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

据新华网报道,俄罗斯中央临床医院发布消息称,8月30日夜间,91岁的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

伴随着他的去世,苏联在这世上最后的痕迹也落下了帷幕。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

戈尔巴乔夫

据环球网报道,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和他的夫人下葬的墓地紧紧依靠。在戈尔巴乔夫的生命走到最后终点的时候,俄罗斯的诸多领导人都纷纷的发文吊唁,并且还有很多的政客和高官自发来到他的墓前进行哀悼和纪念。

俄罗斯的人们都非常怀念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当然,也是在通过怀念他来怀念那个让全世界无产者都联合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1931年3月,他在1990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苏联总统,是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最后一位和最后一位主席。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2)

戈尔巴乔夫

尽管戈尔巴乔夫在任职期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可是他的努力对于苏联的垮台来说是杯水车薪,任何人在一夜之间都无法预想到一个高楼大厦一般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竟然会从内部瓦解。

戈尔巴乔夫和平地结束了美苏对战的冷战时代,但无法阻止如此庞大的苏联解体,这是为什么呢?

让苏联解体的罪人

戈尔巴乔夫去世这件事对于世界人们来说非常意外,大家都没有想到,苏联最后一位总统竟然真的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针对此事,欧美媒体也是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大家纷纷感叹于他的离去之事,也对他的生平做出了评价:“和平地结束了冷战,却未能阻止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3)

戈尔巴乔夫

在西方圣诞夜的前夜,东方的莫斯科被寒冷的风月笼罩着,人们迷茫地走上了街头,因为他们刚刚从电视机里听说了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致辞。

随着黎明破晓,克里姆林宫上方飘扬的红色旗帜却在第二天慢慢地落了下来,因为苏维埃大会向世界宣布了苏联解体的消息。

一时间,东西方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纷纷对此事进行了解析。他们认为,除了苏联内部长时间的使用斯大林模式将权力过度集中,造成了苏联经济体制发展停滞不前之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关系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错误判断。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4)

苏联解体报道

大会结束,戈尔巴乔夫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人们纷纷谴责着这个带着苏联走向崩盘的总统。

可是,众所周知,苏联解体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他背后所蕴藏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原因却并不能仅仅得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人。

1990年,年轻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在此之前,红场在四年之内已经送走了三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维奇。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5)

安德罗波夫和勃列日涅夫

伴随着苏联内部经济体制的停滞不前和权力交接引发的社会动荡让54岁的戈尔巴乔夫信心满满的带着改革的口号大跨步的走上了苏联的最高处,他直接取消了社会经济公有制,选择了社会经济全面私有制,并且推翻了斯大林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种种社会弊端,加速全面市场化。

可是这些大刀阔斧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并没有让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快速地走上正轨,反而是他层出不穷的口号让苏联社会陷入了重度迷茫之中。

在区域上的问题,戈尔巴乔夫给予了加盟国更多的自治权,这使得各区域的独立运动不断。在政治文化方面,戈尔巴乔夫支持共产党渐渐被取消领导地位,除此之外,戈尔巴乔夫还折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旗帜。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6)

戈尔巴乔夫

种种的迹象表明,苏共已经失去了统一的战斗力和思想上的坚定性,每个人都处在社会变革的迷茫之中。后来的社会学家研究表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成为压垮苏共意识形态最后一根稻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将 1991 年的剧变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责任,各大媒体和报纸都认为是戈尔乔夫的新经济改革使苏联如此广阔的领土分裂为15个不同的国家,他成了苏联解体的替罪羊。

但后来戈尔巴乔夫试图为自己辩驳的时候,苏共内部的党员们已经没有人再会信任他。 1996 年,戈尔巴乔夫试图再次竞选俄罗斯总统,他只拿到了不到1%的选票,最终成为一个国际笑话。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7)

戈尔巴乔夫

由此看来,戈尔巴乔夫似乎真的是苏联的罪人。可是,戈尔巴乔夫真的一无是处吗?

二、结束冷战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在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疯狂的军备竞赛,他们都想当世界的霸主。

苏联斯大林模式体制建立之后,它的内部开始向军工倾斜,大部分国家资金从可怜的老百姓里抽走,一股脑涌向了那些炮弹和导弹的建造之中。看到苏联如此崛起,美国自然也拿出了疯狂敌对的态势,他们两个大国进行疯狂的竞赛,意图称霸世界。

从此,世界的格局东西双方各占一极,这样的局面给世界带来了极大不安定的因素,人民都惶惶不可终日,毕竟,不管谁先按下了核武器按钮,世界都会付之一炬。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8)

戈尔巴乔夫

在日久天长的冷战中,苏联人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再加上斯大林模式的疯狂压制,莫斯科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人们呼喊着新的改革,年轻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想要改变国家的局面,或许他认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论调是对的,于是他也积极和前者一脉相承,开始和西方列强建立伙伴关系,还和里根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易,甚至在1986年冰岛首都的峰会都是戈尔巴乔夫主动倡导的、和美帝国主义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这场会议通过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中程核力量条约》,也就是这个条约让两个大国想要按下核武器按钮的蠢蠢欲动的心安静下来。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9)

戈尔巴乔夫

所以,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实现和平是戈尔巴乔夫一手建立的功勋。

尽管他在国际方面的表现很不错,也促进了冷战时代的结束,推动世界向和平形势发展,更是获得了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但是他无力改变自己国家的面貌。

