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辅具试点(今年上海将命名第一批)

上海社区辅具试点(今年上海将命名第一批)(1)

图说:在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在进行快乐小骑士游戏(郑逸洁 摄)

日前,上海市教委、卫健委、发改委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同时,2022年年底前,本市将正式命名第一批“上海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

据悉,本市将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供给体系、管理规范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形成有区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探索一批切实管用的政策举措。

依据《上海市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各区将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制定并落实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优化公办托育服务资源布局,支持现有幼儿园创造条件增加托额供给。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落实普惠性托育机构相关奖补政策。

有效推进“幼有善育”工作的整体进程,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有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全面落实产假、生育假、哺乳假、配偶陪产假、育儿假制度。着力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经常性、免费可及、方式多样、内容专业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与此同时,将婴幼儿照护纳入城乡社区服务范围,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持续拓展普惠性托育资源,积极推进幼儿园开设托班。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打造环境安全、设施齐全、服务专业的社区托育服务圈,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的托育服务;支持和鼓励园区、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引导区域托育服务市场发展,提供符合适龄婴幼儿家庭多样化需求的托育服务。

根据《方案》,充分利用本市“园园通”管理平台及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管理平台、区域视频巡查系统等,开展智能监管,建设“托育服务随心查”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互联网 托育服务”。发挥街镇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的作用,立足社区、面向家庭,全覆盖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本区婴幼儿家庭普遍知晓、善于利用精准推送科学育儿指导资源的“育之有道”公益平台。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实现母婴设施全覆盖,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条件。培育托育服务、乳粉奶业、动画设计与制作等行业民族品牌。

《方案》提出,以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专业素质、提高婴幼儿家庭满意度为目标,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加强监督管理。落实政府在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监管责任,全面执行托育机构依法申办、信息公示、质量评估制度。对托育服务实施综合监管,落实日常检查发现、归口受理和分派、违法查处等机制,落实托育机构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和社会监督,强化行业自律。以信用为基础,依法构建联合惩戒及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托育机构服务质量和声誉口碑、婴幼儿家庭满意度,避免安全责任事故,形成一批具备示范效应的普惠性托育机构。

作者:张鹏

编辑:吴金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