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家国情怀(四月的悲愤家国的情怀)

几千年的家国情怀(四月的悲愤家国的情怀)(1)

四月

四月维夏,

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

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

百卉具腓。

乱离瘼矣,

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

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

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

茶水先生解读:

《诗经》里的悲愤太多了,让我不由得联想到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之所以历尽磨难的宿命。但尽管那一个个悲愤被压抑着,我们却又能从中清晰地体味到那背后的不屈和抗争,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我们的文明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

《四月》也是如此。

诗人的先祖是王朝的有功之臣,他被谗言所伤,遭王朝放逐。诗人羞愤不已,祷告祖先,质问朝廷。“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流放南国,一路艰辛,从夏到秋,从秋到冬,离开的时候“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当冬日来临,面对着的已是“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只有蕨菜和野豌豆充饥了,只有赤桋和杞柳陪伴自己。

身在江湖,心忧庙堂。诗人渴望“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他的高飞他的深潜也并不是逃离,如果给他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仍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尽瘁以仕”。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四月》,有了《园有桃》,有了《离骚》,中华文化才得以长久地传承下来,才有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人君子,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才有了煌煌华夏浩荡中国!

几千年的家国情怀(四月的悲愤家国的情怀)(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