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选择什么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多)
作者:姬永成
不同的折旧方法,产生的年折旧额与每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是不同的。最近,一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向笔者咨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如何影响企业所得税?对此,笔者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说明。
案例
A公司是一家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持有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00元,预计残值10000元,预计使用5年,5年内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见文末表格,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常用的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A公司应选用哪种折旧方法,对企业更有利呢?
方法一:年限平均法
每年折旧额=(原值-残值)÷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4000元。
第一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00-34000=66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66000×15%=9900元;
第二年:应纳税所得额=90000-34000=56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56000×15%=8400元;
第三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00-34000=86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86000×15%=12900元;
第四年:应纳税所得额=76000-34000=42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2000×15%=6300元;
第五年:应纳税所得额=80000-34000=46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6000×15%=6900元。
方法二:年数总和法
每年折旧额=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总和×(原值-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5÷15×(180000-10000)=56667元,应纳税所得额=100000-56667=43333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3333×15%=6500元;
第二年:折旧额=4÷15×(180000-10000)=45333元,应纳税所得额=90000-450000=44667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4667×15%=6700元;
第三年:折旧额=3÷15×(18000-10000)=3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00-34000=86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86000×15%=12900元;
第四年:折旧额=2÷15×(180000-10000)=22667元,应纳税所得额=76000-22667=53333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53333×15%=8000元;
第五年:折旧额=1÷15×(180000-10000)=11333元,应纳税所得额=80000-11444=68667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68667×15%=10300元。
方法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2÷5×100%=40%,折旧额=账面原值×40%,最后两年的每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第一年:折旧额=180000×40%=7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100000-72000=280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28000×15%=4200元;
第二年:折旧额=(180000-72000)×40%=43200元,应纳税所得额=90000-43200=4680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46800×15%=7020元;
第三年:折旧额=(180000-72000-43200)×40%=25920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00-25920=9408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94080×15%=14112元;
第四年:折旧额=(180000-72000-43200-25920-10000)÷2=14440元,应纳税所得额=76000-14440=6156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61560×15%=9234元;
第五年:折旧额=14440元,应纳税所得额=80000-14440=65560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65560×15%=9834元。
观点
从上例不难看出,加速折旧法能使企业在最近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冲减的税基较大,相当于企业在最后的年份内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固定资产折旧额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尽管每年折旧额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时间差异、纳税额的差异和纳税时点的差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折旧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当期成本大小,利润大小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少。因此,选择最优折旧的方法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企业需要注意,选择加速折旧需满足一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否则,可能面临税会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