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030年人口(需要2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

文/孙不熟

昨天(10月25日),海南发布户籍新政!

全省除三沙市外,基本取消落户限制,不再设立学历、年龄等刚性门槛,只要有居住证、参加社保,基本就可以按照程序落户。

省内居民,可在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城区、建制镇的社区(以下统称城镇社区)落户。

省外居民,取得本省居住证并参加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不含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和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在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城镇社区落户。

下 面 是 海南省政府网站发 布这份文件的截屏。

海南2030年人口(需要2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1)

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海口、三亚两个热点城市的户口全面放开,对楼市传递出积极的利好信号。

不过,考虑到海南缺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大部分人去海南,都是为了休闲旅游,有多少人为了买房而把户籍迁到海南?实在要打一个问号。

所以,户籍放开,短时间内对楼市的刺激效应不会很大。

真正的政策目标,应该还是积极参与全国各地这场激烈的人口争夺战,而人口基数太少,向来是海南的一个痛点。

下面是我之前的一些看法,对这个问题有过一定的思考:

海南在建省30年的时间点(2018年)上迎来其巅峰时刻,自贸区与自贸港一举拿下,连升两级,横扫全国所有自贸区,成为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标志性窗口。

国家给海南的红包密集发送,“赛马”、“免签”、“自由贸易港”……开放尺度空前强大,令兄弟省份羡慕不已。当然,关于政策信息的解读已经很多,本文就不赘述了,只想回归常理来谈一谈海南的发展。

老实说,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及全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差强人意,其经济总量为4463亿元,与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相当,不到东莞的60%、佛山的50%,常住人口总量926万人,与东莞市相当。

有人认为海南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孤悬海外、交通不便,与大陆缺乏路桥联通。我倒认为,恰恰相反,海南之所以是海南,海南之所以能够建省,之所以能够拿下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自贸区、自贸港以及”赛马”、“入境免签”等数得手抽筋的超级红包,根本原因就是这句话:

——独具一格的经济地理单元。

简单来说,海南之所以备受宠爱,全因为它是一个岛。想想看,如果海南不是一个离岛,而是一个大陆无缝连接的半岛,那它和湛江、茂名、北海又有什么区别?不要说经济特区、自贸区、自贸港,就连单独建省的必要性都没有。

所以,海南之所以成为海南,全因一个字——岛。海南所有的经济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IP做文章,集装箱码头啊、跨海大桥啊不是不可以尝试,但要想清楚,是否有利于维护与巩固这个超级IP?

海南2030年人口(需要2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2)

孤悬海外的岛屿,是不是一定不适合搞经济?

恰恰相反。

世界上有很多繁荣的岛屿经济体,最典型的是英国与日本两个岛国。英国能够打败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和上世纪90年代开通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何况这个隧道一直还亏损运营。日本到今天仍然孤悬海外,没有与大陆搭建任何路桥通道,日本又是一个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一亿多人口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资都需要依靠船舶运送。

还有韩国,虽然在地理形态上归属半岛,但因为特殊的地缘政治,也与离岛别无二致,几乎所有资源和物资都需要船舶运送。台湾,也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但这并不影响它位列发达经济体。

包括美国,其在建国之初,也可以视为一个孤悬海外、远离欧亚先进文明的离岛,但就是这样一个与欧陆来往十分不便的大农村,却另起炉灶、独树一帜,发展为一个称霸世界百年之久的超级大国。

所以,”交通不便“并不构成岛屿地区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从英国与日本的经验来看,“孤悬海外”反而成为它们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那么,同为离岛的海南,备受政策宠爱的海南,为什么至今没有发展起来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底子差,海南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荒岛,岛上除了农业,什么都没有,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步入现代化。上海、广东、福建、福建等沿海省份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登上现代化的列车,而海南的现代化只有30年,不可同日而语。

和同为离岛的台湾比,海南的底子也很差。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早在被日本殖民时期,就开始了现代化,等到1949年时,就已经是一个基础设施较好、工业门类较多的经济区,再加上国民党带过去的人才与资金,台湾发展经济的起点之高,是当年的海南比不了的。

第二个原因是至今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增量运动。从世界经验来看,离岛区域要成为发达经济体,一般都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日本的人口总量达到1.27亿,英国是6400万,台湾是2300万,而海南只有900万多一点,首先在人口基数上就吃了亏。

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人口大约是605万,2017达到926万,30年的增量是321万,平均每年增加10.7万,相比东北三省以及中西部那些人口净流出省份,海南不差,但和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波澜壮阔的人口增量相比,又完全不及格。

从1988年到2017年,上海的人口增量是1200万,平均每年40万,高峰时期每年净增接近100万。同期的深圳,则从一个常住人口只有几万人的渔村发展到今天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大都会,平均每年的增量接近70万。

可见,海南要真正发展起来,可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人口倍增计划,至少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吸纳1000万新移民,接近现阶段的台湾。海南与台湾的面积相当,而且平地面积更大、物产资源也更丰富,容纳2000万人口,生态环境完全允许。要知道,1949年的的台湾,大约只有600万人口,而今天已达2300万,70年的净增量大约1700万,这是海南远远不能比的。

不过,吸引人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规模的人口增量得有大规模的产业来接纳。

建省之后的海南,在产业定位上一直以旅游、会议、农业为主导,这些产业绿色无污染,非常的受欢迎,但问题是这些产业的人口容纳量极小,迟迟不能为海南吸引大规模的就业人口,导致今天海南的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候鸟特征。每到冬季,大量来自北方的度假客流纷纷涌往海南,但几个月后又纷纷离开,迟迟未能在海南沉淀下来成为常住人口。

工业化常被认为是一种实现人口倍增的路径,但海南没有选择这个路径。当然,选择什么产业,是不是一定要工业化,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什么产业可以实现海南的人口倍增?

未来的海南,如果能实现2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那将会是一个可以比肩乃至超越“亚洲四小龙”的大国海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