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班和学前教育哪个更有用(学前教育和学后托管的区别与需求差异)

托管班和学前教育哪个更有用(学前教育和学后托管的区别与需求差异)(1)

日常生活中,由于孩子的年龄段和家长的需求不同,一般意思上所谓的“托管教育”有可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细分品类。传统意义而言,托管教育行业的目标客户,以6岁为分界线,划分为“学前托管”和“学后托管”两部分。其中学前托管的目标客户年龄主要在2-6岁之间,即标准的学前及幼儿园适龄儿童。而“学后托管”的目标客户一般指6-12岁之间,即小学阶段的小学生,主要以午间托管及放学后的托管需求为主。

由于不同托管业务之间的家长需求、机构环境设置、教学内容要求等不尽相同,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客户都没有搞清楚,机构的发展一定会是举步维艰。具体而言,两者之间有如下的十大不同,笔者逐条进行分析如下。

  1. 目标客户不同:学前托管以学龄前的孩子为主,学后托管则以小学生为主,以六岁为分界点,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交集。学前托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全日整托”和“园后托管”两种需求。全日托管主要集中在2-3岁,家中无人照看,家长有需要上班的群体;园后托管主要是指3-6岁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放学后和家长下班之间的时间错位所产生的需求;学后托管非常单纯,目标客户就是指6-12岁的小学生。

  2. 机构选址标准不同:学前托管的客户群体由于年龄较小,选址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离家(社区)较近为好;而学后托管的招生对象是小学生,所以选址要求离小学校较近为好。由于学后托管的目标客户清晰而明确,需求也一目了然,相对学前托管的社区“漏斗型”营销而言,风险较小。而学前托管一旦选址错误,再度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风险较大;

  3. 标准化难度不同:低年龄段孩子和高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生活起居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学前托管和学后托管的开店标准化环节难度不同。相对而言,学后托管更容易标准化,这也是目前行业内,较少有较大规模的学前托管机构的原因之一;

  4. 校区环境设置不同:学前托管的对象由于年龄段的原因,行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于危险等的认知不十分充分,因此需要在环境设置上更多的关注细节。比如对于桌椅高度的要求、房屋摆设的锐角处理、玩具的安全与否等环节。学后托管的孩子已经升到小学,环境设置基本同小学校的一致即可,相对简单;

  5. 师资配比不同:学前托管对象的生活起居等需要照顾和留意的地方较多,因此师生配比在1:5前后较为合适。而学后托管对象的师生配比一般在1:15以内,才有稳定的利润;

  6. 餐饮要求不同:这条比较好理解,学龄前儿童餐的营养配置,硬度、荤素搭配等都同6-12岁的孩子不同,对于厨师的要求也会不同;

  7. 客户需求不同:学前托管的家长对于机构的要求主要是高质量的陪伴、绝对的安全等,对于细节的关注是非常严格的;学后托管的低年龄的学生需求中对于安全的要求是非常注重的,同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加深。进入到4-6年级后,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对于学业的要求就会更为迫切。阶段不同家长的需求是随着年龄段而变化的;

  8. 看护时间不同:2-3岁的学前托管对象基本是半天或者全天制的较为普遍,而3-6岁和6-12岁的多以幼儿园或者小学放学后的托管时间为主;

  9. 消费金额不同:学前托管的人口看护成本、师生配比、环境设置、在校时间等都比学后托管的长。因此,收费方面,学前托管的收费普遍较高,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全日制学前托管的月均消费金额都在4000元以上。相对而言,学后托管的月均消费金额多在2000元左右,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10. 教学内容不同:学前托管基本不涉及到学科教育和知识培养,这点同学后托管的学生已经对于学科成绩有要求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对于老师的要求、教学的内容等环节都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前还是学后托管,对于城市中的家长而言,都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刚需”。如何能够沿着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产品,并进而做出规模效应和差异化,就是机构在未来生存的关键。因此,目前来看,这个赛道上,所有的机构都存在着成功的机会,这也是近期托管教育行业持续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