就在他领到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二年,苏联解体了。虽然他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在此次混乱的解体之中保存了下来,可是他没有办法抑制苏联15个加盟国分崩离析。

戈尔巴乔夫没有想到,自己在欧美方面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可是在国内的表现却如此令人失望,于是四个月之后,第一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成功踩着戈尔巴乔夫上位。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0)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

面对着这一事件,欧美非常赞同,可是俄罗斯人却永远无法原谅戈尔巴乔夫的种种改革和措施。因为至少在苏联时期,人们拥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大家的思想统一而积极上进,可是苏联一旦解体,经济不仅全面的崩盘,国家的政治层面来了个大洗牌,甚至社会体制一度混乱不堪。

这些动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下降,民怨沸腾的声音让戈尔巴乔夫的名声名狼藉,他未能阻止苏联解体的事件也遭到了历任俄罗斯总统的谴责,尤其是普京总统直白的将其描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1)

普京

要知道,普京之前是非常欣赏戈尔巴乔夫的,他认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有政治眼光的领导人

可是苏联解体之后,普京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再也没有如常地去给戈尔巴乔夫祝寿,他还公开表示,戈尔巴乔夫是一个主动将苏联共产党的权利扔在地上的领导者,而这个权利却让那些投机分子重新捡了回来。

而且之所以普京如此的愤怒,还是因为当年在冰岛的首都签署的《中导条约》是戈尔巴乔夫倡导的,因为当时戈尔巴乔夫提议,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不能再继续,消灭冷战就要消灭双方的导弹和核弹。苏联遵守了这些条约,开始解构国内的军备。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2)

普京

可是在30年之后,美方却狼子野心全部昭然若揭,直接将条约撕毁,无视当时的承诺,所以华沙解散之后,俄罗斯内部的军工都略逊美国一筹,而美国日益壮大,在世界上各处闹事挑衅,所以如今的俄乌冲突也有当年的渊源。

多年来,戈尔巴乔夫面对外界给予他的种种质疑和嘲讽,他也常常在思考和辩解,如果自己当时强有力集中权力,是否可以进一步避免苏联解体,至少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任职期间。

所以,不得不说苏联解体他必须负有直接的责任,可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3)

戈尔巴乔夫

三、美国针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多年以前,针对苏联解体事件,戈尔巴乔夫曾经在德国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一直在忏悔当年的过错,当时他不应该离开莫斯科,将权力任由交给其他心怀叵测的人。

而针对如今的俄乌冲突,戈尔巴乔夫也和自己的好朋友坦言:自己针对俄乌冲突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只是为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沮丧。

可是历史的车轮缓缓地向前撵过,如此巨大的力量并非一个人可以主导。戈尔巴乔夫再错误的改革也不会导致如此巨大的联邦国家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4)

苏联解体

在苏联内部混乱的时候,美国早就作为一个幽灵从西方游荡在东方,他们一直活跃和笼罩在莫斯科的上空,试图重整机会来引导那些反对苏共的声音,试图将那些声音逐步扩大成为一种能影响并且灭亡苏共的力量。

从列宁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美西方国家就试图打压苏共在国际上的运动,他们不允许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杜鲁门发表演说之后,他秘密召集一帮政客,宣布美国不要放弃对苏共的和平演变,应该用强有力的方式遏制苏共在国际运动中的扩张,并且这些措施应不限于军事运动,也就是说他们更希望通过思想上的引导来使苏联的内部分化。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5)

杜鲁门

后来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恶化,美国见缝插针,他开始在东方大肆宣扬美国的和平与民主,和平演练一词开始在美国官方的媒体中频繁被提及。

从杜鲁门、里根、艾森豪威尔到如今的拜登,文化渗透一直是他们抵制共产主义的主要手段,这四个文字是让苏联患上软骨病的毒药,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是他们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的时候,他曾经大赞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如此的完美和令人羡慕,甚至于叶利钦还曾经鼓吹过美国的体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制。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6)

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

作为曾经和美国争霸多年的超级大国苏联的最高领导人都如此认为,更可见其内部早就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软骨病,他们党内的主要领导人早就已经偷偷的把羡慕的目光转向了美西方国家,而这些远不是戈尔巴乔夫以一己之力就能够抵挡的。

1985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经邀请了一批苏联的学生和党员来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而彼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是赫鲁晓夫,那些留学美国的高级学者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设计师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7)

赫鲁晓夫

这个人在回国之后也开始替美国说话,替资本主义鼓吹,这些慢慢的变化和声音使苏联渐渐地跪在了美西方的脚下,可这些几乎都不能被认作是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罪行。

最值得佐证的就是叶利钦,他从美国交流完之后回到国内就开始大肆鼓吹他在美国获得的高级待遇,并且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向美国倾斜的政策,而且还发表公开演讲:只有苏联向美国这样的体制方向改革才能够获得新的出路。

戈尔巴乔夫死于哪一年(戈尔巴乔夫去世)(18)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

其实,这些乱象在当时都应该引起苏共领导人的警惕,悲哀的是,这些已经严重影响政治倾向的动作不仅无人注意,还渐渐的在苏联内部蔓延开来。

上至最高的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开始接受美国和平演变的思想,针对这些变化,戈尔巴乔夫自然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他的无力回天加速了苏联解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