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

溯源君,一切来路皆可追。

几年前,我们的网络用语还让家长惊诧,可是现在,90后的我们已经感觉有些跟不上时代。譬如刷微博的时候,碰到千奇百怪的缩写,有些靠着首字母还能勉勉强强猜出来,有的就完全不明觉厉了。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1)

Xswl,dbq,xfxy,xmly,nbcs,zqsg,ky……这些缩写是什么意思,热心网友甚至制作了粉圈缩写的名词解释,以便上网冲浪时阅读可以更容易。

Xswl=笑死我了

Dbq=对不起

Xfxy=腥风血雨,表示某明星容易引起话题和争论。

Xmly=喜马拉雅,意思是高度很高,一般用法为A明星xmlyB明星,指A的能力和名气远远胜过B,不能相提并论。

Nbcs=no body cares的缩写,意思是没有人关心,指明星名气不大,公众知名度不高。

Zqsg=真情实感,对自己粉的明星付出了很多感情、时间和精力。

Ky=日语 空気が読めない(发音kuuki ga yomenai)的简称,意思是不识相,扫兴,破坏气氛。

所谓“圈子”其实这些缩写,归属于“饭圈”(也称粉圈)用语。“饭”即英语fan(粉丝)的音译,指的是某一事物的爱好者。饭圈便是具有相同爱好,或是追逐共同的偶像,渴望得到来自同伴的认同而聚集起来的粉丝群体。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2)

目前最常用的语境下,饭圈指的是当红偶像或是影视明星的粉丝群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粉丝群体通常在微博、豆瓣、晋江论坛等网站聚集,进行交流互动,形成了一套在“饭圈”才能流通使用的语言。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3)

不仅粉圈,一些兴趣爱好圈在网络和线下交流中,也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用语。例如被戏称为“破产三姐妹”的JK制服、Lolita风格裙装和汉服爱好者社群,对于服装的样式、购买渠道、生产厂家乃至各种配件都有一套圈内人能够看懂并使用的语言体系。彩墨、钢笔、手帐、手办模型等爱好者社群,也有一套圈内使用的语言。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4)

“破产三姐妹”(从左至右分别是洛丽塔服装、JK制服和汉服)

“隐语行话”社会语言学对这些独特的表达有着专门的研究。饭圈用语,乃至其他圈的专用术语,可以看作专属于该群体的“隐语行话”。

“隐语行话”之“天龙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智取威虎山》中的台词我们耳熟能详,可是这些土匪间的接头暗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因为什么而产生,我们恐怕未曾深究过。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5)

座山雕为了确定杨子荣是否真心来投奔,高声训斥:“天王盖地虎”,意为“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6)

杨子荣回答:“宝塔镇河妖”,意为“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7)

东北土匪也叫做马贼或胡子,黑话,则是土匪之间特殊的沟通方式,可以确定对方身份,传递重要信息,避免一些不吉利的谐音。正是因为杨子荣熟练掌握了许多土匪黑话,才能打入敌人内部,成功地抓住座山雕。

土匪间用来交流接头、传递信息的黑话也可看做是土匪间的“隐语行话”,又称为秘密语、切口等。

隐语行话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得到了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和遵循实用。一些具有秘密性质的社会政治组织、经济群团,以及以游艺竞技、职事行业和劳动生活为联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中,都会有隐语行话的存在。

我国近代社会的“哥老会”“青红帮”,乃至形形色色的黑社会犯罪集团,都拥有严密的、封闭的一套“黑话”。洪门称为“盘海底”,上海青帮称之为“撩春典”,隐语、隐字、手势、茶碗阵等都可以成为切口暗号。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8)

上海“三大亨”(从左至右分别是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

木、瓦、石、金等手艺工匠行业,盗墓、古玩、水运马帮、游戏杂技、梨园曲艺、巫卜星相等行业,乃至某些宗教民俗团体,都有各自内部使用的特殊交际符号。

许多传统行业的技艺大都是口耳相传,关系着后代的生计利害,为了防止绝技被偷师,利益受损,大都是用隐语行话进行传承。一些行业因为其特殊的危险性,需要禁忌和避讳,船工就讳说“住”“翻”等,而用其他字眼来代替。

著名评书家连阔如的《江湖丛谈》便全面地介绍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行话和内幕,尤其是揭露了种种行骗的手段,妙趣横生。

awsl最可怕的场面(黑话简史从天王盖地虎)(9)

隐语行话诞生于社会群体之间,经由比喻、谐音、音转等方式被创造出来,其使用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群体。对隐语行话的熟练程度是该成员在其所属的社会群体中地位和声望的重要标志。旧社会里拜师学艺,入门必修课便是学习这个行当的种种术语。

成员在掌握隐语行话后,会在特定的群体空间内展示,甚至会对刚加入群体的新手炫耀,以显高深莫测、资历深厚。而新成员的从众、模仿、服从,自然会更加促进一种群体语言规范的形成。

隐语行话虽然具有封闭性,可是也并非与外界完全隔绝。我们现在常用的“大腕”“挂彩”“反水”“跳槽”“走穴”“避风头”等词,最初都是来自隐语行话的。

黑话、行话之类,局外人不懂,乍一听到会有陌生感和新鲜感,求知欲促使人们去究其所以然,因此,黑话和行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为外部了解,进而流行开来,成为流行语。

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常常会把隐语行话同犯罪团伙联系起来,但这实际上是对隐语行话的误读。隐语行话所关联的,是一些边缘的、濒危的社会群体,还有某些偏远的地缘群体、少数民族。抢救和保护这些濒危的民间隐语行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

民间密语作为语言的变体,一种非主流文化群体的代码,承载了这些群体的历史和风俗,具有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正如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撰文 | 王佳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