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清账部分支付操作教程(如何管好碳流)
作者:郝俊慧 来源:IT时报
6月15日,第十个“全国低碳日”。10年来,中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自2021年开始,“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双碳概念在国内完成启蒙,绿色、低碳成为中国企业必须考虑的生存要素。
然而,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之外增加一条碳流,将是个全新的挑战。”“全国低碳日”当天,在接受包括《IT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SAP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彭俊松表示,双碳系统不需要“另起炉灶”,而是应该和现有的数字系统高度整合,一旦建立起动态的、业务融合、高质量的碳账本,对于企业后续进行低碳决策、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有巨大的空间。
“在中国”30年后,SAP和中国企业共同走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帮助企业将可持续发展嵌入核心策略和业务流程,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可视化、透明化、可量化,并发现新的商机,将是SAP新的“为中国”使命。
“双碳”迫在眉睫
所谓双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是说,2030年之后,中国的整体碳排放必须进入下降通道,直至2060年,实现完全绿色发展。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目标。多年来,发展与减排,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孪生子”。不久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偏重,重化工业占比较高,能源消耗量大,依然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需求增长的矛盾。
“尤其对企业而言,以往所有业务系统都是围绕着成本优先、效益优先、客户体验优先进行设计,现在加入碳,将让整个业务系统的复杂度直接‘升维’,”彭俊松坦言,碳流的产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搭建、数字系统的建设是极大挑战,但企业却势在必行。
首先,是来自政府的动力,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此后,此后一系列方案出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 N”政策体系和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基本形成,“指挥棒”已指明方向。
其次,企业将面临海外贸易规则的改变以及全球供应链链主的要求。彭俊松举例称,如果中国商品要出口欧盟,今后企业将被征收欧盟碳边境调节税,这意味着直接增加的成本负担。此外,国外一些大型企业每年都会公布自己的减碳目标,而这些目标都会相应分解给它们的中国供应商,而且有相应的惩罚和成本。
第三,一些与消费者相关的企业,也都提出要生产绿色低碳的食品,这也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上做很多改动。
第四,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更是天然便具有减碳需求,而且时间点更为迫切,同时倒逼自己的产业链企业和竞争对手也必须减碳。
国内大多数企业之所以在数字低碳投入上有所犹豫,在于并没有真正“看懂”低碳对于企业未来的意义。在SAP看来,真正的低碳价值在于整合业务,通过建立碳数据和业务数据新型碳账本的建立,企业不仅可以高效减碳,而且还能提供满足低碳绿色的产品和服务,各方面效应都会有大的跃升。
低碳管理,“一步之遥”
如果说2021年是双碳的“概念元年”,那么2022年便是双碳的“行动元年”。
2021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参展商不约而同地以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等为展览关键词,彼时,《IT时报》记者便发现,众多参展商都带来了绿色创新技术、零碳解决方案。作为全球老牌软件服务商,SAP的绿色可发展方案有何独特之处?
答案颇令人有些吃惊。
“其实很多客户并不知道,它们离数字低碳化一步之遥。”SAP大中华区行业与客户咨询副总裁姚法告诉记者,2009年起,SAP便把减碳作为目标,融入各种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和全球的管理实践,形成了一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双碳管理模板,这些最佳实践都已经被内嵌于SAP的ERP系统中,“对于客户而言,相当于在原有系统内增加一个订阅功能,成本是可控的。”
彭俊松也表示,此前因为很多企业没有低碳需求,所以功能在系统里并没有被激活,“事实上,只要打开一个开关,企业便可以进行碳排放的计算。”
之所以如此便捷,在于SAP从一开始便打造的是绿色供应链。循环经济涉及的是整个产业链,单单中间一环低碳化并不现实。彭俊松举例,如果一个产品在流通环节报废,进入废弃物回收环节时,关于当时制造产品时的各种数据,回收企业根本无法获取,也无法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碳计算,“因此,产品的数字孪生便很重要。”
不过,如果要以“双碳”为目标进行更为精细化的顶层设计和管理,尤其清晰了解供应链全流程的碳排放,则需要做更多的定制化改造。
目前,SAP正在结合欧盟实践,从原材料阶段进行溯源、跟踪,做正向物流的同时如果实施逆向物流,逐步谋求如何在整个产业链上打通循环经济的数字交换,最终建立一个绿色、低碳的数字交易产业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