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

《山海情》继续更新中。这部扶贫剧充满了泪点,慢慢的成为爆款,在豆瓣评分已达到了9.3分了,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剧中的每个人物的形象的细枝末节都表演得很充分,形象真实,剧情符合时代特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许多外地的专家和领导带领闽宁村的进步和发展,就凌教授科技扶贫,传授种植蘑菇技术,增加了闽宁村的村民经济收入。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1)

第8集开始,凌教授就开始在闽宁村出现,接到政府的安排,要开展科技扶贫,发展庭院经济,但当时的蘑菇种植技术仍不成熟,只适合小范围示范,凌教授不去给当地的村民讲述蘑菇种植经验,但被陈金山县长“赶鸭子上架 强买强卖”之势,最终还是来到了现场讲述蘑菇种植技术。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2)

凌一农教授,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用菌草种植蘑菇的专家,很多国外的专家都要向他学习!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3)

为了尽快找到可行的方案,就住在种蘑菇的棚子了,凌教授团队工作在哪里,就住在哪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得宝的示范菇棚里种出来了,还亲自拿去市场上卖,反响不错赚了钱。这一举给对口扶贫工作带来了希望,吴主任也把种蘑菇的建议和规划做了专题汇报,教授的科技扶贫计划得到了闽宁两省区领导的一致支持。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4)

后来的工作便是开始一系列的大型菇棚建设,得到政府的无息贷款和技术人员的支援,带领闽宁村民大量的种植双孢菇,但是随着双孢菇的周期短产量大,大量种植使得当地市场严重饱和,慢慢的双孢菇的价格降下了一大半甚至到了后期没客商来收购,导致村民的损失每天在增大,村民哀声怨道。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5)

凌教授只会推广技术,根本不懂销售,眼看着自己亲身种出来的蘑菇慢慢亏损,凌教授又再次安排技术人员分批到外省的市场寻找客商,好不容易找来的订单,却没事先计算好成本和损耗,原本和村民说的2元价格收购达不到,反倒自己贴钱进去补贴村民。

“出菇旺季,蘑菇卖不出去,老百姓损失有多大,这个道理大家算得清楚。我们是硬着头皮接的硬任务,如果你对这里的吊庄移民户了解够多,对他们的贫困程度了解够多,菇民任何难处,都是我们无条件解决的大事。”凌教授说。

第16集更新中,凌教授设点2元收购双孢菇,差价自己往里面贴,让菜贩子盯上了,被打伤了,伤得还不轻,肋骨骨裂。加上他为了菇民们垫钱的事,得福一并向杨书记做了汇报。杨书记听到凌教授自己垫钱4万多给菇民,心里很不是滋味,嘱咐得福,这个钱不能让凌教授来垫,这件事情交给她来处理,让凌教授好好养伤。

宁波双孢蘑菇人工种植 山海情凌教授科技帮扶闽宁镇蘑菇种植故事(6)

凌一农教授在戈壁滩上做的事情,其实没有一个是有明显泪点的,一点都不煽情,但是只要我们投入其中,回味片刻,你就想哭,因为你知道他做得有多好,有多正确,对当地的百姓有多重要,身临其中,你才知道这份责任有多重,你也知道在二十几年之后的今天,他是多了不起的一个人。

而《山海情》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为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科学家林占熺教授!1997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2007年的数据显示,宁夏有了1.75万户百姓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十年时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钦佩,让人感动,他们就是那个年代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