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会国学汉字(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汉字)

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讯之,至于旬乃弊之,读书则用法。——《周礼·小司寇》(情况)

阳处父如卫,反,过甯,舍于逆旅甯嬴氏。嬴谓其妻曰:“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举而从之,阳子道与之语,及山而还。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也!”曰:“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貌,之华也;言,貌之机也。身为,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国语·晋语》(本性)

“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六韬·龙韬·王翼》(情况)

5分钟学会国学汉字(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汉字)(1)

“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观敌之意,以为间谍。——《六韬·龙韬·王翼》(意愿,情况)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哀公,鲁君,名蒋。凡君问,皆称孔子对曰者,尊君也。错,舍置也。诸,众也。程子曰:“举错得义,则人心服。”谢氏曰:“好直而恶枉,天下之至也。顺之则服,逆之则去,必然之理也。然或无道以照之,则以直为枉,以枉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也。”——《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实情)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音洛。《关雎·周南·国风》,《诗》之首篇也。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之正也。——《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本性)

5分钟学会国学汉字(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汉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