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笑在一起五年了太真实了(韩笑笑了)

韩笑笑在一起五年了太真实了(韩笑笑了)(1)

韩笑笑在一起五年了太真实了(韩笑笑了)(2)

韩笑笑在一起五年了太真实了(韩笑笑了)(3)

河南日报农村版通讯员杨林防

甲骨文,即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从三千三百多年前走来,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密码,展露出4500多个文字中,尚有3000多个让人读不懂。就是已经被人们识别的1500多个字,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陌生的。以至于有人感慨:“不到安阳殷墟,不知道认识的字少。”

去年2月23日,一条讲解甲骨文的小视频在今日头条河南日报农村版官方账号、河南日报农村版视频号上播出,一下子,吸引住了众多眼球,点赞的、跟帖的、转发的,一拨儿接着一拨儿。视频中,一位看起来文静儒雅又不失时尚的温婉女子,瞬间“红”了起来。

这条视频的名字叫“韩笑讲甲骨文”,韩笑是谁?一位“90后”女孩,出生于古都安阳的“韩氏甲骨文摹刻技艺”之家,从小耳闻目染、勤学苦练,书写的甲骨文隽逸雅致,别具一格。韩笑一边娓娓道来,一边稳重落笔,一个个漂亮的甲骨文字跃然纸上,以至于有人怀疑是不是另有大师作“替身”,仔细观看,又不由得向这位文雅的“90”后竖起了大拇指。

只见她运笔自如,写出的甲骨文“女”字,宛如一个躬身行礼的妙龄少女,露出婉约与飘逸。写出的甲骨文“扶”字,仿佛两人相牵去玩耍,像在奔跑,似在跳舞,形影不离,互敬互爱,透出一种和谐之美。写出的甲骨文“宫”字,方寸之间,似乎藏着一座宫殿,房屋错落有致,形象生动,让人浮想联翩。

古人说:“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韩笑书写的甲骨文也一样,除了勤学苦练掌握的祖传技艺之外,她又将所学的舞美专业知识与甲骨文书法相融合,因而书写的甲骨文字远离了刻板、拘谨,一个个刚柔相济、飘逸洒脱,展现出甲骨文的内在美,令内行的书法家拍案称奇,也让外行的观看者惊叹:“这个女孩真不简单!”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甲骨文会笑吗?看韩笑书写的甲骨文字,一个个如美丽的舞者,露出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一次机缘巧合,韩笑跟随一个知名视频团队拍摄殷墟国宝级的文物——亚长牛尊,专家妙趣横生的讲解,让她深感钦佩,又深受启发。当天晚上,她也试着拍了一个关于“禾、谷”的甲骨文讲解小视频。

令韩笑没想到的是,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出,就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网上一片叫好声。牛刀小试,备受鼓舞,韩笑萌生了新的想法,她想尝试着用甲骨文讲中国道德故事、文化故事,古为今用,启迪人们识美丑、促和谐、强自信,让古老的甲骨文在新时代绽放华夏文明的斑斓之光。

韩笑这样的想法,得到了今日头条河南日报农村版官方账号、河南日报农村版视频号的认可。

从去年2月23日开始,韩笑制作、播出讲解甲骨文的小视频已经超过200期。“90后”的韩笑充满青春朝气,她虚心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别人讲解甲骨文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从日常生活出发,用通俗的话语讲解甲骨文的深奥,让观众听得懂、记得住,让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甲骨文中的“安”字,韩笑生动讲解这个会意字:像女子跪坐房中状,会意女子在家,安全保险,或家中有了女人,男人才安定、安稳、安心;本义指生活平静、稳定,没有危险,亦引申表示感觉满足合适,如心安理得。又如甲骨文中的“东”字,韩笑这样讲解:由代表太阳的“日”和代表树木的“木”组成,会意太阳刚出来,朝霞透过树林射出的景象,本义指太阳升起,霞光射出的方向,与“西”相对。再如甲骨文“既”字,与吃东西有关,左边像一个火锅,右边是一个侧面跪坐的人,张着大嘴把头扭向后边,表示人酒足饭饱后,打着嗝转身离开的情景,会意吃罢、吃过……

众多观众在网上留言:“看韩笑讲甲骨文,了解了安阳,有机会一定要到安阳看看”。

韩笑讲甲骨文,让更多的人爱上了古都安阳,古都人民喜笑颜开、迎客入安。

甲骨文的发现,让中国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上提了一千多年,众多专家呼吁:认识中华文明,从安阳殷墟开始!韩笑说:“作为一名安阳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身上肩负着宣传安阳、宣传甲骨文的使命”。韩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舞美工作,制作、传播甲骨文视频,虽然是她的一项“小爱好”,但写稿、制作、拍摄,却占据了她所有的闲暇时间。

甲骨文是深奥的,要讲解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韩笑每天累并快乐着,她不敢浪费一丁点时间,抱着“恐慌”的心理刻苦学习、细读深研《说文》《博雅》《淮南子》《甲骨辞源》等文化典籍,每篇文稿数易其稿,每个视频精心拍摄剪辑,她所追求的就是让观众想看、爱看、看了有收获。

韩笑说:“我得对得起观众,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和流量,得让人有所收获。”在讲解甲骨文“吹”字时,她引用《说文》:“吹,出气也。从欠,从口。”吹,引申指刮风,如风吹草动;又引申指不着边际的空话、大话,如吹嘘、吹牛。讲解甲骨文“美”字,引用《玉篇》:“美,或作嫩”,泛指好的,如美丽,又引申为称赞,如赞美,进而引申为高兴,如美滋滋。讲解甲骨文中的“门”字,她站在殷墟大门口,形象直观讲解:这个门看似简简单单的框架,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为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雕刻着凤、虎、饕餮、蝉等浮雕花纹,体现出华夏文明的博大厚重与包容和谐,大门两侧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金色的圆形玉龙,寓意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这个门是殷墟大门,也是中国文字之门、中华文明之门,走进这扇大门,也就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圣殿。

郭沫若先生有诗曰:“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甲骨文一路走来,承载着厚重的文明信息、文化传统,韩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一个字一个视频,用五年时间将已经识别的1500多个甲骨文字逐一进行讲解,再将文稿汇编成书。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完成它,需要智力、毅力与努力。

梦在前方,路在脚上,韩笑含笑奔跑在追梦圆梦路上。

编辑:老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