通过新老剧对比剪辑引起网友共鸣、获得关注。同一情节的不同演绎,直观的给剧迷们展示了经典剧的幕幕生动。

有些UP主在童年老剧的“惊天雷点”中发现了不少乐趣。

比如琼瑶作品改编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朦朦》在当年火遍大江南北,不少80、90后曾经觉得其剧情打动人心,现在回头来看,却都是一个大写加粗的“雷”,处处都是BUG——他们有的道具简陋、有的台词脑残、有的价值观扭曲……抱着考古的心态再看依然欢乐无限。

而许多极具内涵、质量极佳的经典之作,更是吸引着年轻人回看一遍又一遍。

以年轻人居多的B站在2020年就上架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许多电视剧,受到用户的热捧。

以四大名著为例,截至目前,87版《红楼梦》播放量已近9000万;94版《三国演义》更是超2.4亿。

疫情苦闷,大家都在寻思着找乐子,人均“红学家”的网友,在87版《红楼梦》中又研发出新一代“黛玉体”,正如网友总结,林黛玉的经典表达中,总有着“三分柔弱两分温柔四分讥诮一分气恼”,一句“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成了很多年轻人吐槽工作压力大的新梗,诙谐可爱。

另外便是2022年依然频上热搜的《甄嬛传》体,自2011年播出以来,网友们花了十年时间凝结成一本厚厚的《甄学》,有人以此为乐,品味一遍又一边,以此作为进食时间的“完美下饭菜”;有人以此为生,榨取76集的每一滴内容,在这部电视剧的一切边角料滋养下做出百万大号。

面对充满更多不确定的当下,人们总爱怀念过去。

如今网友们自发的这股考古潮,已经漫出影视圈,从“欧豪,你是我的神”爆红到古老综艺尴尬名场面大赏,从《浪姐3》中王心凌再跳《爱你》引爆中年男性群体到周杰伦演唱会重映、新专辑上线拨动华语歌坛,那些曾经的电视剧、综艺、歌曲搅动着如今的影视娱乐圈。

而翻拍剧低分魔咒难破,优酷、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公司也开始“考古”,纷纷推出经典老剧4k修复计划,新经典难出,就让老剧历久弥新来吸引观众。

在影视剧供大于求的今天,大多数网友们几乎一致地认为,如果没有更好的作品,不如别一直消耗大家的感情,有些美好的东西,停留在过去某个时点就好。

- End -

这简直是史上最失败的翻拍(2022年新一波翻拍潮)(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