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

业余选手打球常会遇到这些问题:

1、容易意外受伤。比如:扭脚、闪腰;膝盖痛等;

2、容易体力不支。几颗球就气喘吁吁,一场球打不完就累瘫;

3、发力不稳定。击球时,发现力量不稳,达不到理想效果。

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归结为一个原因:体能。也有不少球友也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体能和羽毛球技术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一起讨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体能对于业余选手的意义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1)

↑快速的移动,蹬跨,稳定↑

核心力量:首先是整个身体在快速的移动中保持稳定的关键,其次储蓄更多的力量,最后将自身和来自下肢的力量一起传递给手臂。

由此可见,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如果你觉得自己击球的力量薄弱,下压力量不足,很大可能就是没有充分利用核心力量的作用。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2)

↑快速的移动和起跳↑

手臂力量:快速的曲伸,平抽挡等力量的来源。新手在发力不顺畅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甩臂发力”,也能发出较大的力量,但是长期的使用会导致手臂受伤。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3)

↑快速平抽球↑

手腕手指力量:手腕和手指是力量输出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两者的配合能够更好的控制传送到球拍上的力量多少和方向,更精确的控制球的力度和落点。每一次击球,都需要使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4)

↑手腕手指发力击球↑

力量提升的最终作用:稳定。跑的稳,跳的稳,可以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发力稳,落点稳,让我们击球有力,攻击性强。

- 速度 -

速度对于很多体育运动来说都很重要,但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速度却不单单指移动速度,还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

移动速度:和其他运动不一样的是,羽毛球的移动遵循“米”字形的步法规律。从中心点向八个方向的移动均采用不同的移动步法,或跑步、或并步、或跨步、或跳步,对于不同的方向,有时还会侧身、转身等。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5)

↑步法的变换和移动↑

反应速度:赛场上瞬息万变,所有的球路都是随时变化的,所以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你下一步的优劣势。

但,反应速度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属于“摸不着边”的玩意儿,大多数选手都是根据对方的来球再做出反应。所以下一拍的击球方式更多的是靠:临时的决定。这是业余和专业的一个重要区别。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6)

↑快速的判断处理↑

动作速度:还记得在战术章节里面我们说的“变速突击”吗?这个动作速度在某种意义上和变速突击有一定的相似性。动作速度并不一定越快越好,重要的是变化。

例如:杀球时的重杀和轻杀,高远球和吊球,搓球和扑球,假动作等,都是因为动作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球路的变化。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7)

↑突然变速的扑推↑

速度提升的最终目的:快速。移动快,能让我们快速到位,有更多的时候去准备击球;反应快,能让我们更快窥视对手的目的并作出反应;变化快:能改变对手的节奏,形成不同的球路战术。

- 耐力 -

除了力量之外,也有很多球友会把耐力与体能等同,可能是因为耐力的缺失是业余选手较为普遍的原因。

耐力是力量、速度持续输出的基础。在羽毛球中耐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多拍相持:多拍是在短时间内考验运动员耐力的一种方式。在多拍相持不下的情况下,耐力和意志力显得尤为重要,谁先放松,谁就容易出现失误。

有兴趣可以搜索:女双决赛一回合104拍。看下陈清晨和贾一凡在今年世锦赛时的比赛。

在业余选手中很难出现多拍,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耐力不够,导致脚下移动变慢,手上力量不足

多局相持:这里的所谓多局,一般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打满3局及以上。多局的比赛,体能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要分享体能的意义以及后面要说的体能的提升方式的原因。

好久没打羽毛球了技术会下降吗(别再一味的苦练技术)(8)

↑耐力对决↑

最近的一场多局相持是今年的世锦赛,女单决赛中日本选手奥原希望和印度的辛杜,两人打满三局,时间110分钟左右。最后,两人几乎是精疲力尽,比的就是耐力和意志力,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耐力提升的最终目的:持久。坚持的更久,不光是在运动中,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繁忙的生活与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自身的体能储备很差。所以,在打球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容易受伤、体力不支,力量不足的情况。

所以,后面我们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来提升我们的体能,从这几个方面整体提升身体素质,让你在打球时更加得心应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