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1)

2019年8月,按照上级要求,铁岭县每个单位都要上报一名现场云兼职记者,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就这样,我成为了单位唯一符合标准的人选。说实话,内心当时是极为推辞的,参加了第一次兼职记者培训会后,内心更是“崩溃至极点”。由于当时是财政所的出纳,核算每月工资、奔波于各个银行等是我的日常工作,同时还兼任镇里的团委书记,一点宣传工作都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如何写报道、也不知道要怎么完成年底外宣工作的考核,感觉无暇再顾忌其它的工作,为此还去找领导申请“另谋高就”,因为觉得自己“力不从心”,领导在与我推心置腹的聊天后,给我很大的鼓励,告诉我,别有压力,尽力就好。这句尽力就好,也成了一直以来,我对宣传工作的一个态度,凡事都要尽全力,拼尽力。心里想着,一旦改变不了这个结局,那就接受吧,既然选择要做这项工作,那就努力吧!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2)

作为体育生的我,工作伊始被分配到了党办,转做出纳,现在又要写稿做宣传,一次次的挑战,让生性就不服输的我,决定加快脚步学习,现场云软件的使用其实并不难,但视频剪辑、拍照的角度光线、文字的叙述以及文章整体的布局等,确实要下一些功夫,现场云如何才能推端,被新华社选用,什么方面的题材是新华社比较关注的一系列问题,都占据了我的空余时间。我可以承认我不会、我不行,但必须要亲自学一学、试一试,才能定性到底行不行,这可能就是90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吧。一点一点了解,一点一点尝试,总觉得可以做的更好,每次都希望自己做到最好,所以认真对待一个照片、一个视频、一遍文章。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3)

由于党办工作和财政工作的工作性质,导致总去包的村,也不怎么去其他村,根本没有和村民打成一片,使得到双井子镇4年多还没有走全16个村,但在成为兼职记者的几个月里,我已经能把各个村的主路及各个村的村部路摸得门清。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4)

第一次拍收水稻时候,才知道原来大米就是水稻;拍收割麦子时候,才知道面粉就是麦子磨出来;第一次拍高粱,才知道吃的甜杆就是高粱杆;农民伯伯每次看见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都笑着说“你肯定是城里来的姑娘啊”。我喜欢和村民聊天,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往往都有意外惊喜,也有可能是惊吓……记得第一次去拍奶牛,才知道奶牛也是需要吃的营养,每头牛都有自己的床,听音乐,不能受惊吓;第一次去采访黑豆油工坊,才知道黑豆油的加工步骤;仍然记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拍摄村里共和国同龄的退伍军人,听他们讲述70年的沧桑变化,感知国之伟大;疫情期间,大年初五就从老家返回双井子做对外宣传工作,依稀记得疫情期间在隔离人家隔空关心喊话时,村民的那份感动。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5)

时间的堆积,使得现在的我,知道水稻从育秧盘到收割的全过程,知道怎么看黄壤西瓜是否熟了,知道怎么摘紫苏不影响其继续生长,感受到精准扶贫户对政府对党真切的感恩,感受到村民跟着种植大户走向致富的欣喜,感受到农户在第一书记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后的喜上眉梢,体会到村民对美丽乡村项目带来的生活环境大改变的赞许,感受到村民观看文化下乡等文艺节目给带来欢乐,感受到村民们通过炕头学堂等接受的新理论新知识的好奇等。

吴雨幽全部(这就是记者吴雨幽)(6)

每一次的采访,都是平实无华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感受着每一个节气风俗及天气的变化,欣赏着每个时间节点大地万物的复苏到枯败,以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宣传告诫着每一个“高压线”……这些记忆无疑都是弥足珍贵的。我很开心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感谢所经历的一切,那些困难都是今日成就的基石,不如意都为下次继续努力重燃希望,用心感受,百分百投入工作,这就是一个“小白”的成长记!这条路,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