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建庙有什么讲究没(农村俗语庙前不住人)

什么是舒服?舒服是把合适东西放到合适的位置,以此造就美好。自上古时期,人们就孜孜不倦地用各种理论追求合理搭配,最常见的是修建住宅过程中注意山水田园的布局。大到住宅选址能否靠山川河流,小到花草种植都有讲究,内里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除此以外,我国重视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因此陵墓选择也很讲究。

本文要讲的俗语“庙前不住人,庙后不扎坟”根本上来看追求的是舒服,意思简单:寺庙的前面不住人,寺庙的后面不扎坟。扎坟是某些地区的方言,意思是不用来埋人。而之所以不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不合适,不舒服,不能满足生活和工作日常需求,且可能受到外界不公正议论。

村口建庙有什么讲究没(农村俗语庙前不住人)(1)

庙前不住人是避讳,避的东西有三点:一是庙里人来人往的带来的噪音和环境污染,长期生活在此类环境精神压力大;二是寺庙附近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常出现交通拥堵情况,发生事故频率高;三寺庙附近常有相关产业,此类产业会影响到民生水平。很简单的道理,来庙里的人数不胜数,但愿意消费者屈指可数,没有太大的经济收入,问题矛盾倒有大堆。

站在现实角度,庙地点无非两类。一是人声鼎沸的闹市,熙熙攘攘生烦恼,长居此地幸福指数必然下降;二是幽灵山中,寂静却不满足生活需求,生活工作不便。住在寺庙附近都觉烦躁不堪,何况住在庙前。

村口建庙有什么讲究没(农村俗语庙前不住人)(2)

活着不住庙前,去世不埋庙后。庙后不扎坟指坟墓距离庙不能太近,要保持相当长的距离。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二点:一距离庙太近,庙里僧众内心肯定不满,日后冲突矛盾不可避免,可能波比无辜;二寺庙中供奉的大都是需要人们磕头祭拜,假设坟在庙后,不就等同于别人在每日祭祀自己的祖先。真是现实原因要在庙后埋人的话,要和相关人员沟通好,避免矛盾问题出现。

其实在笔者看,庙后埋人没有问题,现代和古时候社会背景不同,没必要按照当时的说法做事。实际上,我国大量寺庙中都有供奉逝去的老者,相信去过寺庙的人肯定见过此类现象。

村口建庙有什么讲究没(农村俗语庙前不住人)(3)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选择房屋基本不考虑是否在庙附近,而应该考虑以下三大因素:一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只有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二舒适度,远离工业区,重污染区域,拥有较高绿化面积或者公园的房产;三升值潜力,具有较高升值能力,即使不住,也能出售。如果能满足以上三点,就是真在庙前居住都无所谓,但这样的庙前房屋存在概率不高。

至于说,庙后能否扎坟完全取决于当地相关规定。一是能否土葬,部分地区是不允许土葬的;二是是否有规定埋葬区域,有些地区是有公墓的。只要没有这两方面规定,且享有土地经营权,坟扎在何处是自己的权利。

村口建庙有什么讲究没(农村俗语庙前不住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